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立法中的公开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麒 《法学》1994,(12)
一、证券立法中的公开原则概况 公开原则是证券立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实质内容是要求证券发行人将所有的有关资料公之于众,不得有虚假、误导或遗漏,从而防止投资者向不良证券发行人投资,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在对证券交易所及其委员会采取完全放任政策的英国1843年公司法中,已有关于公开说明的规定。但公开原则的真正确立是在美国。1929年华尔街证券市场因非法投机、欺诈与操纵行为产生大阵痛、大动荡,因此,罗斯福1932年竞选美国总统时,确立公开原则,就成为其所在的民主党施政纲领中关于证券立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他在就任总统后,即要求证券立法以公开原则作为理论指导。正如美国证券法专家布莱斯·帕斯托里所指出的那样:贯穿于美国证券法律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对1933年证券法来说是“公开”原则,而不是“审查”原则。纵  相似文献   

2.
美国能成为世界上证券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应该说与其完备的法制是密不可分的。受1929年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政府为避免整个国民经济再受重创,开始从立法力度上对证券市场进行严密的监控。为此,国家设立了专门证券管理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美国九十年代的证券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美国从1933年制订《证券法》和1934年颁布《证券交易法》以来,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美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美国证券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制订了许多新的法律规范。 一、《1990年证券实施补充与股票改革法》 1990年,国会通过立法,对违反联邦证券法的行为设立了新的司法和行政补充制裁措施。并授权证券委新的管理与执法权力,管理垃圾股票市场。 对于违反联邦证券法的行为,该法授权证券委有权发出“停止和终止命令”,有权发出行政诉讼,有权对被管理的实体和关联人士实施民事处罚。该法也授权联邦法院对违反联邦证券法的行为实施民事处罚,并有权对公司的董事、职员的欺诈行为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4.
《检察风云》2008,(3):9
美国--立法型监管模式   美国的证券法规体系堪称是世界上最完善、最有效率的证券市场法规体系.事实上,美国对于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态度也经历了由最初的容忍转为谴责的过程,1930年前,华尔街所信奉的投资格言就是"内幕交易是投资制胜的唯一法宝",而1929年股票市场的崩溃以及其引发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直接导致美国政府对此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相似文献   

5.
证券投资基金在世界上具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起源于英国.但在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929年股灾之后。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三大证券法案,即:1933年证券法案、1934年证券交易法案、1940年投资公司法案,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证券法律系统的发展和完善。1940年法案通过之后,第一批官方认可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建立起来.到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税务改革法案并出台了由联邦政府支  相似文献   

6.
早在9·11事件之前,计算机安全在美国实际上就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国会和政府对此都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尽管此前已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9·11事件的发生成为进一步加速国会进行相关立法的催化剂。该事件后,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涉及计算机安全的法律,另外一些立法的议案也被提交到国会进行讨论。这些法律对美国公民、外国公民及整个世界都将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9月29日履行此前承诺,否决了该州的同性婚姻法案。他说,该法案最终得由选民或者法庭说了算。9月6日,加州国会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成了美国第一个批准同性婚姻的立法机构。但在9月7日,施瓦辛格宣布将否决这个法案。他说,该法案与加州选民2000年批准的第22条提案有冲突。提案的中心内容是强调只有男人与女人的婚姻是合法的。但是旧金山高等法院后来裁决说,第22条提案违反了宪法。对此加州最高法院可能会做出最终裁决。施瓦辛格说:“如果禁止同性恋婚姻是非法的,那么就没有必要批准同性恋婚姻法了。如果禁止…  相似文献   

8.
<正> 一般认为,现代美国法庭科学的发展是以奥古斯特·沃尔默在洛杉矶建立美国第一个犯罪实验室为起点。1924年,卡尔文·戈达德及查尔斯·维特等人设立了司法弹道实验室,以后又成功地处理了1929年著名的“圣瓦伦丁日大屠杀”事件。1932年埃德加·胡佛创立了联邦调查局犯罪实验室,为美国许多现代法庭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联邦调查局的支持下,美国法庭科学院于1950年宣告成立;1956年该院创办了《法庭科  相似文献   

