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谁执政、为谁掌权,是决定一个执政党兴衰成败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坚持执政为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标志着我党理论上更为成熟.坚持执政为民,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坚持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执政基础和执政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两个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起点.巩固执政基础关键在于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于执政党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要求的有效回应.巩固执政基础关键在自身的素质,要提高党的执政素质,从根本上说在于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3.
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 ,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 ,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是我国工会工作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代表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党.执政党要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就必须在"合作主义"的框架下建立不同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博弈机制,而构建阶级阶层合作机制则在于:社会目标的认同必须以社会公正、公平为基础;执政党顺应多元化社会要求,通过法律强化社会整合功能,并巩固自己的合法性;社会管理从统治走向...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建设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和群众基础扩大后,要深入地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问题,实现工人阶级政党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辩证统一,把新世纪政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他对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最宝贵的历史性贡献:"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为我们党指明了执政党(包括执政党的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把握趋势;"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既凸显了政治工作不能游离于经济之外,更不能伤害经济这个中心的要求,又强调了经济建设客观上具有政治意义与经济建设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前提;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如果有人搞得我们总是不安宁,也不能排除使用某种专政手段",警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居安思危,要不断的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以及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要通过党的有效执政来实现.因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探索和研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途径,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尤其是列宁时期苏俄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工人阶级执政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利益.表现在党关心人民的生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党领导兴办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增进了人民的利益;党领导人民同官僚主义现象以及贪污受贿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地加深了关于代表人民利益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群众利益从根本上讲就是党的利益和国家利益,这就决定了"三个代表"和群众利益的联系是必然的."群众利益无小事",饱含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体现着我们党在实践根本宗旨上的执著追求.这句质朴的警言,应该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0.
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利益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是我们党应对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的特点,是强化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