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学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是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帜.精神成人就是要求大学生探寻"如何做人"这个终极命题,它同样要求人要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应该是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共同来营造一种人文精神的氛围,这是培养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育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关注似乎更集中于教育收费和职业选择,大学自身的使命关照更多地集中于在科技创新和对学生的专业培养。这使现实的大学教育忽视了对社会、对人类、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应当重视人文关怀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促使学生能动地形成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生成,离不开人文教育。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中,人文教育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人文教育式微的表现,一是工具主义倾向,二是重视智力训练轻视人格培育。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使之内化为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校园文化主要包含四个层次,依次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其基础和载体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而人文素质教育就顾名思义就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教育。医药卫生行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依托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毕业生素质高低和实际工作能力好坏会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未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精神面貌、理想志愿、人文精神的整体反映,会对每个学生的行为、思想造成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校园文化及人文素质培育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要求,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功能,最后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积极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建构大学生人文精神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关键,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对于展现大国强国风貌、完善高校课程建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前期对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认识不太到位、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一些高校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方式比较僵化、内容较单一、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同时,大学生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国家夯实教育理念、高校多措并举、重构大学生教育评价体系三个层面进行纠治,旨在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精神完善,以期社会文明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促使学生能动地形成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生成,离不开人文教育.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中,人文教育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人文教育式微的表现,一是工具主义倾向,二是重视智力训练轻视人格培育.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使之内化为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学院一贯的教育理念。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而艺术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人和提高人的素质,其实质符合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性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坚实基础。本文运用人文与艺术教育关系的理论,旨在阐述艺术教育的作用及其对高职学院艺术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警察队伍人文素质的状况,本文从警察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入手,对加强公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具体阐释了其理论根据和重要作用:一、要真正重视人文基础课教学;二、专业课教师也应注意阐释教学内容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四、优化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代文学作为当代文化和当代精神的载体,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理想的人格也就成了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代文学教学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建立开放、多元的课堂教学体系,将人文精神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灵之中。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学习功利化倾向的成因分析及矫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大学生出现了许多学习功利化倾向,如: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习时间的分配及学习动机呈功利化倾向等。大学生学习功利化倾向形成的客观原因在于家庭、学校、社会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主观原因在于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所引起的矛盾及当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低下。大学生的学习功利化倾向可采取以下矫治策略:第一,树立全面的知识教育价值观;第二,树立科学人文相融合的大学理念;第三,加强素质教育;第四,加强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