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情     
走向终结的普京时代 俄罗斯总统选举已尘埃落定,但大选后的事情仍然无法预料。12年前普京上任,他带来的稳定和繁荣让很多俄民众心存感激,但多年来,随着俄中产阶层的出现和壮大,选民们对惩治腐败和政治承诺不兑现表示出担忧,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总统“二人转”企图已引发不满。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14):4-11
5月初,强势复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不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八国集团(G8)峰会。事隔两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投桃报李”地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将无法出席今年9月在俄罗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俄美两国元首“互放鸽子”,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他们彼此爽约的举动又将对未来俄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8,(2):122-122
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位具有浓厚历史感的政治家,一些传记作家甚至把他的这种历史感称为“苏联情结”。  相似文献   

4.
张铁钢 《党课》2012,(8):4-12
随着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京当选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历时近半年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虽说大选之途并不平坦,但曾经担任八年总统、四年总理的“硬汉”普京有惊无险地在俄罗斯人民的支持下击败其他四位竞争对手,成功地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为俄罗斯政坛书写了新的传奇。对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普京总统而言,能否带领“俄罗斯”号航船成功驶向大国复兴的彼岸,不仅为俄罗斯百姓所关注,也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不断走向纵深的俄印军事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月25日和26日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陪同普京访问的有300多人,除了重量级的政府高官,还有一大批的金融界顶尖级人物,阵容十分强大。这是除了访问美国以外,俄罗斯海外访问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访问,凸显普京对印度的战略需求。冷战期间,苏联与印度形成了“特殊关系”。冷战后,俄印关系一度降温。  相似文献   

6.
李梅 《党课》2007,(8):86-89
6月12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表示,美国将继续就计划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与俄罗斯进行对话。布什总统承诺,在俄总统普京7月1日和2日访美期间,他会与普京讨论上述问题。此前,普京姿态强硬,警告反导入欧“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德国八国峰会期间,他不无讽喻地建议,“甚至不妨把反导系统部署在伊拉克”。  相似文献   

7.
《党建》2008,(5)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年度大型记者招待会。普京说,他已准备好出任俄总理。莫斯科卡内基中心政治分析师玛莎·利普曼如此评论这次记者招待会:演说者不是一名即将退休的政治家,而是一名正在谋划积极未来的人。  相似文献   

8.
俄欧关系缘何渐行渐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宗泽 《求是》2005,(14):54-56
当前的国际格局中,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其走向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重大。自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普京上台后,俄大力提升俄欧关系,将其定位为俄对外战略的“重中之重”。欧盟也采取了积极回应的姿态。今年5月10日,俄罗斯和欧盟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双方第15次会晤,签署了通向战略伙伴关系的“路线图”协议。双方决定建立俄欧四大统一空间,建设“无裂痕”的欧洲。所有这些都表明,双方关系在不断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中渐行渐近,但也面临不少挑战。构建四大统一空间5月10日的首脑会议通过了有关建立俄欧双边四个统一空…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后,美俄关系的变化与调整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普京治下的俄罗斯频频向美示好的举动不由让人心生疑惑:戈尔巴乔夫一味的亲西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与消亡,难道普京又要步戈尔巴乔夫的后尘,重蹈覆辙吗?一、对美示好:不是情有独钟,而是务实决策关于普京又要步戈尔巴乔夫后尘的看法或怀疑好像不无道理,从以下的事实似乎也可以得到例证:1.“9·11”事件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是第一个打电话给布什的外国元首。在强烈谴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表示“我们将站在你们一边,与你们休戚与共”。2.9月…  相似文献   

