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资金星 《湖湘论坛》2007,20(4):75-76
宪政是时代的强音,然宪政建设之关键在于树立宪法权威,而宪法权威又在乎宪法至上原则的确立.而宪法至上原则的根基则在于其生成的"高级法"背景与理论根据.文章正是基于这样逻辑推理,阐释了自然法是宪法至上原则生成的"高级法"背景,人民主权是宪法至上原则生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12,(6):4
2011年,琼中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开展四项重点工作,着力转变司法作风,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促进琼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2011年,该院共开展巡回办案293件次,当场开展调解234件次,就地开庭就地调解18件;受理涉及少数民族的民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13,(3):42-43
顾功耘在《法学》2013年第1期载文《宪法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定位反思》认为,应使宪法法律能够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应有的效能。首先,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律法至上,究竟谁至上?唯有坚持充法法律至上,才是正确选择。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法律至上,是指治国理政的行为准则和纠纷裁判的依据和标准问题,已经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置于其中。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如果没有内化为宪法法律规范的话,并不能直接作为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和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始终突出人民这个根本,"人民"二字在报告中出现了145次之多,标注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红色基线,宣示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相似文献   

5.
刘吉 《重庆行政》2008,(5):68-6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作出了"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明确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所应  相似文献   

6.
翟永冠  白靖利  杨丁淼 《创造》2014,(12):22-23
正12月19日,"2014年年度热字"评选结果揭晓,"法"和"反腐"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法治"一词在2014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件之——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50余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意识、宪法观念、宪法权威的宣传教育活动。一个"法治中国"形象正映人全世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33)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总共出现了203次,党的初心和情怀是人民,使命是人民,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一切事业的根基"。郡县治,天下安",作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县域,应该怎样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二字总共出现了203次,学习了报告之后,我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寻求权力对接的最佳路径按照我国的政治体制,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应当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人大决定"是在"党委决策"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法定性、程序性工作,也就是说,"人大决定"主要是把区委的重大决策及时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因为,"党委决策"与"人大决定",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都居于支配地位,都是依据宪法和法律以及党的方针、政策,以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共同目标的。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大》2011,(12):49-49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边缘,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下辖两县一市及一个口岸,辖区内居住着蒙、汉、哈等35个民族。博州辖区设有两级人民法院。其中,中级法院1家,基层法院3家,年均受理各类案件6000余件,其中刑事案件年均500余件,民商事案件年均5000余件,其它案件年均500余件。近年来,博州中院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大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最大亮点是系统地阐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主要包括人民主体、人民至上、人民民主、人民幸福等观点。文章比较系统、深入、全面地探讨了"七一"讲话阐发的人民至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李洪欣 《桂海论丛》2002,18(3):92-94
在依法治国的方略确定之后 ,宪法至高无上地位的确立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的组织 ,是维护宪法至上的最主要力量。宪法最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宪法由人民制订是宪法至上性的根本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的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理论 ,宪法至上不仅不会动摇执政党的地位 ,反而会巩固和提高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冯玥 《长江论坛》2018,(2):10-13
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最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确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尊崇宪法、维护宪法,向人民进行庄重承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蓝图的实现。从宪法宣誓的价值意蕴来看,其彰显宣誓人对宪法至高无上地位的尊重,传达出任何人无论其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受宪法约束的理念;从宪法宣誓的法条逻辑来看,宪法第二十七条的三个条款之间互为关联、相辅相成,共同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制度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坚定的宪法信仰才能更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从宪法宣誓的信仰铸就来看,应当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履职行权。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结合、社会主义法律与中国共产党政策相融合的当代法政治学形态,强调的是政法统一和法政结合,避免单纯的法治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表述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地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至上”的相互关系上,尤其是围绕“三个至上”“谁至上”这一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场讨论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认为“三个至上”存在逻辑上的谬误,另一种倾向则认为...  相似文献   

15.
处在历史交汇期的2020年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报告,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一部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的宣言书,"高质量发展"是这份报告鲜明的标签。  相似文献   

16.
王祖强 《今日浙江》2021,(12):20-2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人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中,十分重视宪法制定施行工作,强调开展宪法教育,提倡弘扬宪法精神,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鼠岁辞旧,金牛报春。回眸2020,5月22日必将载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册。35年来大会首次延期召开,精简版开成了精华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总书记在湖北代表团与罗杰代表就87岁老人的救治亲切交谈,点滴间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我们见证的是全球一张卷的抗疫大考,是新冠病毒感染破亿人的触目惊心,是新冠疫苗免费注射的全民福利,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弘扬法治精神,在于每一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这也是法治精神的最终要义所在。有法必依,法之必行,建立法治政府是关键。如此,全社会就会像呼吸洁净的空气一样去拥抱法律、敬畏法律。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三位国家领导人都着重强调了"法治"二字。习近平说,"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李克强说,"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张德江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大学习、大讨论”暨“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周永康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及最高院、市高院领导讲话,进一步加深对“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我感到,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法院面临职责任务、执法环境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需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三个至上”为指导,以新的视野、新的高度,不断开创新局面,促进新发展,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最大程度地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证。人大工作只有植根人民才能更加坚实,人大制度只有赢得民心才能更加牢固。一、以"人民至上"为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民意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时刻牢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