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边及亚太     
朝鲜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说,由于美国放弃了1993年6月朝美“共同声明”有关不敌视朝鲜和不对朝鲜施加核威胁的规定,朝鲜将不再接受《核不扩散条约》中的安全保障协议的约束,并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11日,朝鲜再做惊人举动,宣布将重新启动1999年冻结的导弹试验计划。消息传出,整个国际社会为之震惊。由于朝鲜退约意味着平壤将不再履  相似文献   

2.
国际快评     
《南风窗》2002,(21)
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10月初由平壤抵达汉城后,便已将他与朝鲜会谈的详情告知韩国,包括朝鲜承认正在发展核武一事,双方约定暂不透露,待金大中赴亚太经合会非正式领袖会议时,与布什总统当面协商之后再作定夺。然而,布什唯恐朝日复交走得太快,遂不顾前约,赶在亚太经合会领袖及官员云集之前,将此事透露给媒体。接着,白宫有关美伊战争的论调从“不可避免”遽变为“不是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赵博渊 《南风窗》2007,(21):16-16
10月16日,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应朝鲜领袖金正日邀请,抵达平壤,开始了为期3天的朝鲜之行。与月初卢武铉来访相比,朝鲜的接待规格明显高出许多:金正日亲自到机场迎接,随行者还有议长金永南、总理金英日、  相似文献   

4.
宋莹莹  刘峰 《当代世界》2010,(11):17-20
十月的平壤,天高云淡,秋色宜人。大街上到处飘扬着朝鲜国旗和劳动党党旗,人们沉浸在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的喜庆气氛中。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2010年10月9—11日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一次喜庆之行、友谊之行,推动了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以旧的思维方式行错误的政策之实,结果只能被国际政治的现实法则无情地摒弃出局。俄罗斯被“隔离”?6月1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宣布,支持更多的国家参与朝鲜核问题谈判。他在发言中称,韩国和日本都是与该问题“利益相关的国家”,他们“有权听到朝方的意见并阐述自己的立场”。坚持朝鲜核问题上的多边框架机制是美国的一贯立场,而且这也不是美国头一次表示要将韩、日拉进谈判中来,因此各大通讯社对这条消息都没有表示出太多的兴趣。然而,敏感的俄国记者却从中嗅出了端倪,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3日,美国总统特使、美负责东 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不少人希望凯此行能够开启朝美对话的大门。但美10月16日宣布,朝在凯利访问期间承认有秘密开发核武器的计划,世人瞠目。朝核问题再度引人注目。12月,在美停止按照1994年朝美日内瓦框架协议向朝  相似文献   

7.
停战协定危机 2月18日,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团受权发表声明,指责美国方面违反了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对朝实施封锁,在朝鲜半岛上及其附近增强军事力量,并可能采取措施制裁朝鲜。声明说,“如果美国一意孤行,继续违反、滥用停战协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同样没有必要受该协约的制约”。尽管这一声明并不意味着已经退出停战协定,但却表明了被迫停止履行停战协定的可能性。 自去年10月美国特使凯利访朝引发  相似文献   

8.
周边     
《南风窗》2012,(25):21-21
曝白宫人士8月秘访朝鲜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美国官员们8月份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访问了朝鲜,"航路与4个月前(朝鲜发射远程导弹之前美国官员)访问朝鲜时一样"。外交消息人士表示,这很有可能是为了在11月的美国大选前,抑制朝鲜不进行武力挑衅。而在美国大选之后,朝鲜立即开始了从平壤山荫洞兵器研究所将远程导弹部件转移到西海东厂里导弹基地等活动。据分析,朝鲜目前正在进行发射远程导弹的最后阶段准备工作。这可能是为了对"12·19"韩国大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5年3月2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以《康娣在崛起》为题,大幅报道了美国国务卿康娣·赖斯的“外交成就”以及作为“美国国内外风云人物的光彩”。而刚刚上任两个月的赖斯,她的首次亚洲之行,果然不负众望,在强调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以及美中、美日等国双边关系的重要性时,展现了女国务卿的刚和柔。赖斯进入角色谈到赖斯的亚洲之行,必然先指出赖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管理着美国与199个国家关系的女性非洲裔国务卿。她两个月来的“外交业绩”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她创造了美国国务卿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10.
赵博渊 《南风窗》2012,(9):82-83
美国暗示可以向俄罗斯妥协,终止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并有意在东亚和中东建立反导系统。这一布局会让东亚一些国家短期内感到安全,但在中长期势必加剧军备竞赛。就在两个月前,美国承诺援助朝鲜24万吨粮食,条件是朝鲜暂停一切涉核及远程导弹的活动。3月中旬,平壤变卦,宣布将于4月12~16日的某日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这种  相似文献   

