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是父母     
田丹 《党建》2002,(11)
近一些年来,媒体上多次出现“父母官”的提法,称某某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为“父母官”;有的干部也自称是“父母官”。究竟谁是父母?党和政府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父母,还是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干部的父母?这是涉及政治原则的问题,必须在思想上明确。“父母官”是封建社会对官吏的称谓。封建社会官与民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当时,“父母官”在社会上是一种褒称。清官廉吏以“父母官”自勉,要求自己爱民惠民。贪官污吏以“父母官”自诩,借以掩盖自己的恶行。但是,把“父母官”的称谓移用到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2.
“父母官”是旧时对封建官吏的专称。我们党历来教育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公仆”的称谓与“父母官”的称谓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然而,曾几何时,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却把“父母官”称谓视为“国宝”,常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到处炫耀。“父母官”一词似乎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在报告、讲话,甚至闲聊时,动辄便是“我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一定要如何如何”,硬是摆出一副“为民父母”的架势。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某些报刊文章、影视作品中也不时出现“父母官”之称谓,在宣传导向上给…  相似文献   

3.
「官」气要不得●西凹一些地方,把县乡干部称为“父母官”,听起来让人感到十分别扭。追溯起“父母官”这3个字,可谓源远流长。这其实是封建时代州县一级地方干部的别称。冠以“父母”二字,听起来颇有些人情味儿,但把官儿看作是人民群众的“父母”,本身就暴露了封建...  相似文献   

4.
最近,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提出要干部“首先要当好人民的儿女”,坚决摒弃做“父母官”的思想意识。“当好儿女”与“做父母官”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政绩观念。“父母官”是几千年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为政思想。其中虽不乏有用心为民、心系百姓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父母官”,但他毕竟是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狭隘的立场上的一种从政行为,无形中便与人民有了相当的距离。而“当好儿女”则完全不同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就是这句饱含深情的朴素话语…  相似文献   

5.
切实转变“官”念,带头摒弃“父母官”这个称谓,树立正确的“父母观”,视百姓为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当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6.
包公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形象,是老百姓眼里的青天大老爷。被人称赞为“爱民如子”。其实不啻包公,封建时代的当权者似乎都被视为父母爹娘。地方官也被称为“父母官”,连起义领袖也被誉为“爹娘”,如有一首歌颂太平天国起义领袖——忠王李秀成的歌谣唱到:“罗藤爬在高墙上,农民要靠李忠王。地主老爷吓破胆.百姓找到亲爹娘。”  相似文献   

7.
在家庭里,谁是谁的父母,谁是谁的子女,其辈份关系,是不会搞颠倒的。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官员敢于放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然而,在中国的职场上,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官员为“父母官”,或者官员不经意间“坦然”地把自己比做“父母官”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在一次播  相似文献   

8.
民为天     
“尊重”这个词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是很有分量的。尊而敬之,敬而重之,褒义十分鲜明。同“尊重”这个词相搭配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汇:领导。但是,一谈到“尊重老百姓”,情况就复杂得多了。“老百姓”指谁?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也。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得彻底而又彻底了。从“人民万岁”的登高一呼,到“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自谓;从“为人民服务”的党纪党规,到“当人民公仆”的广泛认知。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呢?然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落实”到具体的“老百姓”身上,“人民”两个…  相似文献   

9.
潘敬国 《学习导报》2011,(24):36-36
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这样评价周恩来:“他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他真诚地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相似文献   

10.
人民的分量     
《党建》2010,(11):1-1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近读陈毅元帅1936年春在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写下的这段《赣南游击词》,仍然能感到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那种炽热情怀。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朴素的赤子情怀,始终激荡着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斑斓人生。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民本”理念集中表现在这样两句名言中:一是“人民是一切的母亲,是对敌斗争一切力量的源泉。”二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真情实意的表达和心血言行的凝铸。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期间,在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的墙上,看到“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时,他停下脚步说,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0,(5):38-39
小鸣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他的父母是北方一所地级城市的副厅级干部。春节前夕,儿子给他们发来数封电子邮件。一封封信让父母在震惊愤怒之余,不禁开始反思这些年来为“礼”所累的种种往事。记者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小鸣的信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自己壮丽雄奇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应像小平同志那样,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无怨无悔,做人民的儿子。做人民的儿子,最重要的是时刻要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头,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像焦裕禄,在大雪纷飞的寒冬,给一户户贫困家庭送去救济粮。一位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老大娘问他:你是谁?焦裕禄深情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像孔繁森,把一位藏族老阿妈冻僵的脚放在自己的怀中暖,为了抚养几个藏…  相似文献   

15.
前次农忙时,我带着儿子回老家:帮父母掰玉米、刨红薯,腾好地种麦子……由于村里玉米收割机少,我们人工掰玉米时发现了一只我们称为“扁担”的昆虫。儿子拿着它一直追问我“这是什么呀”。想自己儿时庄稼地里“扁担”、蝗虫到处乱飞,绝不会感到新奇。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位县委书记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百姓的分量最重,老百姓的利益最高,老百姓的感情最真。百姓的笑脸就是干部政绩,就是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达群 《党风与廉政》2001,(3):23-25,22
许运鸿滥用职权,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还由于他的违法行为和妻子、儿子的“示范作用”,毁了一批干部,其中有地厅级干部 9人、县处级干部 15人。许运鸿事后叹道:“我用的人几乎全军覆没 !”  相似文献   

18.
绛县县委书记卫孺牛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倾注了满腔真情,奉献了一片赤诚。他人如其名,名符其实,老百姓称他是勤勤恳恳为人民低头拉车的“孺子牛”。把车拉向富裕路“为人民拉车,就要瞅准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富裕路迈进。”卫孺牛同志经常告诫他周围的干部:“农民是衣食父母,每一个干部都要时刻把农民的冷暖挂在心头,农民的需要,就是干部的工作,农民需要什么,干部就要提供什么服务。农民得的是‘缺钱病’,绝不能给农民开‘花钱方’。怎样为农民开‘挣钱方’,开‘致富方’,作为县委书记,就看你这个拉车人如何掌…  相似文献   

19.
"父母官"是旧时对封建官吏的专称.我们党历来教育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公仆"的称谓与"父母官"的称谓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相似文献   

20.
闻天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给子女谋取各种方便,他常说:“干部的亲属只有多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比普通老百姓更多和更优厚的权利。”早在1955年,国家机关实行精简人员,张闻天便主动要求把在外交部当打字员的女儿精简下来,让她回原籍上海。后来,这位高干子女一直在上海的一家工厂当普通工人。张虹生是张闻天惟一的儿子。平时,张闻天在工作之余,总要和儿子谈天,谈政治、历史、文学,并检查他的作业。庐山会议以后,张闻天受到错误的批判,深感压抑、苦闷,儿子能在身边,对他在精神上是极大的安慰。可是,当1961年党号召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