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实践》2017,(3)
<正>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反动统治阶级统治的旧中国,各民族人民头上都压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包括内蒙古的蒙古族同胞在内的我国少数民族,还多一层反动统治阶级的大汉族主义压迫,处境更加悲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关心各少数民族的疾苦,一直把解决民族问题视为解决中国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于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民族问题,由于它接近内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我们党对其更是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谱写了新疆历史的新篇章。且解放前.新疆各族人民不仅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而且遭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不仅受汉族反动统治者的压迫和奴役,而且受本民族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由于上述各种反动统治造成很深的民族隔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民主政权.进行民主改革.建立了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在长期斗争中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经验·确认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为指导,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进行长期的、艰苦的探索,通过调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总结民族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逐步地明确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方向,形成了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问题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这些路线和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效地把少数民族动员和组织起来,使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总目标。这对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国内的民族压迫制度,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历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进行摧残、压迫,在近代又增加了帝国主义的残酷奴役和压迫,致使少数民族人民祖祖辈辈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依据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在民族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本文仅就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民族理论、政策及其实践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一、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把各民族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与压迫下解放出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在内外双重的民族压迫之下,近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过多种政治倾向的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集中体现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蒙绥合并、内蒙古东西部统一是贯彻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内蒙古的发展繁荣是践行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结果。新形势下,内蒙古要实现富民强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目标,就要坚持和创新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和民族团结、坚持发展并惠及各族群众、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它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建立了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围绕着国共两党的斗争,各种政治势力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又展开了新的角逐。国民党企图独占胜利果实,把内蒙古置于它的反动统治之下。一部分日伪官吏、王公贵族和封建上层分子,为了维系自身利益,利用民族问题,以各种形式,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我们党针锋相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经验的重大课题,也是民族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只有以现有55个少数民族为主体来总结少数民族经济史,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史分期问题、跨界分布民族经济史问题、散居民族经济史问题、分裂出祖国的少数民族经济史问题以及建立全国政权的少数民族同国民经济的关系等问题。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要借鉴历史学派和新经济史学方法的合理因素,同时更加注重其实证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进步所造成的经济关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立足内蒙古实际着力培养基层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内蒙古党校教务处内蒙古党校理论部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有4000公里长的边境线,18个边境旗县、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广大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旗县及牧区、半农半牧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统一的我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始终坚持把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始终坚持加强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历史人物评价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谁都有义务热爱这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文化构成、风俗习惯以及地域等差异,各民族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些矛盾并不能影响各民族对祖国对民族的共同感情。当然,即使在56个民族内部,个别民族之间的矛盾有时也十分尖锐。特别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如以元代宋、以清代明之际,以及由少数民族占据大块的领土,建立并存的政权之时,如辽金等时期。大凡这些历史阶段的人物,评价起来都比较困难。但这并不是说,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就没有客观标准。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我区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并结合内蒙古实际对守望相助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全新阐释":‘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内蒙古科学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中国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1930年9月,惠安人民在中共泉州特委、惠安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及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惠安的反动统治势力,并强烈地动摇了其反动社会基础。暴动的浪潮震激了泉属七县和兴化地区,为以后这一地区此起彼落的武装斗争揭开了革命序幕。  相似文献   

15.
胡松 《当代贵州》2013,(12):44-45
解放前,郎岱县(今六枝特区)交通闭塞,生产落后,人民长期受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生活苦不堪言。为反抗压迫,郎岱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攻打国民党郎岱县政府的"三三暴动"。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国家认同教育,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与祖国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对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上,由于剥削阶级实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汉族与一些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平等关系,严重影响了民族团结。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了苗、瑶、壮、侗、布依、土家、白、纳西、彝、藏、羌、回、裕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红军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帮助民族同胞反对压迫、争取解放,赢得了各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拥护。他们以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下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集中回答和指导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称之为邓小平民族理论。当前,我们应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1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主要解决了在我国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实现各民族政治平等,初…  相似文献   

19.
阿迪雅 《实践》2011,(9):34-3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区实施以来,自治区不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充分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切实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内蒙古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了“模范自治区”的荣誉。  相似文献   

20.
陈夕 《求是》2005,(17)
抗日战争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和政策,广泛地动员了全国各少数民族积极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成为各少数民族参加抗日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动员和组织少数民族人民参加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方针政策上,着重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一、科学地分析少数民族面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