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成克杰:“没有。” 辩护人:“李平告诉过你她得到了多少好处吗?” 成克杰:“没有。” 辩护人:“你们是否讲过好处是你们两个人的?” 成克杰:“没有。”  相似文献   

2.
幽默     
《政府法制》2014,(3):33-33
优点和缺点 朋友:“你女朋友的缺点多不多?” 我:“像星星一样多。” 朋友:“那优点呢?” 我:“像太阳一样少。”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09,(5):46-47
合肥市:拓宽联系代表面有新举;宣城市:出书“赞”代表;淮北市:督查抗旱保苗工作;滁州市:全年工作“四围绕四解决”;徽州区:确立“五突破”目标;霍山县:人代会上“三创新”;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06,(8):F0002-F0002
江苏:贫穷是卖淫的借口吗;安徽:“双轮”坏了俩轮子;云南:昆明副市长落马;最高法院:法院开设执行款专用账户;广东:“头号毒枭”刘招华受审;江苏:“金融第一骗”一审被判15年;安徽:“财神爷”携子过堂;湖南:农妇捡个空瓶被拘留;全国人大:刑法第六次修正;  相似文献   

5.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08,(3):48-49
六安市:人代会有了“新开法”;寿县:三项措施激发非驻会委员发言热情;舒城县:向代表群发重大信息;歙县:视察“村村通”工程;田家庵区:给社会治安工作“把脉”;灵璧县:听取“同级审”整改报告;屯溪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有新规;休宁县:开展民事调解情况调研。  相似文献   

6.
笑林幽长     
《公民与法治》2011,(2):52-53
先来二十克 王小峰 去沈阳采访,电话联系一个老板。 老板:“你采访收钱吗?” 我:“不收钱.” 老板:“记者采访哪有不收钱的?” 我:“真不收钱.”  相似文献   

7.
媒体广场     
《法治与社会》2004,(10):52-52
这到底是谁的尴尬 强奸犯“带薪坐牢”;“千人测评官员”为何无一百姓:成都开展民主测评活动;与国家政策“赛跑”好一个“丰城速度”!:江西丰城大搞“形象工程”;全国首例:民营公司独资建座县城;河北:启动“阳光”工程;悬赏令发布应与规范;来电显示是否侵权案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8.
张书克 《政府法制》2012,(17):35-35
胡适一生中挨过的骂可谓多矣。他得到的骂名可真不少,两个字的有:“走狗”、“汉奸”、“反动”、“竖儒”;三个字的有:“反革命”、“叛国者”;四个字的有:“丧行文人”、“无耻文人”、“胡说博士”;最长的是:“作自渎行为的最下贱的中国人”。谩骂他的人也是彤形色色,各路豪杰都有:有民粹派也有爱国贼,有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狭隘民族主义者,有陈独秀的同党少年也有孙中山的武装同志。  相似文献   