11.
国际     
《南风窗》2013,(6):21-21
金正恩与美国球星看球赛朝鲜和美国两国篮球选手2月28日在平壤柳京郑周永体育馆举行篮球赛。金正恩偕夫人李雪主来到赛场,与来访的美国NBA前球星丹尼斯·罗德曼并排就坐在主看台中央。朝鲜民众普遍了解金正恩是个"篮球迷",但就此猜测朝美关系改善还为时尚早。风云Major Issue查韦斯去世,马杜罗暂掌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称美国对朝鲜政策的评估已经结束,美国将恢复同朝鲜的谈判,就导弹问题、核技术和朝韩边境的朝鲜驻军规模等问题继续进行美朝对话。一个星期之后,即6月12日,美国与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进行了接触。观察家们纷纷认为,这次接触充其量只是朝、美双方就今后会谈的程序性问题进行磋商,但毕竟显示出在中断了近4个月之后,美国和朝鲜之间的谈判又将重新开始。这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所出现的令人鼓舞的事  相似文献   

13.
意见与媒体     
日本《世界周报》2006年7月11日文章《朝鲜不会放弃与美国的对决姿态》在六方会谈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处于无法重新开会的状态下,美国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视美国此举为“敌视政策”的朝鲜因此做出发射导弹的姿态。朝鲜之所以进行导弹试射,目的是作出与美  相似文献   

14.
10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总理18年来首次访问朝鲜,还是在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朝核问题陷入僵局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因此,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4日一早,先期抵达平壤的  相似文献   

15.
2月13日,美国、朝鲜和其他四国(中、韩、日、俄)在六方会谈上发布了一份共同文件,美国国务院称作“非核化行动计划”。首先,这是个什么协议?协议有几个组成部分。朝鲜同意“关闭和封存以便逐步放弃宁边核设施”并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它还同意“和其他相关各方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月10日,朝鲜退出核不扩散体制,美国做出强烈反应。美朝第二次核危机出现。朝鲜认为美国拒不履行核框架协议中的承诺和布什执行敌视、扼杀朝鲜的政策,迫使朝鲜采取重新启动核设施的“自卫”行动。布什认为朝鲜的行为破坏了核不扩散体制,挑战美国的权威,威胁了美国的安全,决定对朝鲜采取“对话”与“施压”政策,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并动员国际社会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由于美朝彼此敌对,缺乏信任,因此解决朝鲜核问题将会是艰难的讨价还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朝鲜导弹家族全面直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2月10日,西班牙护卫舰根据美国提供的情报,在阿拉伯海拦截了装载导弹的朝鲜船只,船上载有10余枚飞毛腿导弹和零部件。第二天,美国放行了这艘船,并承认也门政府从朝鲜购入导弹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法。朝鲜外务省于12月13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行为是“海盗行为”,是对朝鲜主权的“粗暴侵犯”。此事使本已胶着的朝鲜核危机更加升温,同时也让外界对朝鲜的导弹发展能力及其对外销售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8.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于今年9月卸任,他为自己准备了隆重的"谢幕演出".6月29日,小泉访美时受到"元首级"接待(日本的国家元首是天皇),并破例被允许与美国总统布什同乘"空军一号"由华盛顿飞往田纳西州.7月中旬,小泉还飞往俄罗斯,参加八国峰会,以此来告别国际舞台.为了烘托气氛,小泉甚至要求内阁成员到日本阁员从未去过的国家,进行"战略出访".这样的国家可能多达82个.而在所有这些"谢幕演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泉政府亚洲外交的突然"转向".人们不禁要问,在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本的亚洲外交真的会发生重大转变吗?  相似文献   

19.
在中日朝韩俄蒙这东北亚6国中,日本同时与中朝韩俄存在历史问题纠纷,处于一个被半包围的状态,因此在外交上打开一两个突破口就成为小泉末代内阁想实现的遗愿。近期日本外交的一些动态表明,支持率呈直线下降趋势的小泉内阁已经重拾其40个月前的主张,将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作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外交努力。2月上旬的日朝政府间协商,首次采用了“捆绑式”谈判方式,同时就各自关切的若干议题进行谈判。看得出来,日方有意用经济援助方式清算日朝历史旧账,而要价不过是朝方让尚在人世的被绑架者回日本,以及引渡当年的一名绑架者。但是对于与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4月6日,美国洛杉矶机场,风雨交加中,中国总理朱镕基健步走下飞机。 正当中美关系处于“冰冻”时期,朱镕基总理的美国之行被外电称之为“破冰之旅”。朱镕基带着他一贯的刚毅和幽默,在大洋彼岸卷起一场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