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一次见到耀邦同志与李昭同志,是1951年春在川北南充市的时候。当时,耀邦同志身兼川北区党、政、军三大要职,李昭同志则先任南充市委副书记兼人事科长,后任南充第三丝绸厂党委书记。他们在川北的900多个日日夜夜中,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领导当地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安定社会秩序,迅  相似文献   

2.
1973年秋季的一天上午,我到富强胡同看望住在那里的耀邦同志。当时耀邦同志还没有出来工作,主要是在家里看书学习。这天就耀邦同志一个人在家,我去了他很热情,从四合院里摘了几串葡萄放在茶盘里招待我。耀邦同志第一句话就问:“中宣部撤销后,你分配到哪个单位工作?”我说:“分配到卫生部下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然后我向耀邦同志汇报,说到了张际春遭受的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3.
1979年6月13日午夜,我刚刚投笔而眠,就听得一阵急急叩门声。我的也一向睡得较晚的妻子连忙下床开了门。来人是新华社国内部政治组同仁赵永西。他急促而简短地转达社长办公室的电话说:“耀邦同志约你明天早晨7点前到他家里去,磋商修改中纪委会议新闻的事,总编室要我陪你一道去。”我不禁一惊:耀邦同志看稿子竟看得这样快!几个小时前,我在中纪委副书记魏文伯同志那里研究修改这篇稿件的时候,魏老的秘书说,耀邦来了电话,他也很想看看这篇稿件涸为稿中也提到了他的讲话。他希望把修改过的稿子尽快给他送去。当时已暮色苍茫,想来耀邦…  相似文献   

4.
1994年 5月 16日晚,我来到了江西共青城。第二天早晨 6点半,就去拜谒胡耀邦同志墓。   记得 1989年 4月 15日 7时 35分,我听到耀邦同志去世的噩耗时,悲恸万分,立刻赶到北京耀邦同志家里。首先向耀邦同志的遗像默哀致敬,然后向李昭同志表示慰问。李昭同志把中央的安排告诉了我,说耀邦同志的骨灰准备安放在江西共青城。我立即提出能否分一部分骨灰安葬在耀邦同志的家乡浏阳。李昭同志对我的恳求虽然表示理解,但仍然很明确地回答我:“这是中央的决定,不好改变。” 8年过去了,我一直想去共青城为敬爱的耀邦同志扫墓,但迟至今日才…  相似文献   

5.
1耀邦同志诞辰95周年,逝世21周年了。作为曾经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员,我以深深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回顾当年有幸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学习和战斗过的日  相似文献   

6.
李昌 《党史文苑》2007,(3):26-30
我与耀邦初识,是在1939年的延安。那年秋天,以王稼祥同志为主任的党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按:此机构成立于1938年11月)听取各个根据地来延安的同志的报告.为中央的相应指示准备意见,大约每两周开会一次。我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耀邦时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也是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这项工作,我们经常见面。其实,这之前的1938年9月我第三次到延安时,  相似文献   

7.
我与耀邦初识,是在1939年的延安。那年秋天,以王稼祥同志为主任的党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按:此机构成立于1938年11月)听取各个根据地来延安的同志的报告,为中央的相应指示准备意见,大约每两周开会一次。我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耀邦时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也是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这项工作,我们经常见面。其实,这之前的1938年9月我第三次到延安时,就已听人说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同志逝世20周年。耀邦生前对青年干部的成长倾注了毕生心血。缅怀耀邦同志对我的7次接见,我热泪盈眶,7次接见时的教诲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1955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受团市委的委托,去接来广州视察团工作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等候的还有陶铸。耀邦晚上11时才到达,他先与陶铸谈了一会,然后转过来与我握手, 并说明天早上我到团市委,到时再说。接着,他便同陶铸一起走了,由省委负责接待他。次日上午8时,耀邦来到团市委,他说:“你们照常办公, 不用管我;你们有会要开便告诉我,我选择参加;如果我有需要找你们开会,我也会事先告知你们。总之,你们照常工作,我也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或大或小,或深或浅,都要受到社会或他人的影响。在我七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如果有人问我,什么人对你的影响最大、最深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耀邦同志!“四人帮”被粉碎后,耀邦同志先后在中央党校、中组部、中宣部工作。每到一个单位,他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大无畏的  相似文献   

11.
1983年7月中旬至8月初,日理万机的胡耀邦总书记到甘肃、青海两省视察,回途中还转到延安,出席在那里召开的北方旱地农业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天的行程,用耀邦同志的话说,“不唱天,不唱地,只唱一本‘草木记’”。沿途所到,耀邦同志紧抓“种草种树”这个题目,一路调查研究,一路交流思考,一路宣传动员。他针对西北、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今天是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我们许多参加长征、直接或间接经历遵义会议的老同志,一些担负领导工作的较年轻的同志,大家欢聚一堂,一起来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心情都很激动。耀邦同志让我在这个会上讲几句话,我作为一个遵义会议的参加者,很高兴同大家一起谈谈自已的心情和感想。  相似文献   

13.
1955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受团市委的委托,去接来广州视察团工作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等候的还有陶铸。耀邦晚上11时才到达,他先与陶铸谈了一会,然后转过来与我握手,并说明天早上我到团市委,到时再说。接着,他便同陶铸一起走了,由省委负责接待他。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煤建公司郝树森同志,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83123部队政治部干部,从1980年开始,即着手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著名的全国战斗英雄、“临汾旅”旅长、原四川川北军区副司令员黄定基同志(福建长汀人)传记。1983年10月,将传记文稿寄请胡耀邦同志审阅。耀邦同志见信后,十分重视,作了如下批语:“黄定基同志是个好同志。但我对他的历史不很清楚。因此此文请转成都军区老同志韦杰、余述生等同志审阅,或者直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请他们审定采用。”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分别致函中共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 《党建》2010,(6):56-57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 《学习导报》2010,(10):32-34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 《新湘评论》2010,(10):32-34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胡耀邦主政川北行署近3。我当时是团川北工委的青年干部,近距离接触耀邦同志,对他的道德风、工作作风至为佩服。几十年了,一往事时时在脑际萦绕,挥之不去,成我做人行事的楷模。现追记其中部分,以飨读者诸君,也是对老领导的思念。一到任就遭土匪袭击西南解放后,原四川省(不包括现安、西昌等地)被划分为4个相当于一级的行政区,秦岭及大巴山南麓至四川盆地北缘这一大片土地,属川北行政区。该区共1750万人口,辖1市35县,9万平方公里。既是老革命根据地,又是贫穷落后的新解放区,治理、建设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将这个任务交给十八兵团政治部…  相似文献   

19.
报刊文摘     
1980年6月23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局送来耀邦同志的一份批件:“任穷同志:今天上午,我找电力部李锡铭、李鹏两同志谈了话,我对李鹏的印象较深.他告诉我,1948年我们派了21人去苏联学习,‘文革’初期被立案为‘4821苏修特务案’,我要他开了一个名单(差两人).据说大部分都不错,特转给你.”当时,李鹏提供了19位同志的名单,他们是:邹家华 55岁 邹韬奋之子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 53岁 叶挺之子国防工办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谈话──怀念耀邦同志刘绍棠1989年4月,胡耀邦同志逝世时,我虽已出院回家,但是只能瘫卧床上,不能下地走动。我的儿子代我到胡耀邦同志家里吊唁。50年代在共青团中央工作过的老同志,共同决定每人写一篇回忆和敬悼胡耀邦同志的文章,编成一本纪念文集,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