10.
“开拓俄市场,向俄罗斯进军”是国家的号召,也是我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自普京执政以来,俄经济发展,政局稳定,市场秩序逐渐好转,投资环境趋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领域已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加快开拓俄市场,充分利用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不仅可以加快我省经济国际化的步伐,改变我省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所处的不利格局,而且对于我省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都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影响我省开拓俄市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梅德韦杰夫生于1965年9月14日。跟许多普京核心圈子成员一样,梅德韦杰夫也是列宁格勒人,跟普京是同校同系的校友。与普京时代的政治家不同,梅德韦杰夫原来只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2):20-25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对国家领导人歌功颂德的赞歌,然而像这样把国家领导人当做男人榜样的情歌几乎是独此一首;这个世界上也从不缺乏对国家领导人的偶像崇拜,但是像普京这样有才华、有经历、有地位、有肌肉,集种种男人魅力于一身的偶像政治人物,实在并不多见。政坛上叱咤风云,生活中温情脉脉,曾经是神秘低调的克格勃,现如今是风头正劲的领导人,这就是当今世界政坛的全民偶像——普京。  相似文献   

13.
3月12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对印度展开22小时的“旋风式”访问,两国当天签署多项能源、军购协议,总额约达100亿美元,其中涉及航母、米格-29战斗机、国防及空间技术和至少12个民用核反应堆。而且,普京还表示希望将当前80亿美元的俄印年度交易额增加两倍以上,达到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天下事     
俄出现宫殿式豪华别墅反对派欲查证属普京 近几个月,俄罗斯黑海沿岸一座宫殿式豪华别墅附近出现了许多反对派活动人士,他们潜藏在别墅周围的丛林里。想找到确凿的证据以证明这栋豪宅属于现任总统普京所有..去年年初,一俄罗斯商人举报时任总理普京通过“腐败、受贿及挪用公款”等方式在黑海沿岸为自己建造了这座造价达6亿英镑(约合积)亿人民币)的意大利风格豪宅.  相似文献   

15.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07,(4):48-48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26日晚,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举行,在俄进行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16.
和平 《新视野》2008,(1):94-96
2007年的世界政治的特点是:美国新保守主义政治家先后淡出国家权力中心,美国外交钟摆摆向现实主义;俄罗斯横空出世,强硬俄罗斯、强硬普京震惊世界;大国关系风云变幻:美俄,俄欧关系恶化,美欧关系则翻过了因伊拉克战争而争吵的篇章;中俄再次走近对方,中美关系一方面矛盾频发、冲突不断,另一方面又互相借重;塔利班卷土重来,基地组织重获生机,反恐已成为世纪难题.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环保人士,表明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威胁正由传统威胁转向非传统威胁: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及全球气候变暖.面对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威胁,世界政治走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7.
裴军 《党建文汇》2007,(10):17-17
普京提议由祖布科夫担任总理两天后,俄罗斯杜马全体会议通过该项提名。祖布科夫成为俄政府第十任总理。由普京总统拍板的俄罗斯新一届政府成员名单,也在9月24日晚间出炉。维克托·祖布科夫的生平简历鲜为人知,外界对祖布科夫所了解的只是“俄金融监管局局长、欧亚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小组主席、金融监察委员会主席,拥有30年的专业经验”等。  相似文献   

18.
梅德韦杰夫生于1965年9月14日。跟许多普京核心圈子成员一样,梅德韦杰夫也是列宁格勒人,跟普京是同校同系的校友,与普京时代的政治家不同,梅德韦杰夫原来只是一名法律专家。1991年,他担任圣彼得堡市对外关系委员会法律顾问。当时,普京是该委员会主席。很快,梅德韦杰夫成为普京身边最重要的顾问。  相似文献   

19.
翻阅各级关于指导换届工作的红头文件,制止“跑官要官”往往成了必不可少之话,参加各地换届工作会议,防止“跑官要官”也成了“高分贝之声”。避免和制止“跑官要官”理所当然成了地方换届的严肃话题。香港政坛老资格政治家、连续担任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吴康民先生6月11日在香港《文汇报》发表一篇《官员任期与  相似文献   

20.
普京提出的建立“稳定弧线”构想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突出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转轨和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这个战略构想中,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将构成“稳定弧线”的骨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俄罗斯保持地区力量均衡、推动多极化提供战略依托。普京建立“稳定弧线”的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对俄政策和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关键是俄罗斯能否获得它想从西方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能否尽快摆脱危机,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