9.
动态     
《检察纵横》2012,(3):52-55
大连市人民检察院:第十三次全市检察工作会议召开;抚顺市人民检察院:喜获“模范职工之家标兵单位”;阜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大讲堂”来了法学博士;本溪市人民检察院: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妙招化解“涉检信访”;本溪市溪湖区人民检察院:四项措施促进社会矛盾化解;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检察院:以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监督体系;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检察院:“孝敬、和睦”中培养战斗力;东港市人民检察院:举办“青年成长沙龙”系列活动;铁岭市昌图县人民检察院:展检察巾帼风采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08,(3):F0002-F0002
2007年中国十大法制新闻揭晓,北京:陈同海被“双开”,上海:殷国元被公诉,湖北:城管打死人事件,浙江:赵詹奇的“特定关系人”,辽宁:警察进京抓记者,湖南:“交叉捐肾”……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的立案条件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之分。从法律层面来辨析:立案的法律属性是“程序性”而非“实体性”,“客观说”不符合刑事诉讼的运行规律且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从侦查价值来辨析:立案作为侦查启动程序,应优先考虑秩序价值而非自由价值;从职务犯罪的特性来辨析:职务犯罪嫌疑人应负有忍受立案条件放宽的义务,“主观说”有针对性地考虑到了职务犯罪的特性:从打击职务犯罪的现状来辨析: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求采纳“主观说”立案条件,保障检察机关更加有效地查处日益猖獗的职务犯罪;从职务犯罪的立案观念来辨析:应抛弃“撤案即错案”的立案观念,排除采纳“主观说”职务犯罪立案条件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2.
幽默     
《政府法制》2014,(18):33-33
太喜欢 男友:“我送你的生日礼物喜欢不?”女友:“嗯,可好看了,贼喜欢!”男友:“真的吗,那咋不见你带在身边呢?”女友:“刚刚不是告诉你了吗?贼喜欢,被偷了。”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一天晚上,有位女士走进了警署,对一位警察说:“先生,一个月前我丈夫离家去买一桶豌豆罐头,从那天起,再没回来。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警察冷冷地回答:“夫人,我也不知道,我想你可以前一点土豆。”一个丑老婆到了警署,她喊道:“警官先生,你想想看,……上个月他就想杀掉我。”警官:“谁想杀掉你?”她回答:“警官阁下,是我丈夫。”警官:“真奇怪,你能解释为什么他拖到现在还没有动手吗?”交通警叫一位违法者站住,违章者趾高气扬,自恃尊严,说:“你不能叫我站住,因为我来自最高贵的家庭。”警察平静地说:“好,我承认你…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6,(10):F0002-F0002
天津:检察长李宝金被免职;江苏:南京法院判决夏淑琴胜诉;国家药监局:“欣弗”事件调查结果;江苏:“中国博客第一案”;  相似文献   

15.
涂丁 《行政法制》2005,(2):64-64
鄙人从政府督查室调到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以后,过去的一位同事见到我故作深沉地问道:“你现在搞法制工作了,知道我们国家最大的法是什么吗?”因为这是一个路人皆知的常识问题,太简单了,我便不屑一顾地反问道:“你是故意地考问我,还是调戏我?”同事满腔严肃地说:“我是真诚地考问你。”于是,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宪法!”同事抚掌大笑道:“大错特错。”见我目瞪口呆,同事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最大的“法”是领导的“看法”。你想想,你为什么会从督查室到法制办?真是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顿时,我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6.
《法制与社会》2011,(11):24-26
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独自在湖边划船,船上放着一根钓鱼用的钓竿。一名男警察走过来说:“对不起小姐,我要没收你的小船和钓竿!”女子问:“这是为何?”警察答曰:“因为你准备钓鱼呀!”  相似文献   

17.
监督     
《中国监察》2010,(14):30-31
四川省梓潼县“三哨”保工程项目廉洁优质 今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三哨”并举的方式,促进项目规范运行:“定哨”,即整合举报投诉电话,及时掌握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明哨”,即成立8个检查组,适时跟踪监管:“暗哨”,  相似文献   

18.
贴牌的法律术语为“外委加工“或:转包合同加工”,俗称:“代加工”。 这种最早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到了中国之后,对贴牌工厂的老板来说意味着:“压缩一切”,对工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鸟瞰上海     
一位事前不肯透露采访内容的老外导演问我:“为什么拍上海?”我回答说:“因为我是上海人。”
  “为什么选择登高拍摄?”,面对接踵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我回答说:中国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想他不一定知道王之涣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翻译是如何翻译的。但老外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高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快乐一站     
木子 《政府法制》2012,(35):33-33
选择 一只熊抓住了一条大鱼回家了,熊对鱼说:“你自己选个死法吧。” 鱼说:“请让我死得舒服点。” 熊说:“你是让我电死你再吃掉你还是让我淹死你,你自己选择吧。”鱼说:“那还是淹死我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