9.
美国《威廉姆斯法案》以“现金收购要约”为主要方式的公司收购持中立的立场,与参议员威廉姆斯打击“不道德的”现金收购要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纵观《威廉姆斯法案》的立法经过,促成国会修改议案内容的主要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亨利?曼尼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及其金融支撑数据摘掉了现金收购要约“不道德”的帽子。国会的睿智得到了美国学界的赞赏,因为它颁布的《威廉姆斯法案》符合美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色地完成了证券交易法的使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变革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规制证券集团诉讼的滥用、降低诉讼的市场成本,美国在1995年、1998年相继通过了两个证券集团诉讼改革法案,对原有的证券集团诉讼规则进行了实质性修改,对原、被告间失衡的利益关系进行了重新平衡。法案实施后在整体上提高了证券集团诉讼案件的质量,减少了投机性诉讼的发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分析这些变革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评估其正反面效果,对于完善中国证券诉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证券市场的高度发达并维持正常运行,与美国建立了严密的证券管理体制和健全的证券法律制度是分不开的。这种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是在吸取1929年的惨痛教训后建立起来的,有较强的适应能力,50多年来得到不断完善。(一)美国的证券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证券立法工作已经提到国家立法的议事日程。作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国外、海外证券法律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和证券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证券立法的对策性建议。作者认为:我国证券立法应重点参照美国、日本和台湾模式;定名为“证券法”;赋予证券主管机构以广泛的职权,合理设计证券委和证监会的关系;采用公开原则(注册制)与实质管理(核准制)相结合,适当偏重公开原则;禁止内幕人员利用内部信息从事交易;按照国际通例规范证券交易所、证券商和证券商自律组织。  相似文献   

13.
陈宝森 《法人》2004,(1):126-126,128
美国证券市场是从一个黑暗的时代开始的,在发展初期,政府对证券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市场的自发势力导致投机盛行,欺诈丛生、充满了各种花样的内幕交易与大户操纵。这一切导致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进而引发经济大萧条。大危机之后,美国证券业进入法制时代,1933年实行了《证券法》,1934年制定了《证券交易法》。这两个立法是维护美国证券市场秩序的守护神,对后来美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宏 《中国法律》2005,(3):36-37,101-103
安然、世通等丑闻的爆出致使一向被视为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典范的美国,开始遭受人们的严重质疑。为此,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具影响和争议的当属2002年7月26曰国会通过的旨在加强公司治理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以下简称萨-奥法案)。该法案的出台是自1933年以来。美国证券法律最大的一次调整,很多内容改变了以往的监管理念和商业道德准则。并对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文(令)号]第36号令[公布日期]2006·8·24[类别]民商法·证券[施行日期]2006·9·1[同时废止法规]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资格条件和审批程序第三章托管、登记和结算第四章投资运作第五章资金管理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  相似文献   

16.
试论禁止“内幕交易”的法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卫 《中外法学》1993,(6):44-46
<正> 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判定与处罚一直是证券管理与证券立法的难点之一。所谓"内幕交易"(inside trading)是指利用公司内部尚未公开的信息进行不正当的证券交易,以牟取暴利的行为。各国证券法律对"内幕交易"行为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内幕交易"的禁止成为各国证券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证券市场实施政府监管的国家,几十年的管理实践证明美国的管理模式是富有效率的,而且在证券的司法理论及司法实践方面,美国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成为各国效仿的榜样。在美国,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是以《1934年证券交易法》(The Securities Exchang Act of 1934)第10节(b)  相似文献   

17.
美国1929年至1933年大危机后通过的要求银行与证券分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曾开创了金融体制内分业经营的先河。此后,英、日等国效仿建立了类似的金融体制和监管结构,但是自90年代以来,这一体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英、日等  相似文献   

18.
证券内幕交易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证券内幕交易立法的产生 资本主义初期,依赖信用制度的建立,现代意义的股份制和股票市场机制逐渐形成了,随着以集资为目的公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西方证券市场由此产生。当时,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反映国家的意志取向和影响的经济立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够明显,表现在证券市场上则是缺乏管理,仅以自律为主。这种自由放任状态虽然使证券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在上百年的历史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交易活动没有相应的约束,具有很大投机性,操纵行情、内幕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极为普遍。1720年,西方近代第一次金融危机“南海泡沫”事件之后,英国政府就尝试对证券市场加以管理,1844年制定公司法,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详尽、更及时。限制内部人交易的规则系发韧于美国。1909年以前,在普通法规范之下,公司的董  相似文献   

19.
引言 美国于1994年通过破产改革法案(American Bankruptcy Reform Act of 1994)之后,国会即成立了全美破产审查委员会(National Bankruptcy Review Commission),负责调查和听取各界对破产法运行状况的反映,研究"在不改变现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均衡的基础上审查、改善和修正破产法典"的相关问题.[1]1997年10月20日破产法审查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改革报告,报告中提出了170多条立法建议,其中消费者破产部分的改革建议最为引人注意.改革报告的提交标志着新一轮破产法改革进程的开始.此后,国会正是以这份报告为基础多次提出修改破产法的议案.美国破产法议案之所以历经8年之久终于柳暗花明,是因为本届政府的情况有些特殊,布什总统所属的共和党在2004年11月的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一举夺得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因此,新破产法案才得以顺利通过.2005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并由布什总统签署了《2005年破产滥用预防及消费者保护法案》(Bankruptcy Abuse Prevent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05,以下简称"新破产法"),该法案于2005年10月17日正式生效.新破产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近10年来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破产法进行改革的愿望,也是近30年来美国国会对破产法作出的一次最重大的修订.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陷入严重的系统性危机,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挽救投资者信心,美国应急创制了《1970年证券投资者保护法案》,规定当证券公司丧失清偿能力、本应属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