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面子”     
说“面子”张茂盛“面子”一词,《辞海》里没有,可在现实生活中用得很广泛,约定俗成,其含义也就自然明白了。“面子”这词儿当属中性,本无褒贬之别,只因被有些人滥用成灾,故有议论几句的必要。有的人送礼“论”面子。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给有关领导和能办事的人...  相似文献   

2.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6,(5A):102-102
爱面子,几乎是一些项目掌权者的“职业病”。因此,形形色色的“面子工程”就应运而生,眼下在安防工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面子工程”。左图这张摄于某银行室内环境的照片就是安防“面子工程”的缩影。这台所谓的“快球”监控的对象是6台环形放置的ATM自动取款机,该场合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夜间无人值守。敢问这样一台普通枪机加上漂亮外罩所组成的“快球”能担此重任吗?  相似文献   

3.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1,(14):39-39
上海人、宁波人一般都把“面子”称为“落场势”。没有“落场势”,即没有面子,收场比较难堪。今年4月份,吉林有个女司机违规行驶被叫停后,对交警大声咆哮着:“我认识你们领导,我叫你们领导收拾你!”事后,有评论家以为——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宁波人一般都把“面子”称为“落场势”。没有“落场势”,即没有面子,收场比较难堪。今年4月份,吉林有个女司机违规行驶被叫停后,对交警大声咆哮着:“我认识你们领导,我叫你们领导收拾你!”事后,有评论家以为——“如此违规还气壮如牛的女人,可以想象一定真的有‘领导’的权力背景,或者说她的背后或许真的站着一个‘李刚’,不然何以有如此底气?很不符合常理。”  相似文献   

5.
据媒体报道,日前,多名网友发帖质疑四川省大英县以“城市乱象治理”为名一刀切强制拆除防盗防护栏.认为这是面子工程。对此。大英县信访局均以相同内容回复,“拆除防护栏是为了城市形象更美丽,是县委、县政府的集体决策”,并已决定“临街面的防护栏必须拆除,非临街面的提倡和鼓励拆除”。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环保局原局长李维宇因受贿罪被逮捕。饶有意味的是,这位“厅干”在庭审时,为自己的受贿行为进行狡辩,大言不惭地说:“他们给我钱,我可以理解,无非是希望我重视他们的公司,给他们支持,很多都是环保局的下属企业,都是朋友,我是碍于面子才收下的。”真是好大的“面子”!别人给那些“公仆”送物、送钱,甚至送车子、送房子、送美女,还不是看中他们的“面子”。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芳菲 《法治纵横》2014,(5):19-21
在乌鲁木齐市中山路购买了一款新笔记本电脑的张帆,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直想买这款电脑,正好过年回家拿个新电脑多有面子。”而还有个问题困扰着张帆,自己之前还有2款旧笔记本,在回收处只能换成一些日用品,换还是不换,他很纠结,“放着没用,换成十来块的日用品又觉得不甘心。”张帆说。  相似文献   

8.
观点荟萃     
灾难之后的高度重视 “高度重视”和“自觉主动”似乎很难联系到一起。在一种相当重视政绩形象和面子工程的思路下,好大喜功和急于求成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高猛 《行政与法》2008,(5):67-69
在中国,“面子”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产物,也是人际互动中重要的社会资本。面子资本参与权力再生产的过程类似于资本交易,其本质是将行政权力异化为权力资本,并将公共利益异化为特殊利益,其结果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政府的合法性。从文化传统本源审视,这一现象与国人对儒家道德主张的形式化理解、以及我国传统人伦社会的特征紧密联系。要阻遏其造成的破坏作用,需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利益协调与表达机制.明确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相当多医疗纠纷案件的病历涉嫌篡改,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照顾医院和专家的面子成为一种行业的潜规则……”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日前在博客中解读将于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时,爆出这样的猛料。(4月2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11.
漫画8则     
《公民与法治》2013,(4):50-51
面子背后的权力伦理近日,“最冷寒冬”里广西山区小学生穿凉鞋睡凉席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吉林、江苏、广东、广西等地的爱心人士纷纷捐资捐物。然而就在大家传递感动、聚沙成塔时,一直声称没有物资来源的当地有关部门却拒绝设立物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一些党政机关中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企业服务月”活动、“信访接待日”活动等等。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要提高当地文明程度和促进党政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这当然是值得提倡的好事。现实生活中,这类“活动”也确实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甚至连一些积压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也在“活动”中迎刃而解。但在一些地方,群众对这种“活动”并不特别赞许,有的群众甚至称之为“面子活动”。为什么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却遭到群众非议呢?原因在于一些“活动”一阵风,有的一年中就那么一两天…  相似文献   

