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百年历程中,对外交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工作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联盟外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和平外交、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和国家的外交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反对外来干涉和霸权主义;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高瞻远瞩,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对于党的事业以及中国外交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革命党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开始了对外工作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独立自主经验。建国后至上世纪70年代,政党外交对新中国的巩固和外交局面打开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较大起伏。尤其是受"左"的意识形态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一度受到很大制约。改革开放启动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战略出现重大调整,确立了发展新型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冷战结束后,中国政党外交顺应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在交往对象、方式和内容等方面不断拓展,推动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3.
顾玉平 《理论前沿》2004,(18):24-2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结合时代的特点,在继承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在对外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在统一大业中坚持独立自主的一系列新的思想。邓小平的独立自主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国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党际关系的思想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独立自主与相互援助、民主平等与协商一致、长期共存与相互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际关系思想。正确解读毛泽东的党际关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思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伟大的实践:毛泽东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党际关系原则,开创了我党同其他政党交往的历史;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实现了党际关系的历史性跨越;江泽民提出了世界多样性思想,使政党外交以独特的方式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党际合作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坚持、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有益启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党际合作的根本动力;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党际合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共商国是是中国共产党党际合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是党际合作汇聚磅礴力量的根本途径;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推动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完善的基本遵循;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时代潮流是党际合作彰显优势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政党民主是民主理念在政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政党的党内民主、执政民主、国内党际民主、对外党际民主等内容。政党民主建设是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执政民主建设、国内党际民主建设、对外党际民主建设之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其成果主要体现在政党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党民主制度的成长和政党民主行为的养成这三位一体上。政党民主建设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在政党政治时代,政党民主建设之于政治民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急需以党内民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党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党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以共存、合作和发展为主题的党际互动。这种主题初期主要是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主动维护、各民主党派的配合而形成的。以中共中央1989年通过的14号文件和2005年通过的5号文件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党际互动主题实现了理论上的完善,并走向制度上的规范。这种党际互动不仅能促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存在的价值回归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上,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方面为多党合作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想建党工作经验。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建设经历了从萌芽到逐步成熟、从曲折发展到系统化发展的历程,贯穿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三次伟大历史飞跃的全过程。党的百年思想建设在实践层面,通过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为指导、自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三重维度,为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人民民主体现在政党制度层面上就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党际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前提、以执政与参政有机统一为重要内涵、以民主协商为主要方式的党际合作模式。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逻辑和现行政治体制决定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优化党际合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政党政治是世界各国最普遍、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作为国内、国际上重要政治力量的政党,它们之间的交往,特别是执政党之间的交往,会给国家关系带来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党际关系,既是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的必然要求,又能促进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相反,政党之间,特别是执政党之间关系的恶化会影响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党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发展同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对外党际关系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在对外交往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党际交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形…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存在着实现关系和谐的历史合作基础.现实制度基础和理想信念基础。和谐的党际关系就是政党之间政治认同度高、相互团结合作、彼此支持.共同奋斗。这是和谐党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在中国现实和平稳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党际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与各民主党派求同存异,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共产党领导,加强参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实现党际关系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研究我国党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特点和内涵,探讨促进我国党际关系和谐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对外开放和交往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宗教界的对外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始终坚持独立自办原则,认真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切实做好对外开放形势下的涉外宗教工作,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这对于积极引导宗教界在对外交往中有效发挥服务祖国建设事业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一个有远见的政党必然是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始终坚持将青年工作置于重点位置。在中共百年之际对中共青年工作进行历史性回顾和话语建构是十分重要的。百年间,中国青年群像在政党和国家之间实现了世纪性跨越。虽然时代更替导致了不同青年群体的产生,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关键性力量,始终把青年团结到党的周围作为政治责任,因此,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党对青年工作的本质要求。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构建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新使命的青年这一关键群众,必须推动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体制机制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沉着应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挑战与冲击,在艰辛的实践探索和历史抉择中实现了对外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对外战略的价值理念不断更新、战略格局布势日臻完善、国家形象定位日益鲜明、对外交往实践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等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提出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思想,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交往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些价值原则引导着过去和现在中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抉择,并将继续成为未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决策指南。  相似文献   

18.
党际和谐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基于共同或相似的理想和目标,严格按照国家宪法、法律和党的规章制度办事,进而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利益和行动等方面形成的长期共存、团结合作、民主协商和互相监督的有序发展状态。我国党际和谐具有差异性、共同性、平等性和合作性的特征。实现党际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我国党际关系和谐的主要路径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法制保障、加强政党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自成立以来,党际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实践证明,恪守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正确处理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始终保持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以及超越意识形态等等,是党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其中,党际关系和谐又是贯穿90年党际交往的一条主线,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认知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生存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实践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途径。主体间性视域下和谐党际关系发展要坚持主体间性认知、主体间性生存、主体间性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