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24):26-27
我们当然不是"三打祝家庄"。但,有鉴于医患矛盾始终居高不下,我们"三报医患事"如何?答案是肯定的,就目下医患矛盾的"急切无法化解"而言,再多轮次的报道分析,社会也会关注。问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医患龃龉,由来已久,到底谁最有道理?到底谁负主责?那  相似文献   

2.
杨江 《新民周刊》2012,(24):28-33
上海三级甲等医院中"头把交椅"瑞金医院,最近"不可思议"地大张旗鼓地搞了一场"秀"——医患角色互换。这种"秀"到底能解开几个疙瘩?会不会沦为又一场浮云般的医患双方诉苦会?说起来,医院,除了民营的,向来有点清高,也不是不爱和媒体打交道,只是有主动宣传意愿的也就是那些争了"国内、  相似文献   

3.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1):35-37
理论上说,医患纠纷不是没有合法的解决途径:卫生系统,司法系统……但这些渠道往往被患者一方拒绝:"我们不信"。如今,人民调解的方式受到"重用"。不管是医院还是患者,都期待一个说话公正的裁判者。  相似文献   

4.
春节前,我们发热门诊突然转来一位新冠肺炎疑似者。我套上防护服,进入层流病房采集患者生命特征一手数据,并安抚其焦虑情绪。接下来的几天,就医人数持续攀升。一天下来,光喊号喉咙就哑了。经常是下午两点,护士长出去告诉挂号者,医生还没吃午饭。满满一房间的患者竟立刻安静下来,急忙为我让了一条"路"出来。我觉得这是医患之间互相体谅的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5.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23):8-8
《人民调解,最"土"最有效》(2012年第21期)如何修复医患关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从破除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等制度上给予解决,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在医界倡导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归根结底是人文医学教育问题。与其他教育一样,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只注重医疗技术上培养,衡量其合格与否,关键指标是医疗技术,至于人格  相似文献   

6.
张静 《新民周刊》2012,(17):30-33
对医生而言,这个患者也许只是成千上万的病人里的一个。但是对病人而言,你就是100%。这就是生死托付。前有哈医大一院惨案,后曝出北京一天之内,北大人民医院、北京航天总院医生相继被砍伤事件……一时间,医患关系又一次剑拔弩张。而由作家六六小说改编的医疗剧《心术》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开播。  相似文献   

7.
黄祺 《新民周刊》2012,(17):36-38
医患关系到今天,似乎已经走进死胡同,而这样尴尬的境地,给年轻医生的培养带来莫大的阻碍。如果不解开这个死结,我们老了,到哪里就医?我们的孩子,到哪里就医?医生是一个如此特别的职业群体——每个人都需要他们,每个人都见过他们,但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工作状态所知甚少,对他们的生活和困惑更是无从了解。正因为这样,一个名为"急诊室女...  相似文献   

8.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18):8-8
《将心比心看医生》(2012年第17期)为什么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医院首先应反省自己,要赢得尊重首先得尊重别人。前段时间央视报道。  相似文献   

9.
黄祺 《新民周刊》2012,(24):37-41
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患者很多的抱怨,其实都是因为这样的错位。医生的精力都用在研究病人的病理上了,没研究病人的心理,所以病人并不领情。做了50年医生,当了近20年上海中山医院院长,历经中国医疗体制大大小小改革,杨秉辉教授对中国医患关系的变化了然于胸。恐怕再难找出像他这样适合  相似文献   

10.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4):34-36
患者的憋屈,医生是否感同身受?6月13日,瑞金医院"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营"的第二日,来自仁济医院的5位医生代表"变身"成患者或患者家属,体验求医过程,感受患者看病的不易。一天的体验,难免"作秀"之嫌。但如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增加,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纠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当前语境下,医患关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化解之道?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前不久,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农工党湖南省委就医患纠纷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与深度调研。近日,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湖南省  相似文献   

12.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身份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时代,武士阶层与其他阶层被有意识地加以区分。然而,阶层认同感并非与生俱来的,为了培养与强化武家子女的阶层意识,江户幕府利用幼年时期的"成长仪式"和少年时期的"教育",无孔不入地展开灌输阶层意识的洗脑工作。武士阶层是江户幕府统治的基础,统治者凭借高明的手段,培养出了大批有着根深蒂固身份意识、自觉维护统治秩序的武士,使得日本在其统治下迎来了二百余年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修复紧张的医患关系,离不开负责任的媒体。媒体应该在群情激奋时保持理性,在乱象纷呈中挖掘真相。在这个6月,医生这个职业伴随着各种热点新闻,在争议中抢占了人们的眼球,从逼医生下跪到"高考女生以死相逼填报志愿学医",从短片《医生的舌尖》走红,到手术32小时累瘫医生,以及最近的"医生火车助产被判非法行医"被证实为谣言,一系列是是非  相似文献   

14.
可悲的安德烈·纪德的这句名言(关于论诗,他并不高明。编写的《法国诗选》比蓬皮杜编的《法国诗选》更差劲,更落俗套,这就是明证。)很能说明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因为诗人雨果的全面的、超凡的巨大天才阻碍和干扰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钱亦蕉 《新民周刊》2012,(17):26-29
"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你对社会的检讨是真实的,你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引爆眼球,不是为了个人目的的话,当你的心与大众的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么你就不用担心大众能否接受,电审能否接受,电视台能否接受,这些都不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定昌 《当代韩国》2013,(2):125-126
由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举办、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协办的"第九届韩国学研究国际会议"于2013年7月4~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世界8个国家16所大学的韩国学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出席了会议。"韩国学研究国际会议"又名"世界名牌大学韩国学研究论坛",始于2005年,每年举办1届,由7个国家的12所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所)轮流举办。这12所大学分别是:韩国的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夏威夷大学;中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至今,论坛已分别在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韩国、英国和中国举办。  相似文献   

17.
从"中间地带"理论的视角来看,"9·11"事件后,美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围绕着吉国玛纳斯空军基地所展开的"中间地带"通道政治博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该过程全面展示了与通道政治相关的利益的复杂性、微妙性和多向性,以及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间地带国家"行为的多变性、短期性和低可预测性。由全球战略的冲突而产生的对通道政治认知的差异,是美俄在"中间地带"对抗的主因;而由大小不同所产生的利益认知差异,则是两大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产生种种矛盾纠结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授谈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日,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国际政治、安全政策、国防及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施塔克教授(Prof.MichaelStaack)在社科院欧洲所做了题为"欧盟东扩背景下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报告。现将报告内容摘要介绍如下。欧盟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施塔克教授认为,欧盟安全目前所面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在东亚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估算发现,"人民币区"正在东亚区域内日益显现。文章认为,"人民币区"的出现源自中国在区域内所构建的贸易往来和产业资本投资网络,以及中国因综合国力提高所增强的地缘辐射能力,而非金融危机后的暂时性存在。因此,虽然中国在东亚地区尚不具有货币操纵的权力,但可以通过贸易分工、资本投资网络以及金融外交来巩固并强化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货币依赖,以弱化美元"超级特权"对东亚地区经济平稳运行和货币政策自主性所施加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编后     
《美国研究》2012,(1):160
在本期"专论"中,赵全胜的文章讨论了亚太地区中美"双领导体制"的出现。他认为,基于21世纪初以来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亚太地区出现了中国在经济、贸易、金融领域,美国在军事、安全、政治领域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