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再结粤港情谊李迪斌江水倒流恩波远泽一座罗湖桥把香港和深圳隔成了两个世界。一条“生命线”却又把这两座城市紧密相连。这就是为香港提供“生命之水”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今年3月,东深供水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建成,再次提高了对港供水能力。这...  相似文献   

2.
巍峨雄壮的龙门山蜿蜒逶迤,湍急汹涌的岷江水奔腾不息—— 五月的川西北大地,草木葱茏,山清水秀。一个个新村镇、新学校、新医院、新社区、新工厂和一条条新道路,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相似文献   

3.
生命之水     
有三个人在寻找生命之水。他们希望喝下生命之水之后,可以长生不老。 第一个人是武士,他猜想生命之水应该非常强大有力——可能是洪流——于是他身穿盔甲、手持武器前往寻找,他相信自己可以迫使生命之水向他屈服。  相似文献   

4.
李铁 《瞭望》1998,(13)
来自让水河畔的紧急呼救《望》新闻周刊1998年第13期让水河是位于甘川交界处文县境内一条30多公里长的河流,这条河流虽然算不上是一条有名的大河,但在它周围的茂密丛林中,却生活着数十只“国宝”大熊猫和雪豹、羚牛、麝等多种珍稀动物。让水河流域是我国除四...  相似文献   

5.
位于青海境内的龙羊峡,很久以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这里水草丰美,树木茂密,生机盎然。有一天,山洪突然暴发,泥石流泛滥,牛羊哀鸣。这危难之机,一条似龙的神羊自天而降,以它锋利的犄角,在万山之中顶开一条幽深的峡谷,将山洪排泄而去。从此,人们将此地叫做“龙羊峡”。  相似文献   

6.
清纯五指山     
清纯五指山扬之水到了海口,打听如何去五指山,宾馆、饭店、旅行社,都说不知道。便是来这儿时间不短的老海南、甚至本地人,也个个摇头。“有路吗?”“没有路吧!”其实,有路。由兴隆向通什,斜插向北,过毛阳,进红毛,一条正北的红土路,三十公里,就到了五指山脚下...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的希望之星──记江西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工程蒋秋生,沈虹冰正如所有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一样,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大课题。在江西省,一段时期内,由于违反生态规律盲目索取,森林的大量砍伐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仅这个省的赣南山区,每年因水...  相似文献   

8.
山之魅     
俞明 《瞭望》1998,(23)
山之魅俞明九寨之山,非一般之山,乃非常之山,乃傍水之山。非傍一般之水,乃傍非常之水,乃傍海子之水。九寨之山和水,犹蓝天和白云,犹明月之于星空,犹人之眉和眼,犹白雪之于冬野,犹花和叶,犹如云乌发之于美女,兼则相映辉,缺一则无衬托。古人山水诗,通常咏山咏...  相似文献   

9.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广西,也将迎来这个南疆省份公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1997年7月1日,广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将要剪彩通车交付使用。这条公路北起桂林,穿过桂北喀斯特溶岩石山区,越过架桥岭、越城岭山脉,到达广西工业城柳州。昔日山恋叠障、人迹稀旷的地方,经过一万多名筑路大军三年艰苦奋战,开山辟岭、填沟架桥,一条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已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条高速公路全长138.6公里,把名震中外的旅游名城桂林和工业重镇柳州的距离一下缩短了近百公里,每年将为桂林旅游增加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为柳州工业…  相似文献   

10.
走向黄河     
《党政论坛》2011,(22):26-27
黄河是一条河。 走向黄河,是一种战栗的敬畏。 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壮阔。以五千四百多公里的长度,四千八百三十米的落差,集四十多条主要支流和千余条溪川,千回百折,横贯一国之西东。流经九省区,跨越二十三个经度,集水面积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过亿,耕地三亿亩。以平均年径五百八十亿立方米的流量承担全国百分之十五的耕地、百分之十二的人口和数十座大中城市供水。  相似文献   

