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彭蝉 《刑警与科技》2014,(23):34-44
2014年,虽然受到国内大环境影响,以及整个行业进入调整期,中国安防产业增速有所放慢,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14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为4300亿,其中安防产品产值约为1500亿,工程服务为2800亿。增长率为11%。  相似文献   

2.
《刑警与科技》2013,(Z2):26-26
<正>3240亿元2012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2012年对中国安防行业来说,是相对平静而又艰巨的一年,但基本上仍然维持了较高的行业景气度,行业总产值达3240亿元左右。其中产品市场占41%,约1365亿元;工程和服务占59%,约1965亿元。全年实现增加值约380亿元。48%份额2012年摄像机市场占比整个视频监控市场根据本刊调查,2012年监控摄像机市场规模约占整个视频监控产品市场48%的份额,其中增长最快的四类摄像机分别是:高清摄像机市场38.6%,高速球市场20.2%,红外夜视摄像机市场18.4%,宽动态摄像机市场16.8%。  相似文献   

3.
马晓东 《刑警与科技》2013,(Z2):118-119
<正>在2012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期间,作为全球领先的安防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博世安保通讯系统携旗下安防与通讯产品,涵盖了视频监控、门禁系统、防盗报警、智能家居、公共广播、专业音响以及内部通讯系统,精彩亮相。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先生与博世安防系统大中华区副总裁龙沐坤(Mr.Koen Rommel)参观了此次展会,并表达了对未来中国安防市场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马晓东 《刑警与科技》2013,(Z2):128-129
<正>2012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期间,作为国内领先的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携"全线产品、前瞻技术、领先应用"参加了此次盛会。海康威视认为,安防正呈跨界发展之势,由单纯的安全防范向安全+管理转变,安防与业务管理快速融合。为顺应市场的变化,海康威视创造性的提出了iVM(智能可视化管理)新安防理念,并致力于从"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安防产品线"、"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三个维度引领安防行业跨入iVM时代。  相似文献   

5.
2005年的安防行业,可以说精彩不断,亮点纷呈,值得铭记的事情太多太多。本期“盘点2005专题”,仅从技术、产品、营销、工程四个方面,对2005年安防市场作全面回顾和总结,但愿对2006年的安防市场能够有一些裨益和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8,(21):36-51
当很多企业还在为安防市场的冬天是否已经来临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你可曾感觉到安防行业已迎来了风风雨雨的30年历程。目前,而立之年的安防行业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平安城市建设的第一应用。到2008年8月止,中国安防企业数量已达1.8万多家,年生产上万品种安防产品达到近10亿个,包括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在内的年产值近2000亿元。  相似文献   

7.
闫燕 《刑警与科技》2005,(12A):74-76
家居安防在安防行业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在中国来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家居安防的说法就已经很普遍。但是,家居安防提了这么多年,直到今天依旧没有在中国大陆得到很普遍的认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产品不能被民众接受,我国的家居安防产品的缺限何在,如何改进等等,都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2013年以来,民用安防的市场就已经是安防市场的一大热点,很多安防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民用产品和云平台。然而,相比行业内的风生水起,市场的反应远没有我们理想中的那样火爆。有人不禁要问,民用安防在中国是不是就不能推广了?答案是否定的!店铺市场兴起就是充满期待的新商机。现状分析针对安防产品在商铺中的需求,先来看一组调查数据。2013年某机构针对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的1547家门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8.9%门店安装了监控产品,其中大多数用户除了关注视频监控之外,  相似文献   

9.
陈飞凌 《刑警与科技》2013,(Z1):32+34+36-32
<正>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安防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以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压缩处理、流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报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已在安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安防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标准化、智能化、行业化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沉淀,中国安防行业中的一批行业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民用安防成了行业一大热门,众多安防厂家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民用安防产品,甚至有厂家以民用安防产品为跳板,进军网络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15,(Z1):32-49
<正>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千余安防CEO出席,同时揭晓第二届中国安防杰出贡献奖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2014年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在小亚细亚吉拉城大获全胜,欣喜的凯撒给罗马友人报捷时只用了3个拉丁语单词:"Veni!Vidi!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惜字如金,却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最强音!公元2015年,千余中国安防行业CEO齐聚深圳世界之窗凯撒宫,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共同商讨企业命运、行业发展。他们来了,看见了,也将见证2015年中国安防行业的盛大庆典。  相似文献   

