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伟智 《世纪桥》2014,(9):25-2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协商实现党派合作思想,社会各界逐步形成社会共识,并通过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初步地形成了中共协商民主的实践雏形。"三三制"政权对协商民主在民主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原则、合作的方式方法等均进行了宝贵的实践和探索。回顾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历程,深入研究协商民主思想演进发展的轨迹,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政策。作为陕甘宁边区三级政权中的中间层级,县级政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级"三三制"政权建设不但增强了县级政府的阶级基础,并且使其更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了政权的合法性,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3.
刘锦理 《世纪桥》2009,(1):21-22
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形式,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通过了解“三三制”政权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可总结“三三制”政权为多党合作提供的成功经验,如何借鉴这些经验来继续完善今天的多党合作制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当下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念是影响中国当前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梳理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钥匙"。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其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为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一种抗日民主政权.它是适应当时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6.
“三三制”政权即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民主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竞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实现民主政治,监督各级政府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当时,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特别是开明绅士积极拥护党的主张,纷纷投身到抗战救国的事业中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进步、积极作用,依据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及时制定并切实执行了"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使大批党外人士进入政权机关,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三三制”政权即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民主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矛盾和国内各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之下,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并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率先实现了“三三制”政权结构.“三三制”政权在全国率先举起了民主政治的旗帜,这时于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建立人民民主制度都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三三制”政权的过程中,始终能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体现民主平等思想,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对新时期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骆积高 《探索》2005,1(3):17-19
毛泽东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日民主政权理论。一切拥护抗日的人们是抗日民主政权的执政的社会基础。抗日民主政权在执政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执政人员比例上实行“三三制”,在执政方式上推行“精兵简政”。共产党在抗日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对抗日战争根据地的绝对领导权。抗日民主政权理论为我国新时期共产党如何执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论"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 《理论学刊》2006,3(11):25-26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权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就萌发了一些宝贵的民主政权思想。即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建立民主政权才能使我们党取得真正的政治优势。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中努力践行这些民主政权思想,更是验证了他作为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普选的民主制度、建设"三三制"民主政权、建立新型的党政关系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保障人民权利等措施,构成了抗日民主政权宪政实践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对三三制政权理论的建树刘诚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日臻成熟,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形式在敌后根据地即为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邓小平在领导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对三三制政权理论多有建树,他提出的关于政权建设的许多重...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并成功领导了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抗日民主政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三三制"政权的成功实践为党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中关于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对今天党领导政权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在示范地陕甘宁边区,中共通过力促党外人士有职有权,开展与党外人士适度的争议与批评,创立党外人士座谈会、给予党外人士生活上适当的照顾等作法,与参政的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毛泽东从"三三制"原则的政权构成、民主选举制度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权力运作机制、党委不直接向政府施令的党政关系和执政方式法制化等方面对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探索。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党的执政方式的种种探索,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为建国后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对今天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坚持抗战与实现人民民主统一起来,毛泽东提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高高举起抗日大旗的同时,也高高举起民主大旗,而民主政治建设中最鲜明的亮点是"三三制"原则。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起草《抗日根据地的政权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边区民主政治的发展前后经历两个阶段。从苏维埃式的"阶级民主"变为参议会式"议会民主",再由"议会民主"过渡到人民代表会议式的"人民民主"。在此过程中,中共通过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建构,既实现了理论创新,也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赢得社会民众的广泛支持。特别是中共对边区的治理和民生的改善,以及党领导下"一元化"实体民主与"党派协商"观念民主的运用,使中共的革命行为与现代民主有机融合。这不仅意味着国民党在内战开始前的"先天下之亡而亡",更为中共破解民国以来的民主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并为未来中国现代国家的民主建政打开了一个通道。  相似文献   

20.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集聚起来,进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先后领导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三三制"政权,构想了民主的联合政府,"延安窑洞对"表达建立民主政治的宣言;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实现人民民主而继续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人民民主而不懈奋斗,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在全面恢复中不断发展,在实现人民民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