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汝伟 《前沿》2003,2(9):33-36
邓小平与时俱进教育思想的理论品质,首先是它理性地建构了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我国知识价值的新体系,使国人成功地实现了对知识价值认识上的新革命;其次是它明确地肯定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使教育事业成功地实现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定位;再次是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有"培养目标和"三个面向"实现途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功地实现了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刘勇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12):19-21
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早已明确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党员主体地位的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创新精神,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党员权利等论断,这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逐步认识和中国化的进程.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论断,深化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科学论断的内涵,是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中国化的新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孙金东 《青年论坛》2002,(4):108-108
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成为自古以来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现代教育理论更加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井践行因材施教原则的先哲。实际上,直到今天,名目繁多的教学法仍在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侧面展现着这一古老原则的雄力。"因",是根据、依照之意;"材"指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顾名思义,因材施教就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有针...  相似文献   

5.
杨国辉 《理论月刊》2003,(10):34-3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发展成熟的.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一思想原则,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探索中国革命与发展道路上的思维方式,使中国革命开始走上正轨并最终成功;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保证在新的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思想原则;第三代领导人"与时俱进"等一系列思想的提出,明确了这一思想原则的发展方向,为它插上了发展理论的翅膀.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研究的一般文化使命,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和社会需求所决定,因此,它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最终指向人类的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文化使命,则直接由其特有的社会属性、时代属性和阶级(民族)属性所决定,因此,它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而充分发挥伦理道德应有的重大价值。要实现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文化使命,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原则、做人与做学问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史的角度看,通过<新原道>,冯友兰揭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传统和核心问题,确立了"新理学"体系的"新统"地位.但他对学术研究理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的违背,又使它难以成为一部好的哲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7)
86年前诞生的《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基本内容、宣传组织及原则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它的产生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能为新形势下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理论产生和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只有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才会产生.在理论模式上,它与中国传统的"一分为二"理论模式密切相关.在思想内容上,它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统一、渴望和平、和而不同的精神.在价值观上,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中国革命的干部教育实践,其中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思想是其理论基石,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是通过对干部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逐渐总结形成的一套关于干部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内容的理论,其具有自身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处理好与中学历史课衔接的问题,坚持历史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课程的价值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重要理论创新,它科学地解答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历史地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从整体入手,不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性,而且要把握理论体系内在的、逻辑的整体性,这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民主体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包含三个层次的规范内涵:首先,以人为本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其次,人民民主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要求;再次,依法治国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通过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推进民主法治化和促进全民守法,才能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原则。  相似文献   

14.
郑田宏  王滨 《岭南学刊》2023,(3):116-121
孔子基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德行优先原则的德育思想,影响了中国漫长的德育历史。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孔子的德育思想针对个人的禀赋习性、生活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形成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主要表征的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三个统一的辩证逻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此为启示,通过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政思维、拉紧社会结构与思政关系纽带、抓住因时而新的思政脉搏,朝着精准化、科学化、时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思想是党的十七大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直接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而且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互助共进的: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完美体现.只有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指导并检验我们所建构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廖楚雄 《湖湘论坛》2007,20(6):1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它在回答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难题、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形成.在新的历史发展征途上,必然还会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西方各种民主思潮影响之间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平目标之间的矛盾;参与经济全球化与防止"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党长期处在执政地位与遏制腐败蔓延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些必然的矛盾,必须施以科学的处理原则,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世海 《桂海论丛》2010,26(4):7-11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作为开创之作,它奠定了该体系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初步解决了体系中最基本的问题;它在渊源上是体系中其它理论成果的直接理论来源,在内容上构成了体系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李谊  王炎琪 《求索》2012,(12):102-103,71
随着儒学思想的国际化,其教育思想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孔子被列为世界十位最伟大教育家之一,孔子学院得以遍布全球,印证了孔子教育理念的意义和价值。孔子"有教无类",是中国历史上平民教育的开创者;以成就"君子"为办学宗旨,以"文、行、忠、信"为教学主要内容,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意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于当今传统的精髓文化被当下大众文化冲击而逐步解构,信仰匮乏,传统失落等,是治愈之良方。全人教育思想的宗旨和理念与孔子教育思想可以对接吗?如何对接是教育者的课题,拙稿有基于此,在解读孔子的同时,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理念的对接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1)
加强"六个为什么"理论教育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为教学主题,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教学的关键,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周边外交战略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周边外交战略,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原则为核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全方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它的实施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关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为当前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及推行的"和平崛起"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