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乐园 《党史文苑》2005,(3):58-59,80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进行的.作为党第一次在学校特别是在军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尝试,它有着自身的特点.总结这些特点,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应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反映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问题,是大革命时期革命历史的主题。但是,恰恰在这个历史主题的研究上存在一个空白点,这就是从中共成立到中共二大一年间的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国外的历史学者,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的传统看法是;共产国际先通过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代表会议,以后又通过马林(有人称之为斯尼夫利特战略)把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的思想策略从外部加给了中国共产党,才开始了国共合作的行动。在此以前,中共既没有统一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是近代中国灿烂群星中的两颗革命巨星。他们在缔结国共合作,推进国民革命的事业中,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革命友谊,堪称是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史上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进行的。作为党第一次在学校特别是在军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尝试,它有着自身的特点。总结这些特点,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民党领袖的孙中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伊始,时国民党内部反对"合作"者的态度不坚决,与共产党"合作"具有强烈的利己主义思想,又选择了影响两党关系健康发展的非平等"合作"方式--党内合作,且其政治纲领与中共的政治主张存在一定的分歧.孙中山的这些个人因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下山     
抗日旌旗战局开, 大军东出薄燕台. 南方豪杰风雷动, 团结救亡下山来. 1937年秋冬之交,坚持战斗在南方八省的游击健儿,分别通过谈判,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协议,积极准备下山,奔赴抗日前线.为了正确贯彻中央指示,全面地执行停战协定,组织各路游击队下山,陈毅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湘赣边等游击区,向他们传达中央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指示,亲自向他们做过细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共三大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三大开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掀起了大革命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处于幼年时期,中共三大对国共合作还缺乏深刻的认识,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有一定的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为后来的国共合作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组织的共产国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共产国际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调整了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力倡中共放弃苏维埃旗帜,转而举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共产国际时时提醒中共要保持党的独立性,同时又要求中共不惜代价维护这个统一战线不致破裂,这些指示和思想对于中共对国民党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保持统一战线的长期存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正自成立之日起,中共就把吸收工人入党作为首要任务。然而,对于中国社会认识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共的党员成分。较早接触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在中共队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共的成分基本以知识分子为主,工人为次,而农民尚未真正进入中共的队伍。国共合作开始后至五卅运动前的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没有大的改变,但工人党员呈上升趋势,农民党员也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动员了亿万人民投入民族解放战争的革命洪流,历经八年,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国共合作得以实现,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策略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倡导者,但是,国共合作毕竟是双方的事情,单有一方的努力是不能实现的.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曾在敌国民党书中说:"国共合作的关键,现在是在贵党的手中."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敦伲国民党走上合作抗日的道路所作出的积极姿态,另一方面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