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先林 《知识产权》2005,15(6):21-26
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加强其竞争地位的过程,一些涉嫌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往往与限制竞争或者垄断行为联系在一起.这尤其突出地表现为拒绝许可、搭售、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过高定价等方面.我国亟需建立和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包括在华跨国公司在内的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滥用出发,在明确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前提下,论证部分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针对何种滥用知识产权行为应当由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提出了立法设定和确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知识产权的维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知识产权受到侵权的诉讼案也越来越多,媒体及相关部门呼吁或主张要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予以限制及规制,这一提法是否准确以及“知识产权滥用”是否涉及所有范围,本文对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四项内容进行解析,建议对“滥用行为”进行准确定位,以增强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以避免法律过宽而丧失其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黎珊珊 《法制与经济》2013,(7):38-39,41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权,但一旦被滥用,则可能产生排除、限制竞争后果,构成垄断行为。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不是一种独立的垄断行为类型,而是分别归于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是經营者集中,因此反垄断行为认定通常遵循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具体认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中,合理分析原则的应用范围较本身违法原则更广,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具有一般原则的性质。①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颁布和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垄断的指南或规章,并以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为基础,采取或遵循一种分类规制的原则思路对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认定作出细化规定。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关于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定较为原则,极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研究制订专门的、确定性较高的执法指南或者规则,并将分类规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滥用的概念、表现和规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知识产权滥用在西方国家法律中的含义、表现和规制措施.从各国来看,知识产权滥用主要表现为权利人的种种拒绝许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或者限制他人利用其知识产权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对市场竞争的限制或者对技术转移的阻碍.分析了各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措施主要是颁发专利强制许可、反垄断法的制裁措施、知识产权滥用作为侵权抗辩理由以及宣布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无效等.  相似文献   

6.
柳丹  梁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3,(25):270-271
知识产权是一种独占性的权利,而反垄断法则以反对垄断为主要任务,二者在法律价值取向上存在冲突,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必然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本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的规定,对如何利用反垄断法规制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邵丹 《法制与社会》2010,(1):254-255
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但是这种权利一旦被滥用就会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竞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理基础进行剖析,从而为各国乃至世界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民事权利,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易于被滥用。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时,反垄断法是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重要方式。鉴于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现状,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指南对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介绍索尼的行为谈起,叙述了跨国公司近年在华不断实施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普遍现象.结合德先诉索尼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对跨国企业滥用知识产权行为束手无策的困境.最后提出应当从反垄断方面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规制,加快我国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0.
鞠瑶 《法制与社会》2012,(11):270-271
知识产权滥用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产生的,如何规制相关权利人的滥用行为,尤其是运用竞争规规则对这种滥用行为进行规制,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研究的问题.欧盟在运用竞争规则处理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问题上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浩成 《政法论丛》2013,(3):98-104
知识产权滥用源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权利人对其知识产权的不恰当行使。总体来说,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从严格、完整意义上来说,甚至还近于空白。为了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应着力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改变《反垄断法》多头执法局面,设立有执行力的执法机构;完善诉讼程序,增强《反垄断法》的可实施性;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指南》。  相似文献   

12.
掠夺性定价是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其本质在于排挤竞争对手,以短期损失换取长期利益。对掠夺性定价的规制在美国主要有《克莱顿法》、《谢尔曼法》和大量的法官造法;而在中国,虽然也有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但仍存在很多缺漏,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的基础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的环境之下,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对权利的滥用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就成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以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对知识产权规制现状的进行分析。以期在我国建立一个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波 《知识产权》2006,16(4):50-56
德先起诉索尼案是我国第一起针对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诉讼。通过对相关市场、支配地位、搭售、垄断性高价、拒绝交易等诸多基本反垄断结构要素的实证分析以及知识产权滥用的探讨,可以认定索尼公司以滥用专利技术为手段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行为,但是,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却难以得到有效的规制。我国应该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快建立反垄断法及其对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着知识产权滥用的现象。我们应该协调好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之间的关系。搭售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之一,它限制购买者的自由选择,排除竞争者,因而受到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16.
WTO框架下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滥用规制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防止滥用知识产权是WTO框架下的TRIPs协议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既要充分利用TRIPs给予成员的立法空间,又要符合TRIPs协议的要求。我们应该就TRIPs协议中已经规定的对限制竞争行为的禁止、专利强制许可、滥用知识产权执法程序等几个方面来建立和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以全面履行TRIPs协议。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王先林 《法学》2004,(3):107-112
在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和重要。但是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神圣化和绝对化 ,而必须有一个合理与适度的界限。同时 ,即使知识产权的获得本身是合理、合法的 ,其实际的行使行为也存在一个正当与否的问题 ,也就是说 ,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也有一个不正当行使 (即滥用 )的问题。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 ,知识产权的行使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就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 ,而在我国似乎还是一个新的问题。随着微软、思科以及DVD专利联盟等在行使知识产权中的一些行为不断受到质疑 ,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在我国也是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18.
贾菁菁 《法制与社会》2011,(30):174-175
在知识经脊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权利人利用意思自治原则,超过权限,滥用权利的现象日益增多。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内在统一,跳出私法框架,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寻求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方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制度来更为全面地限制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从而实现立法宗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文希凯 《知识产权》2012,(10):3-13,2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规与案例的阐述与分析指出,作为连接知识产权与市场的必经通道,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遏制知识产权滥用,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形成限制、排除竞争反垄断行为的关键.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政府应从规范对知识产权许可合同限制性条款的管理入手,提高企业与公众把握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订立和实施中,知识产权合法行使、知识产权滥用与反竞争行为的界限.为此,本文对与专利有关许可合同的部分限制性条款进行了深入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开展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深层次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分析知识产权滥用现象的制度原因、主要形态以及危害等问题入手,进而考察其他国家对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制,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我国限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国际合法性和紧迫性,最后,从完善法律规制体系、引导企业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等角度提出了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