11.
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是古都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文化的发源地。然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却使这条河难见清流。为重现秦淮河的亮丽风采,南京人民开展了一场持之以恒的治水攻坚战。秦淮河水何以污染日重 全长110公里的秦淮河是长江支流,古名“淮水”,唐代始称“秦淮”。早在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自六朝起,横贯金陵古城的内秦淮河两岸(史称“十里秦淮”)成为大族聚居、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繁华之地。至明清时期,更以金粉楼台、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秦淮盛景名扬天下。可是,近百年来,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却因疏于…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6,(16)
经多年的勘测、规划、研究,按照长江与北方缺水区之间的地形、地质状况,我国有关部门分别在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规划了三条调水工程的可行线路,形成了南水北调西线、中线和东线的规划总体布局。三条调水线路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和供水范围,可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 (一) 东线调水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江都站抽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可自流,经位临运河、南运河到天津。东线调水工程近期的供水范围是苏、鲁、皖三省。远景的供水范围可延伸到天津。输水主干线长1150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51公里,穿黄段9公里,黄河以北490公里。全线最高处东平湖蓄水位与抽江水位之差为40米,总扬程65米,共建13个梯级泵站。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5,(6):41-42
今年3月22日是第13届“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联合国大会确定2005年到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宗旨是唤起全社会对“生命之水”的“安全、节约、保护”意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对此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他们的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团结》2001,(2):8-8
经多年的勘测、规划、研究,按照长江与北方缺水区之间的地形状况,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规划了三条调水线路,形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的总体规划布局。三条调水线路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和合理的供水范围,但每一条调水线路的实施建成,对黄淮海三流域的水资源配置都可以进行互相调济。 1.东线调水工程 东线调水工程的目的是解决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的缺水问题。主要目标是提供沿线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提高现有灌区的供水保证率,改善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15.
黄河水资源分配应重新洗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瞭望》2000,(28)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当李自在一千多年前吟唱这千古名句的时候,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怎么也想不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数千年来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大河,如今已很难见到“奔腾到海”的气势磅礴的恢宏景象了。越来越频繁的断流,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不断困扰着她,也困扰着几乎整个黄河流域的人民─—今年遍袭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特大干旱,更使居住在这条“地上悬河”两岸的人们,在对黄河洪水仍然充满恐惧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担心:黄河水.还足以支撑全流域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  相似文献   

16.
上海赋     
徐培均 《党政论坛》2008,(20):58-58
大江东去,如腾,踔之巨龙;黄浦南来,似蜿蜒之玉带。苏州河横贯其中,淀山湖在西边拱卫。一城崛起,三水交汇。襟崇明以掖长兴,缀洋山以临东海。通五洋,连九派,为七省市之锁钥,居长三角之冠盖。耀耀乎,东方之明珠;煌煌兮,世界之都会!  相似文献   

17.
香港,这个拥有五百多万居民的大都市,大海环抱,周围都是水。但海水再多,却是不能饮用的,这里一向是“睇”(看)天用水”。这些年如果单靠降雨储水,全香港十七个山塘水库,总库容不过五亿多立方米,而香港一年的用水量则要七、八亿立方米。好在百里之外,有一条广东省三大干流之一的东江。引东江之水,供香港之需,这是香港居民的心愿,也是祖国人民和政府的心愿。这一心愿,在一  相似文献   

18.
若水的心境     
水是精美无比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何等的气势磅礴而又壮丽优美呀!另一种关于水的说法:人总是往高处走,水总是往低处流。也就是说,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精神和物质的崇高之美,然而自然之水却是在表达一种永恒的水姿风韵——泻千里是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管子》不仅是一部反映早期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思想的重要论著,而且是早期中国水文化典籍的重要代表。《管子》从三个方面阐发了丰富而深刻的尚水思想:一是"哲学之水";二是"修身之水";三是"治国之水"。《管子》尚水思想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山区,位于晋冀豫交界,深处太行腹地,多山少水,厚石薄土;这里又是世人景仰的精神高地,一个性子犟的县委书记曾在这里率十万人民,一头扎进茫茫太行,绝壁开山,舍生忘死。苦干十年,硬是在太行山腰凿开了一条千里长渠,把一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旗插上了太行之巅,铸就了一部太行山人的英雄史诗。渠水流长,时光荏苒,半个世纪后.又一个性子犟的太行山人,用残疾的身躯辗碾在陡峭山路,近40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为大山里的孩子播种知识,让文化的清渠流淌进这方闭塞的太行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