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5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6个省市的代表1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5日上午,该会二届理事会副会长肖岗作了题为《继往开来,开拓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秘书长方雄普作了《关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章程的修改说明》,副秘书长巫乐华作了《理事会候选人名单的说明》。会议期间,安排了大会学术发言与分组学术发言,对华侨华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认同、华人经济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8日上午,国务院  相似文献   

2.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南宁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区各地的教授、侨务工作者、华侨历史研究工作者、有关人士近70人,会议收到论文与资料32篇。 这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术讨论会,有13位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学术发言,他们就侨史研究与侨务工作、国内外研究华侨史的概况、广西华侨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侨、华人社会的变化、广西侨情等问题谈了看法或作了介绍。在小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并对广西的侨史研究如何开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第二阶段是广西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仁、区政协副主席黄独峰、区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贺毅、区侨办主任邱国华、副主任黄绍胤、向大  相似文献   

3.
《八桂侨刊》2010,(4):80-80
<正>《八桂侨刊》(前身为《八桂侨史》)创刊于1987年,由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刊发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成果最多的专业期刊之一,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享有声誉。自2000年以来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CNKI)  相似文献   

4.
华人之窗     
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成立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于五月八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宣布成立。这是旅欧数十万华侨华人社会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他们在争取民族平等权益,提高华侨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地位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来自欧洲十多个国家的近二百位华侨华人代表出席了成立仪式。大会通过了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章程和首届理事会主席、副主席、常务理事名单。  相似文献   

5.
《八桂侨刊》2013,(3):79-79
《八桂侨刊》(前身为《八桂侨史》)创刊于1987年,由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刊发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成果最多的专业期刊之一,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享有声誉。自2000年以来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来源期刊、ASPT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6.
广西的华侨华人研究转眼间又走过第二个10年,在这10年间,他主要关注华侨华人研究的哪些内容,有什么自己的特点,又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以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的刊物《八桂侨刊》为研究对象,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今天下午正式举行成立大会。在这之前两天半,我们举行了我区第一次华侨历史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同志们听取了区侨办负责同志关于华侨史研究与侨务工作关系问题的报告;听取了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秘书长方雄普同志,广西区社联副主席、广西师大钟文典教授关于如何开展华侨史研究的报告;另外11位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介绍了国内外华侨历史研究状况,我区华侨历史概况,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怀况以及我区一些著名侨乡的侨情。会议期间,大家就我区今后如何开展华侨史研究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在民主协商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关系,海外华侨华人约90%聚居在东南亚各地。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变化成为海外华侨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它代表海外华侨华人的动向。所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剖析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时,侧重分析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 一、落地生根:海外华侨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南亚各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各国民族主义兴起。他们为发展民族经济以巩固政治独立,对华侨及其资本采取同化与融合的政策。与此同时,华侨的祖籍国——中国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尤其土地改革没收了部分华侨的土地和房屋,将一些华  相似文献   

9.
彭丽 《传承》2010,(30):94-95
通过对1999-2008年出版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的东南亚部分进行了梳理,以此得出近年来我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趋势以及不足之处,并着重进行分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的广西和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滇桂两省的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与欧美地区,他们对家乡、对祖籍国、对住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展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和归侨研究对于推进华侨华人研究、拓展中国侨务工作、加强边疆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华侨归国后在身份认同、文化适应、经济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相似文献   

11.
2015年9月25日至28日,“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武汉市侨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来自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华侨华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主题围绕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展开,着重从华侨华人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华侨华人与国际移民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本会是由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工作者和热心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人士组成的 全区性学术团体。第二条 本会的宗旨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广泛团 结联系广西以及国内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工作者和热心于这项工作的人士,共 同促进广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第三条 本会的任务是,推动和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征集华侨华人史料,出版会刊 与编印有关资料,开展国内外的学术和资料交流活动。第四条 凡申请加入本会者,须承认本会章程,热心侨史研究,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审批, 即为本会团体会员或个人会员(个人须本会两名会员或有关单位介绍)。会员退 会,应向本会声明。  相似文献   

13.
海外3000万华侨华人的历史与现状问题已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华人问题的研究日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作为华人祖籍国的中国,十分重视华侨的历史与华人的命运,在开拓与发展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80年代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关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成果斐然,正大步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着重对1981年以来的中国这一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4.
莫桑比克和统会于2002年7 月15日成立,和统会为在莫国的华侨华人组成。莫国华侨历史已有120余年,鼎盛时期曾有万余名华侨,分布于莫国十个省。莫桑比克和统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情系中华, 支持中国政府的各项活动,特别是举办了反“台独”,反对“一边一国”论,反对“台湾公投”等活动,受到华侨华人的赞扬与欢迎。莫桑比克地处非洲南部,人口2000万,面积达80万平方公里。莫桑比克现任总统希萨诺同时担任非盟轮值主席。他对中国十分友好, 曾5次访问过中国。1988年邓小平曾接见过他。  相似文献   

15.
《八桂侨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截至2017年底,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雨路程。30年来,国内学界对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华侨华人学科业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显学。《八桂侨刊》在发展的道路上,坚持原办刊宗旨,紧密关注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问题,搭建研究平台,进行学术交流,传递侨情资讯,促进了华侨华人学科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1990年8月,我国同印尼复交,中断了近1/4世纪的印尼华侨华人同我国的关系,又重新逐步活跃起来。印尼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当地华人同中国的关系自然引起世人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复交前后华侨华人同中国各方面的关系。 认同中国时期:关系密切 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荷印政权和苏加诺政府时期对华侨华人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中国政府在1955年以前实行争取华侨的政策,因而此阶段是印尼华侨华人认同中国的时期。 华侨认同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是中国在海外的移民。历史形成的血缘地缘、同种同文、乡情族谊等关系使华侨难以割断同中国故土的联系,何况,“我国的移民是‘暂居性’,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25日至28日,"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武汉市侨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来自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华侨华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主题围绕华侨华人与"一带一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汕头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93世界华侨华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汕头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共138人,其中国内108人,他们来自北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上海、武汉、浙江、云雨、四川、辽宁等省市;国外境外30人,他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丹麦、法国、荷兰、印尼、日本、新加坡、菲律宾、新西兰、南非等国和台湾地区。会议收到论文130篇。这是近十年来,继香港、广州、新加坡、厦门、马尼拉、旧金山等会议之后的又一次研讨华侨华人问题的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世纪,华侨华人问题曾经四次引起学术界关注。第一次是20世纪初南非华工的问题;第二次是一战后欧洲华工问题;第三次是20世纪50—60年代东南亚国家出现"排华"问题;第四次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崛起与海外华侨华人关系问题~①。每次华侨华人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时,都有大量高水平研究著作问世。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发展日益密切,华侨华人研究掀起了新一轮高潮。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中国学界开始重视拉丁美洲国家的研究,但拉丁美洲的华侨华人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高伟浓教授撰写的《在海之隅:委内瑞拉与荷属加勒比地区的华侨》(上下卷)(以下简称"《在海之隅》")于2019年4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著作是对拉丁美洲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新的突破和补充,开辟了该地区华侨华人研究的新篇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改善该地区乃至世界华侨华人形象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华侨华人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国内发表的专著论文不胜枚举,但研究华侨华人妇女问题的成果却非常有限,尤其缺乏研究专著。范若兰博士的新作《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以下简称《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的出版,对华侨华人妇女研究的贡献,不言而喻。《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是国内研究华侨华人妇女问题的一部重要著作,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华侨华人妇女研究上的空白。以往研究中对作为华侨华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华侨华人妇女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的历史研究大多数从男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