13.
漳浦县是福建省委确定的县级“三讲”教育试点县之一,经过实践,我们感到要搞好“三讲”,领导干部要做到“十戒”: “一戒”学习目的不明确。要防止单纯追求学习篇目数量,认识肤浅,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理解文章精神实质的学风。 “二戒”无的放矢。学习和整改要有针对性,要从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反映强烈的问题中梳理班子或个人存在的问题。 “三戒”剖析问题避重就轻。有些领导干部对剖析问题有所顾虑,担心把问题说出来会降低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放不下架子,拉不下面子,怕暴露出问题影响个人升迁。 “四戒”侥幸过关。对自己存…  相似文献   

14.
夏玲 《法治纵横》2011,(16):27-29
因创作歌曲《黄土高坡》、《血染的风采》而出名的55岁音乐人苏越,7月20日因为涉嫌诈骗站到了北京市二中院刑事审判庭的被告人席上。检方指控,苏越以伪造的奥运演出合同,骗取多家公司及个人5746万余元,涉嫌合同诈骗罪。 苏越表示认罪,称涉案都是因为“好面子”。  相似文献   

15.
箴言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警惕“小节无害”.远离“温水效应”。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风政风民风。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有的干部信奉吃点、喝点、玩点、乐点是人之常情,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宽容、原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让他们慢慢放松自我约束,在“温水”中越陷越深。我们要亲商爱商,但要注意分寸,还要学会包公的“黑脸”。该拒绝时就要拒绝,不要被人情和面子所累。希望我们的干部都来做“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三讲”教育的深化,掌权者警惕性的提高,一些行贿之人在行贿时,屡屡碰壁,弄得他们贿赂不成,反丢“面子”。于是那些行贿者也就对贿赂对象进行了新的研究,因人而异地改变招术,变换手法,视不同身份、性格而采取拐弯抹角的“策略”拉你下水,诱你上钩。经常出现的有三变: 一是“俗贿”不成变“雅贿”─—行贿者看到一些身居要害单位的实权人物,有的人想以权捞点实惠,又怕事情败露,因而见钱婉辞,保持“清廉”,行贿者感到对这种人,再来以往那种现钱交易的俗贿之法,送彩电、冰箱、有价证券、实名存折不行…  相似文献   

17.
贞观六年,唐太宗想要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唯独宰相魏征一人反对。唐太宗感觉失了面子,质问魏征:“为何众人皆支持朕举行封禅大典,独你魏征一人反对?”魏征则道:“陛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全国;国家已太平,但物资还不丰富;外邦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法网还不够紧密;年成虽说不错,但仓库还是空乏。所以,我认为不可举行封禅。”唐太宗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18.
宁肯  陈俊 《法制与经济》2002,(12):22-24
一个出身清贫农家的百万富翁,因为其浑身上下的“土气”,屡屡被人嘲讽和污辱,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面子工程”,他发誓要做一个体面的“成功人士”,于是他穿名牌,玩高尔夫,养情人……极度膨涨的虚荣心,毁掉了他的家业,他现在只能靠擦皮鞋为生。  相似文献   

19.
钻胯竞岗     
渝宝 《政府法制》2008,(18):24-24
新员工人职培训课上,8个大学毕业生为了证明自己也能放下面子,便排成一排,在台上互钻胯下——近日,四川乐山某医药公司的一名新员工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在该公司培训课上的所见所闻。多数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涉嫌侮辱人格。对此,该公司董事长称自己是在用亲身经历教育员工,“受得屈中屈,方为人上人”。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南通市交通局原局长管贵方,因受贿锒铛入狱,对称他为“贪官”,直觉得“冤”得慌。他说:“我还算不上是贪官。人家送钱给我,我本来是不要的。我要人家带回去,人家不带。我总不能不讲人情,驳人家的面子呀!”一番道白,人们不得不“由衷”慨叹:原来贫官也“做人难”,有一本“难”经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