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忽视主体的能动性,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思想固然存在过,今天也不能说没有;但是,更多的并且反复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还是那种夸大主体能动性、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思想。民主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是这样,社会主义时期在经济建设上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同样是这样。江泽民同志在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有失误。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往往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大起大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  相似文献   

2.
经济周期可以强制性地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调整经济结构。一味地依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可能陷入凯恩斯主义依赖症的误区。当前,应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主张,以促进经济发展沿着健康的轨道有序运行。要用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代替频繁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频繁,会诱导短期行为,甚至会造成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因此,最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建立起一个能够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合理机制。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经济周期可以强制性地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调整经济结构。一味地依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可能陷入凯恩斯主义依赖症的误区。当前,应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主张,以促进经济发展沿着健康的轨道有序运行。要用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代替频繁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频繁,会诱导短期行为,甚至会造成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因此,最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建立起一个能够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合理机制。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一 当前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总态势 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是一种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着的过程。因此,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矛盾、不平衡现象也就不可避免。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中的波动和经济改革中的阵痛,都要有一条警戒线和幅度,即不能制造大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不能造成大批半拉子工程,经济发展不能大起大落,经济改革不能停滞不前。现在需要分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10,(8):13-13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意义重大,但不能过高估计ECFA对台湾经济的效果,需要做出实事求是与科学的评价。岛内二元对立政治结构与两岸政治互信不足等因素影响,将严重制约ECFA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实践》2009,(1):19-23
2008年中国经济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但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由于我国经济总量规模已经较为庞大。一旦经济增长出现失速,重新启动将会十分艰巨,因此积极落实“一保一控”方针尤为重要。当前,为做到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的合理平衡,要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既要保持宏观调控的灵海性,及时解决短期问题,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又要着眼于长期问题。通过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颜剑 《小康》2004,(9):54-58
中国找不到第二个像北海这样 大起大落的城市。 北海人是对经济环境感受最为 深刻的一群人。大环境使他们一夜 之间腰缠万贯,也使他们一夜之间 穷困潦倒。 十年之久的经济发展颓势,北 海不认为是自己的错,他们看来,只 是没有运气而已。 2002年以来,北海的经济开始 复苏。作为地方经济晴雨表的房地 产市场重新活跃起来,广告遍布大  相似文献   

8.
<正> 什么是经济预警系统?简单地说就是为预防经济运行过程中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危机建立的报警和实施系统。它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可以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使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制改革以来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改革本身造成的,而是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急于求成。导致投资膨胀、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所引起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大起大落”和“走极端”似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老毛病。在今天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演进的过程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误入新的陷阱,我们认为把握和选择好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作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 急于求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它不仅反映在经济生活领域,而且反映在政治生活及其它领域内。如:在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上的急于求成;在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在改革问题上的急于求成;在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的急于求成;在纠正过急过快问题上的急于求成。这种种急于求成,大致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盲动;2.赶超意识驱使下的赶超行为;3.决策不慎的轻率举动;4.不健全的体制下的随心所欲等等。而问题之根本是违背了马克思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克服和防止急于求成问题,首先必须  相似文献   

12.
按部就班就快,急于求成就慢──学习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一点体会李震中陈云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领导中国经济建设事业中,坚持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观点和主张,作出了卓越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最大的风险在于缺乏衍生品的金融机构过于依赖信贷业务,如果遇到经济的大起大落,金融安全可能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4.
《半月谈》2004,(14):1-1
这次中央实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及时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绝不是人为地放慢增长步伐,只有防止大起大落,才能真正抓住和用好20年战略机遇期.否则就会走弯路甚至丧失机遇。因此,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来说,加强宏观调控是积极的,大家务必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 问题之一,“加快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同坚持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是否相抵触? 坚持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是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其含义是国民经济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重大比例关系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当前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则是指在客观条件具备、时机有利的形势下,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实现的经济高速度发展,也可称之为“跳跃式发展”或  相似文献   

16.
何鸿 《新东方》2012,(2):51-53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机遇:综合国力的增强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未来十年仍是中国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房地产调控既能释放国内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拉动内需,也能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挑战:体制机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直接影响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可能给中国带来转型压力;伊朗核危机可能造成石油供应短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2004,(1):10-13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两天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做了重要批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这次会议是发展和改革委组建以来召开的第一次系统工作会议。温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应切实加强资本管制,建立金融体系的防火墙,同时,要防范资产价格泡沫迅速推升和挤破的风险,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9.
希腊债务危机“警醒”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应切实加强资本管制,建立金融体系的防火墙,同时,要防范资产价格泡沫迅速推升和挤破的风险,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经济实现第4年两位数增长、“好”中求“快”成为经济发展新指向之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最近指出,2007年经济工作中必须把握好这四点:稳定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结构、推进各项改革、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出现大的起伏,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7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真正把中央确定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调控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起大落。2007年经济工作将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搞好煤电油运供需衔接,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