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更快 更严 更实 更高──中国公安改革备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公安机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公安工作和队伍管理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总结二十年来公安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教训,本刊特约公安部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鲍造献博士,就公安机关解放思想、快速反应机制建设、打防战略调整、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和公安队伍管理制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回顾和研究,以此来纪念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1978~1998年,是共和国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二十年。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一个致力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  相似文献   

2.
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和踏踏实实搞建设、谋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上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经济发展上中国在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的水平,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一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标志就是结构的优化,即经济体制的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五个统筹”。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回顾广东二十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通过对外开放,创造一个富有活力、开放的经济体制,能够广泛而迅速地吸纳外国资金、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保证我们顺利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从而积极参加国际生产分工,促进了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广东经济迈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对外开放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维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经济和全国一样,经济的发展基本是处于一个闭关自守、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看经济改革二十年宋廷明从1978年开始,中国在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的倡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如今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时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只能算是短暂的一瞬。但二十年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使整个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创造》1995,(2)
经济理论十五年完成三大突破自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一为分权改革阶段;其二为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其三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与这三个改革阶段相对应,中国的经济理论完成了三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妥善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定不移地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  相似文献   

7.
试述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黄守成,宋文旭邓小平在创立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出了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崭新的经济发展观。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植根于二十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它以其高屋建瓴的思维基点,丰富深...  相似文献   

8.
在山西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经济增长一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水平,初步建设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机电、建材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形成了主导产业突出、门类齐...  相似文献   

9.
综观建国五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十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之所以能够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此时期我们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乃至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一、我国由实行计划经济转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30年代,曾经在帝国主义包围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发挥过积极作用。因为它在工业化初期能够集中社会资源,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正是由于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才使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经济体制转换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建...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00,(12):1-1
要全面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顺利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必须深化改革。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明显发挥,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无论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是宏观调控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都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直接关系着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经济发展了,小康社会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人…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回顾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伟大事件,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沿着三中全会所开创的历史性道路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刊特开辟“改革开放廿年”专栏,分别就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人事管理法制化的巨大成就加以回顾总结,分三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为加快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四川处于西部地区腹心地带,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具有资源、市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改革开放20年来,四川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团结攀登,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  相似文献   

15.
大连开发区15年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才能保持高速度;只有坚持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同步前进的发展方向,开发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才有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连开发区以自己15年的辉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成功典范,展示了东北地区开放“龙头”和示范区的崭新形象。一、深化思想认识,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地位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似乎是展示改革开放、追求经济技术发展高速度的单纯经济区域概念。对这种片面理解,我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里程碑的会议。这次会议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回顾海南农垦2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20年;是深化改革,搞活经济的20年;是打开山门、扩大开放的20年;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20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我们以塑造农垦之魂为主旋律,以培养一支“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为垦区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最大的变化在农村,最大的成效在农村。被社会学家称之为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之后农村改革发展第三块里程碑的小城镇建设发展成效世人瞩目。改革开放二十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弹指一瞬间。二十年拼搏,二十年发展,全省小城镇如颗颗饱满的璀璨明珠屹立...  相似文献   

18.
一、直面现实,正视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包头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10和12倍,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受到各地客人的交口称赞。可以说,改革开放20年是包头经济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也是人民所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如果横向比较的话,包头经济发展却很不尽如人意。一是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使得我们在国内城市排序中下降趋势明显,一些原本和我们差不多,甚至落后于…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02,(6):122-12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二0一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3,(11):152-152
纵观我国改革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改革决策,都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三中全会上的改革决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拔乱反正。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