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程 《新长征》2009,(10):18-21
1992年1月17日,一列火车从北京站出发,向着祖国的南方奔驰而去。这是一列没有编排车次的专列,除了中枢机关和随行人员之外,没有人知道专列载的什么人,更没有人会想到这趟专列的南方之行,在共和国的史册上会写上那么浓重的一笔。专列上的主人公,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范吴瑕 《当代党员》2023,(19):43-45
<正>“呜……”4月15日,一列满载200辆“四川造”汽车整车的专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14天后,它将抵达俄罗斯沃罗滕斯克。港通四海,2023年一季度,从四川、重庆开行的中欧班列(成渝)已超过1500列。开放,无疑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又一张新名片。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身处内陆腹地的巴蜀大地以四通八达的国际立体网络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前奏 1953年12月27日晚.一列专列载着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悄然驶出北京站,向南疾驰而去。专列的目的地是杭州.他到杭州是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主持起草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相似文献   

4.
苏联专列专程到满洲里迎接毛泽东 1949年12月,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12月6日上午8时,毛泽东坐着新中国第一列代号为9002的专列驶出北京西卣门火车站前往满洲里。  相似文献   

5.
<正>1948年秋,辽沈战役激战正酣,为切断我军补给,敌机每天在通往锦州前线的主要公路、铁路上投弹扫射。为保证弹药物资供应,齐齐哈尔铁路局派出一列专列,秘密运输大量军火、物资到锦州前线。这列神秘的列车被定为3005次,一路昼伏夜行,巧妙掩饰,躲避了敌人飞机疯狂的轰炸,跨越了东北三省,将大量武器弹药和战略物资安全地送到锦州前线,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杨东 《世纪桥》2005,(5):8-12
1992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三),一个寒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的日子,一列没有编号的专列载着一个已卸去任何职务头衔的老人,深夜出京。从外表上,丝毫也看不出这是个饱经风霜的老政治家。他打了差不多一辈子仗,却在闲余时酷爱玩玩桥牌;他不善高谈阔论,却可扭转乾坤;神的  相似文献   

7.
1979年7月26日晚10时.一列专列抵达万家灯火的海滨城市青岛。邓小平微笑着走下列车.与迎上来的山东省党政军负责同志握手寒暄后,驱车至山海关路9号下榻。他说,此行主要是休息,什么也不干。其实,对他来说,与其说是休息,不如说是换个工作环境而已。  相似文献   

8.
平凡 《党史博采》2009,(6):24-28
<正>毛泽东坐上美国送给老蒋的专列/天津铁路线上发现了一枚手榴弹/毛泽东冻得缩拢双手直哈热气/毛泽东忽然感到头晕目眩大汗淋漓/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专列,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出国之旅。  相似文献   

9.
<正>1958年8月的一个清晨,一列只有几个车厢的混合小型专列跨过黄河,一路向西驶去。1个多月前,张爱萍向商丘步校传达中央军委决定:以步校为主,组建两支部队,其中一支叫0673,专门建设核武器试验基地,副校长张志善、政委常勇随即出发勘察原子弹试验靶场。两百多人的勘察大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但只有3名干部知道此行的真正目的。八九月的戈壁,勘察条件异常艰苦,有人胶鞋底都烫化了,花蚊子叮得处处伤痕,晚上  相似文献   

10.
正邯郸市丛台区位于邯郸市中心城区。丛台区,因武灵丛台而得名。丛台区内文化遗存丰富,毛泽东主席专列停靠处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处。毛泽东主席专列停靠处,坐落于邯郸市中华北大街现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内,包括专列停靠区和中央领导同志及工作人员就餐休息区两部分。为便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列在邯郸停靠,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距邯郸火车站5  相似文献   