12.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7,(12B):90-90
11月1日上午,随着开幕式的胜利召开,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安防产品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序幕。作为中国安防行业最大规模的安防产品展览展示盛会,吸引了国内外优秀企业及安防业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赞赏和见证2007年安防业最新研发技术及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最后两个月,安防产品又一次经历了市场的洗礼,北京安博会.深圳城市公共安全展、纽约安防展等一系列安.防行业的盛会陆续在期间举行,为安防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同时,为中国的安防企业提供了一次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契机;本刊编辑部借北京安防会之机,走访了部分安防企业的决策者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再现他们的心愿,共同探讨中国安防企业的外销之路!特推出“中国安防企业如何“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调查分析专题,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14.
纵向来看,历届奥运会都刺激了安防市场的快速增长,亚特兰大奥运会促使美国安防行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从1995年到1996年创下历史最高。据CCID预测.由于奥运会对安防产品需求的拉动.2008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将达到1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随之而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将对国内安防市场形成持续的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5.
南京南自、南京远拓、常州明景、常州裕华等一批安防行业的重量型企业诞生在这里;监控快球、监控软件、特种监控等一系列安防行业的顶尖产品从这里走向海内外……江苏安防市场蓄势待发,她是如何做好一飞冲天的准备呢?江苏安防市场又是如何聚积成规模的?江苏安防软件又是如何崛起的呢?为了全面了解江苏安防市场,解析江苏安防产业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她成功的秘诀,本刊特派记者亲赴江苏实地采访调查。走访的安防企业和各地公安局技防办都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全面了解江苏安防市场奠定了基础。本期的《挺进江苏安防市场》专题就是对江苏整个安防市场的一个全方位报道,旨在用我们媒体的宣传报道,让所有从事或关心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的读者,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江苏安防市场。  相似文献   

16.
韩金辉 《刑警与科技》2007,(10A):100-102
2007年9月18日,中国安防产业百强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这一天更应该为所有的安防从业者铭记:此次论坛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安防企业百强以及中国安防外资30强的横空出世,而在于中国安防行业出现了第一个由媒体组织的关于营销与管理的高层论坛,全国二百多位企业总经理、营销总监云集论坛是不多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在90年代中期开始涉足IT软件行业,在2005年左右开始关注安防,起初是在别墅民用小区里接触安防产品,也开始了一段个人在安防创业打拼的历程。所以,笔者市场关注中国民用安防市场,也深思它离我们安防人究竟是近还是远?笔者曾了解到这样一个数据,在中国民用安防市场仅占安防市场总产值的6%,而美国作为国际领先的安防市场,民用市场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也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韩金辉 《刑警与科技》2013,(Z2):175-175
<正>2012年北京安防展上,作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恒业国际向参展观众全面展示了当下三大主流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这些产品不仅代表了时下安防市场的主流产品,同时也体现了未来安防发展的朝向,其中有的产品还获得了2012年北京安防展平安城市推荐优秀安防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5,(4B):138-139
2001年,TCL开始进入安防行业,主要以生产监视器为主。是国内最早进入安防行业的信息、家电企业巨头之一。2004年,TCL专门成立了智能楼宇事业部,全线进军安防行业,从而在安防行业掀起新一轮的热潮!TCL打算如何打造安防这艘“船”?TCL的进入又能为安防市场带来什么样的亮点?带着这一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TCL董事长、总裁李东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安防产品的制造大国,但真正由自己研发的安防产品还不多,更多的是在安防市场风云一时的产品过客,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据调查显示:中国安防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8年,远远低于美国企业的8.2年和日本企业的12年,虽然国产安防产品有市场、本土文化、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但创新能力的不足、市场的混乱,导致的仍然是危机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