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情况时指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不是只强调农村某一方面的建设。从五中全会就提出来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有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讲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从具体的工作推进去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也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第一个是经济建设,第…  相似文献   

2.
乌格 《中国减灾》2008,(4):59-60
在《封闭的循环》一书里。巴里·康芒纳首次向人们揭示了自然、人和技术这三者的关系。他从洛杉矶的空气、伊利诺斯的土地、伊利湖的水。讲到现代生产技术对生物圈所造成的压力,最后讲到驱使人类走向毁灭的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7,(2)
第二章历下火种投身革命那是距康生咬定赵健民是“叛徒”、“特务”并将其投入监狱的36年前的一个秋天。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乡村师范的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学生讲演比赛。一个高高的个子,留着偏分头,透着满脸英气的男生,正在慷慨陈词,他演讲的题目是:《乡村教育与民族解放》。他从乡村的贫因状况讲到教育的重要,从教育讲到形势。讲到“九·一八”事变时,话锋急  相似文献   

4.
《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晚年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信,大意是劝导儿子要提倡节俭。反对豪华奢侈。整封信深入浅出,文字活泼,从自己幼小时讲到家庭,讲到社会,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讲历史和讲道理联系实际。充满生活气息,寓说理于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至今读来,仍觉清风扑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以诸多启迪和警醒。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满怀豪情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其中多次讲到中华文明,从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讲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文明蒙尘”,再讲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百年伟业的人类文明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好的纪念     
李忠诚 《黄埔》2006,(6):1-1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讲到孙中山先生,就不能不讲到中华民族;讲到中华民族,我们就会不由得想到毛泽东同志曾经动情地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它的领土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在这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  相似文献   

7.
唐亮 《中国保安》2009,(8):70-70
我原来所在的护卫点分队长姓沙,为人忠厚憨直,行事总爱较真,大家背地里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傻"队长。我到"傻"队长所在的分队时,已是一个有着一年工龄的老保安了,日常的一些细节也慢慢变得随便起来。可是调到"傻"队长这个分队后,他每天仿佛都跟着我上班一样,一看到我拿出小说,他总是笑眯眯地出现在我面前,然后拉个凳子坐下,开始从公司制度讲到客户规定,从工作纪律讲到  相似文献   

8.
会场布置得严肃庄重,黑板正中画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边写着“我爱祖国”四个大字,左边画着天安门,右边画着万里长城。讲演主持人朗诵着一段段内容不同的引诗,一个个发言的同学上台讲演。他们从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名胜古迹,灿烂文化,讲到近代史上的爱国志士仁人、新中国的诞生、保卫祖国的英雄;从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成就,美好未来,讲到北京的新面貌,学校的新变化。每  相似文献   

9.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纵观全书内容不难看出,本课教材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第一课就提到了意志坚强的要求。第二课讲了调节情绪的内容和目标,也与意志有关,因为不论保持积极的情绪、乐观的精神,还是克服不良情绪,都与人们的意志活动相联。第五课讲能否承受挫折,是对人们意志的考验;第六课讲勇于开拓进取,更需要坚强的意志;以后备课讲到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与意志品质相联系。特别是塑造良好的性格,增强自律能力等,都要求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他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所以,无论从初一《思想…  相似文献   

10.
信春鹰 《中国人大》2012,(23):25-26
习近平总书记12月4日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讲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他还讲到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个做家教的女大学生这样描述她眼中的中学生“现在我正给一个初三的小女孩做家教。每个星期六我从早上10点讲到12点午饭后从2点讲到6点或更长──我自己都累得够依.所以我的学生中午睡眼惺优我并不怪她。临走我不得不留给她各科试卷嘱咐她下周一定要做完──结果她每次都没能按我的要求做完。星期天她得去另一个英语老师家补习也会带回一大雄卷子。每天下午3点钟放学回家后开始做作业有时候到晚上10点还没做完。所以也根大没法像我当年那样每天拿出一定的肘间练习自己较弱的科目。她有一张小单人床床上铺得满满的全是各科笔记本和练习班。…  相似文献   

12.
《乡音》2007,(11)
吾辈晚生,是从课堂上、书刊中、影视剧里,从长辈的讲述中,了解并认识我国抗战史的。下面讲到的一个个历史瞬间,虽是那么短暂,但在我们心中铸成了难忘的永恒。  相似文献   

13.
郑佩鑫 《春秋》2009,(6):26-29
上世纪50年代当我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历史系和中文系还不像现在井水不犯河水.谁都不理谁。那时文史系要交叉开课。历史系给中文系开中国通史课,中文系给历史系开中国古典文学选读课。当时给我们开古典文学选读课的有两位老师:黄海章和王季思,黄从先秦讲到魏晋南北朝,王从唐讲到明。黄和王都是著名的老教授.可见中文系对这门课还是很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那天晚上,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 察朱军正好在派出所值班,我们彻夜长谈,聊着家事,他兴致盎然地拿出他们新照的“全家福”让我欣赏。单从照片上看,和和美美的一家,你很难相信这会是一个“组合家庭”。 英雄家事少有人知 先要讲到 1993年。用朱军的话,这一年是他的“多事之秋”,一至三月,由于劳累过度,他患心肌炎(后发展成冠心病)住了医院;五月,继两年前母亲病逝,长期卧床的父亲撒手人寰;九月,他和前妻小王平平静静不动声色地办了离婚手续。 多年夫妻,一朝分手,此间没有感情变故,更没有什么第三者插足,根本的原因,也…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几点思考冯煜一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差距扩大也成为影响最大、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讲到收入分配问题时,明确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一是国民收入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得的比重过低;...  相似文献   

16.
最近和不少的浦东干部在聊天,那些老浦东都特别怀念浦东开发开放初期的许多情景。他们特别讲到,那时干部从全市的四面八方赶到浦东开发办报到,却发现办公条件是出乎意料的差,几个处只有一个办公室,几个人只有一个写字台,一些人只能分到一只抽屉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人事月报》2013,(12):94-94
提出“心力管理”模式的江苏企业家刘鹏凯,在讲到企业问题管理时曾说过一个牛顿寻针的故事:大科学家牛顿在一次实验中故意将一枚针掉在地上,让学生们回答怎样寻找。一名学生说:蹲下身子,仔细寻找;另一名学生说,把所有的灯关掉,然后只开一盏灯,逆着光的方向在地面上观察反光现象,发现针的位置;还有一位学生说,用一块强磁铁在地面上划拉,总会找到:  相似文献   

18.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千年、新世纪涌现众多新事物。自从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第23号文件要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以来,各个城市的社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在神州大地崛起。如何加强社区建设,这是当今全国党政干部关注的一个重要热门话题。党的十六大报告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其中有四处提到社区建设问题。一处是讲到经济建设时说: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另一处是讲到政治建设时说: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讲到文化建设时又说:要“加强和改…  相似文献   

19.
李言 《人大论坛》2006,(7):32-33
面对桌子上放着的“八荣八耻”信条,我看了想.想了看.越看越似曾相识,越看越觉得是那样的眼熟,这不是六十年代初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早就写得有,课堂上老师经常讲到的吗?什么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什么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是幼儿在启蒙时就应该接受的教育,就像要学说话学走路一样是必须的;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育小朋友要爱集体、爱劳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术界泰斗季羡林教授在其著名巨著《糖史》,曾多次讲到,“在糖这一种微不足道的日常用品的背后,却隐藏着一部遍及五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的文化交流的历史。’’①季老是从文化交流史来写《糖史》的,意义十分独特和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