11.
4月24日,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10天后.两列转运伤员专列“救”2次、“救”6次从西宁站缓缓开出.载着166名玉树地震伤员分赴兰州、西安指定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西宁客运段作为此次转运伤员的主要责任单位之一,在接到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转运伤员的命令后.段党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伤病员转运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2.
徐懿姣 《世纪桥》2005,(4):9-11
今年2月27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视察黑龙江省55周年,他老人家虽然在哈尔滨视察工作仅短短18小时,但却给黑龙江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学习和发扬我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崇高品德,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使我们记起了55年前毛泽东在哈尔滨的一幕幕。1950年2月27日,北国冰城哈尔滨仍是春寒料峭,白雪皑皑。下午二时许,一列专列徐徐驶进哈尔滨火车站。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7)
<正>近日,由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铁路局、乌兰察布市政府共同主办,由乌兰察布市旅游委、乌兰察布市区域合作办、乌兰察布市京蒙帮扶办、中国铁道旅行社、乌兰察布市旅游集团共同承办的"京郊草原·避暑之都·乌兰察布号"旅游专列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京郊草原·避暑之都·乌兰察布号"旅游专列是在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2)
正一1949年12月6日晚上,毛泽东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登上专列,开始访问苏联之旅。毛泽东此次出访苏联的主要任务是:参加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活动;就两党、两国之间所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商谈和签订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协定等,并商议与解决有关两国利益的其他若干具体问题。12月9日,毛泽东的专列到了中国与苏联接壤的边境城市满洲里市。因为中国铁路是准轨,苏联铁路是宽轨,因此要换车。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15日,必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载入克山县志——14时20分,随着内燃机车的一声汽笛长鸣,由36节车厢组成的马铃薯营销专列从克山站启程,直奔广州. 黑龙江马铃薯专列的南下,不但比其他省份提早上市半个多月,抢得市场先机,且运费要比公路运输减少一半,可谓一举两得.营销专列的开通,标志着我省马铃薯产业已大踏步地跨出省门,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6.
火箭押运记     
这是党的生日前的一个夜晚,月明星稀,微风习习,除了单调的蛙鸣,大地早已睡去。平时就冷冷清清的特殊“车站”,此刻灯火通明,欢声笑语。显得格外红火、热闹。随着、阵有节奏的“隆隆”声,只见一列载满火箭零部件的“专列”,从总装配线驶出,稳稳当当停在预定的“站台”上。 于是,头顶墨绿钢盔,手持乌黑“微冲”,戴着白手套,摇着小红旗的“火箭卫士”,严阵以待,一丝不苟地行使起神圣使命:不管是谁,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没有保卫部门签发的特别通行绿卡,任何人不得越过“警戒线”。 “闷儿——闷儿——” 随着一声长吼,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火车徐徐启动。“火箭卫士”与这趟满载火箭的专列,告别了这个神秘大院,告别了这个神秘小站,踏上了遥远而艰辛的征程。 这是趟名符其实的“专列”,然而却享受不到那种一路绿灯的待遇。恰恰相反,大多时间是要“踩”着正常客、货车的“空拍”,见缝插针,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走起来,十分钟、二十分钟又停、停下来,一小时、二小时不动。无论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还是大雨如注的凌晨;不管是山峦环抱的小站,还是众车交汇的枢纽,只要车轮停转,战士们就得马上按预定位置跳下车去,把这尊“大神”保卫好、守护好,不得让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相似文献   

17.
晓庄 《党史文苑》2004,(11):30-31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1992年1月17日,新年伊始,88岁高龄的邓小平乘坐专列悄然出京,奔驰南下。专列穿过广袤的华北平原,跨过滚滚奔流的黄河、长江,抵达五省通衢武汉,稍息片刻。又穿过三湘四水,越过巍巍五岭,直抵南海之滨。十二天后,专列又沿浙赣线北上进入江西境内,从西至东穿越赣鄱大地,在江西新余、鹰潭略作停留后,继续前行,于2月2日抵达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南方行程中,邓小平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说,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时代强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杨尚昆的陪同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顾委主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到广东视察。任仲夷、刘田夫乘坐他的专列一起南下。专列经广州时,我和广东省委、广州军区负责同志到火车上去看望了小平  相似文献   

19.
1974年7月17日夜,毛泽东从北京火车站登上了专列,开始了他生前的最后一次离京巡察。  相似文献   

20.
1974年7月17日夜,81岁的毛泽东从北京火车站登上了专列,开始他生前的最后一次离京巡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