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朵野花     
陈梦家 《党课》2014,(14):1-1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藐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相似文献   

2.
盛义良  曹建冬 《湘潮》2010,(3):48-50
有人说他傻,他竟然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贷款为村里建烤烟房;有人说他痴,他竟用自己辛辛苦苦的积蓄资助村里的困难户;有人说他呆,他竟然不顾自己的行动不便天天穿梭于村民间一心为村里的建设而奔波。他就是今年47岁的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徐三山。  相似文献   

3.
他从小喜欢舞蹈。16岁那年,只身一人来到巴黎,他满怀信心地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并让全世界的人为他鼓掌喝彩。然而因为家境贫寒,两手空空,他不得不先找份工作。在找工作的日子里,由于没有任何特长,几乎跑遍了全巴黎,也没找到让他挣钱的机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他苦闷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张鸣 《廉政瞭望》2014,(3):54-54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堪称一个老字,一口气活到86岁。要不是侯景把他活活饿死,熬过90岁应不成问题,在皇帝群里,可以当老大的。所以,北边的人,尊敬点的叫他老翁,不客气的,就叫他老儿。由于活得长,梁朝基本都是他当政,他死后,虽然还有几个皇帝,但都是一闪即逝。用他的话来说,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何恨焉?自己给自己挣了家业,自己再把它败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坦言“走麦城”□胡哲峰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他一生直接指挥过数以百计的战役战斗,取得了伟大胜利。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百战百胜的常胜统帅。他说自己能打仗,但他一点也不隐讳自己也曾打过败仗,并且多次坦言自己“走麦城”。早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便在所...  相似文献   

6.
他——从马家军到解放军,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身边的人:要一辈子跟着共产党走。他时时牢记着入党时掷地有声的誓言。他说,那是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他,就是青海第一位撒拉族共产党员马兴旺。  相似文献   

7.
兼听则明     
赵清秀 《共产党人》2004,(23):52-52
党的基层干部的代表、民政助理周国知,二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千方百计让100多户住茅草房的群众,搬进了砖瓦屋的新居,自己的房子却四处透风。他为住房困难的家庭拍了一千多张照片。却没有为自己和家人留一张合影。他一次次向困难户慷慨资助,自己家庭却负债累累。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在京举行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和邓颖超同志一生中的全部工资积蓄都交了党费。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相似文献   

9.
某人自恃很有文采,所以在待人接物上。常常喜欢显示一下自己的文采。 某天,他的一个朋友突然去世,他在殡仪馆订制了一个花圈。在花圈的飘带上,他亲手写上了:“安息吧,再见。”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名朴实的农民,他是一位普通的党员,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他就是朝天区转斗乡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文帮杰。2009年,他荣获“四川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称号;2010年,他参扣乡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皂乡镇公务员2010牟12月,在支部换届选举中,文帮杰再次全票当选为黎明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1.
艾迪 《党课》2011,(5):106-108
一次,作家欧·亨利坐在客厅吃饭,他认为背对着自己的窗子没有关,因此自己一定会感冒的。果然饭后不久,他就出现了感冒症状.但实际上客厅的窗子是关着的,  相似文献   

12.
边言 《廉政瞭望》2010,(1):35-35
在凶恶的罪犯面前是英雄,在糖弹,银弹面前是狗熊,秦红根有了这样的变异人生。“秦一枪”自己向自己开了一“枪”。为此,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十年的牢狱生活,让他在自己曾经守卫的地方彻底变换了角色。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在他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把“异化”作为哲学概念来使用.即把“异化”理解为对立面的转化。他认为,精神的辩证运动过程.就是“自己变成他物.变成它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也就是客观精神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鸣 《廉政瞭望》2010,(11):34-35
2010年3月30日,吴晓辉站在法庭上,但这一次他不是以辩护律师的身份,而是接受法庭对他的审判。他说,有人要搞倒他。可事实上,搞倒他的正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15.
肖秀芝 《党课》2012,(4):83-85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而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  相似文献   

16.
张世普 《廉政瞭望》2009,(12):63-63
在绝望的谷底,台湾黑帮老大吕代豪没有祈祷上帝帮助自己。 1973年,吕代豪再次被警方抓获,到台北监狱服刑。他几乎彻底沉沦,在后来出版的自传《收刀入鞘》中他回忆说:当时他自己就认为他这个人,再关10年、20年,也是关不好的,可以说是无药可救了。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1,(4):42-42
1935年,周恩来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政委,他一直很牵挂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廖承志。自从廖仲恺被国民党右翼分子暗杀后,周恩来一直关心照顾着他的家人。这次廖承志也跟随红军长征,周恩来原想让他跟在身边的,可是廖承志自己愿意和朱德他们去红四方面军,说是锻炼锻炼自己。  相似文献   

18.
金友 《学习月刊》2011,(23):4-4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他家上溯几代都是握锄把儿的农民,他没有令人羡慕的文凭,他未拜于名师大家的门下,他全凭着自己的毅力与奋斗,饱蘸笔墨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人生。他,就是河南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漯河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清江。潘清江1956年出生在漯河郾城,孩提时代就喜欢写字,用树枝、砖头蛋儿、粉笔头儿写写画画。“文革”期间他抄大字报,“那时与其说是抄大字报,倒不如说是在练字”。  相似文献   

20.
万象百态     
《党的建设》2013,(7):52-52
余英文,礼县永坪乡杏坪村草庙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1995年7月,他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由于家庭贫困,家里无法继续供他复读,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务农成为他当时的选择。看着和自己弟弟一样大小的孩子没地方去上学,每天只能在山上玩耍,这位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青年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自己办一所学校,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