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研究执政规律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深入研究执政规律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是我们党区别于以往的根本特点。认识这个特点,把握这个特点,才能把握今天党的建设的脉搏。共产党出现在世界上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共产党大都经历了革命和执政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无论是党所处的条件,还是党的任务都有所不同。领导革命斗…  相似文献   

2.
周丽萍 《廉政瞭望》2009,(10):20-21
从革命到执政,角色变了宗旨不变 一切变化来源于十六大报告所概括的“两个转变”。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相似文献   

3.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从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变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党所处的环境,从被压迫被围剿的党变成为和平环境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党;党所肩负的任务从领导武装斗争为主的党变成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党.毛泽东带领全党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使中国共产党顺利地实现了从夺取政权到执政的转变.给我们今天加强执政党建设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党的历史方位时指出,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①针对这样的重大变化,研究和比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与执政时期的不同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方位和现实依据,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从历史环境和任务的角度,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  相似文献   

7.
历史表明,科学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对实现党的领导、完成执政目标至关重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增强完成这项任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工人阶级的政党从进行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领导经济建设,是一次重大的角色转变。怎样有效地领导国家?如何科学地执政?这是执政党面临的新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任务,在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条件下形成的以夺取政权为目标、以大规模政治动员为手段、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领导方式已不适用…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论述,阐明了党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所发生的新变化,从而为党的职能和任务根据这种新变化作出调整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中心,两年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国富民的路线。只要党在这个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这条路线就动摇不得。这是因为: 第一,这是一条经过实践检验唯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共产党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后,如何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  相似文献   

10.
唐昌黎 《探索》2003,4(4):8-12
共产党通过革命夺取政权 ,成为执政党以后 ,存在革命惯性 ,在相当长的时期是用革命思维主政 ,以阶级斗争手段处理政治、文化乃至经济领域的问题 ,直到20世纪末 ,还缺少一套执政理论。从夺取政权到执政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艰难的历程 ,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共产党如何执政 ,成为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一大新的历史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围绕这一历史课题进行理论创新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科学概念和命题 ,初步系统的回答了共产党如何执政的问题 ,这一新理论可定位为 :马克思主义执政学说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04,(23):1-1
中国共产党成立83年来,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之所以能实现这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相似文献   

13.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踏上“赶考”之路,开启了我们党由农村向城市,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由夺取政权向建设国家的历史性转变。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思想,对当时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执掌全国政权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从“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思想转变历程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关于“乡村中心”的思想是1930年1月提出的。而在此前后周恩来也提出了“乡村中心”思想,用词还更明确。从1927年底到1930年八九月间,他从提出“农民割据”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方式”,到提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到明确提出“现在中心是在苏维埃区域,不仅党是[有]政权的党,而且有红军、赤卫队,而且是要发展及于全国”。同时他倡议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统一领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到中央局工作,从而完成了他从思想到实践、由“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的思想转变历程。而且他从党中央领导的角度开始党的工作转变,因此更具有全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逐步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不少地方存在的“革命书店”,其开设者并非美国共产党(下称“美共”),而是美国革命共产党(下称“美革共”)及其支持者。“美革共”被称作美国国内目前最大的“毛主义”组织。它是受我国“文革”影响成立的,党刊名为《革命》。该党的指导思想一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主张在美国发动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它将深刻地影响21世纪中国的现实与未来.近期理论界和学界对此问题意见纷呈,现撷取部分主要观点,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闽西苏区政权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进行的一切革命斗争,都是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这个中心任务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中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指出,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开始向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20.
刘宝东 《求是》2013,(13):29-30
国共内战之初,无论国民党有多少缺点,也少有人会想到共产党能取得胜利。共产党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夺取全国政权,在当时甚至在今日都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世上之事皆有缘由,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自有原因。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所以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