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若干阶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陈独秀、李大钊“相约建党”的全过程,认为可以分为酝酿、发动和创建三个时期。陈独秀和李大钊由相识到相约建党,经历了革命斗争的实践锻炼和考验,从而产生相约建党的共识,这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酝酿时期。在发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按照共同约定,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发动进步力量,团结先进分子,聚集革命力量,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创建时期是指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努力下,党的全国统一组织得以建立,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最后实现。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他和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世所称誉。关于陈独秀建党的史实,无数著作都有所论述,但陈独秀创建党的整个过程以及他的政治思想轨迹,却鲜为人知。陈独秀曾经先尝试筹建社会主义者同盟,作为酝酿政党的先声,然后组织社会共产党,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不久,又很快地将社会共产党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可称之为陈独秀建党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博览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一个重要过程。陈独秀、李大钊最初相识的时候,思想并不一致,他们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心灵逐渐沟通,实现了由相识到思想上的相知、以至于相同,最后达到了相约建党的共识。陈独秀、李大钊经过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的战斗经历,结成了伟大的革命友谊,他们共同感到有必要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约定分别在南北方,发动进步力量,聚集先进分子,最终达到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发动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20年2月李…  相似文献   

4.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南陈北李"之并称,彰显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当时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纲领、组织筹备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7,(4):39-39
1920年1月,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天津交换建党意见。相约分别在南方和北方筹建中国共产党,后称“南陈北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共党史"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说,提出质疑,认为此说的根据是回忆不可靠.文章认为不能完全否认回忆,但在李大钊护送陈独秀赴天津途中,究竟有没有相约建党一事,这是问题的焦点.文章依据对回忆的剖析,提出当时李大钊与陈独秀并非明确商讨建立"共产党"的问题,而是酝酿建立新的革命组织--社会主义者同盟的问题,并对当年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合作始末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党史著作基本上都无一例外地说:经共产国际同意,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处派代表魏金斯基一行人1920年4月到中国来,会见李大钊与陈独秀,是推动与帮助南陈北李建党的第一人。然而,彭述之却在二十多年前独持异见,根据他的所闻所见,认为推  相似文献   

8.
1920年底或1921年初,李大钊在北京护送陈独秀脱险,在赴天津的途中,二人策划组建中国共产党之事,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党的初创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当事人以及史学工作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何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陈独秀与李大钊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两位人物,他们一南(上海)一北(北京),在党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就是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的,陈独秀还草拟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上海遂成为当时全国筹备建党的活动中心,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实际上起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组的作用.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相似文献   

10.
再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一个历史过程。 1 92 0年 2月“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是酝酿建党的启端 ,1 92 0年夏天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建立是组织上筹建党的开始 ,并非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1 92 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才宣告了党的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中共各地的早期组织,则是由陈独秀、李大钊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发起并先后建立的,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在党史著述和报刊宣传中,多数人认为在上海成立的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就叫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正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出席党的一大的共有15人,其中的13人是全国58位党员的代表,另两人是共产国际的代表。鲜为人知的是有7个人,虽然没参加党的一大,却与党的一大有关。值此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特把这7个人分别简要讲述如下,供读者备忘。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南陈北李"因何没参加党的一大所谓"南陈北李",是指陈独秀和李大钊。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常常有两人并称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维新运动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时期的孙黄(孙中山、黄兴),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等.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享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美誉。他们对中国是否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不约而同地作出了肯定地回答,对政党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等方面也有独到见解。他们的建党思想不仅对党的成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党的建设也不乏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提起建党史,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享有“南陈北李”之称的陈独秀、李大钊等党的重要创始人,而对诸如李书城、谭平山、李季、张伯简等人在建党中的作用和贡献了解甚少。事实上,他们为党的创建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贡献不应被遗忘。  相似文献   

16.
谭译 《党史纵横》2001,(3):8-11
在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史上,陈独秀是第一位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争议人物.在"五四运动"和建党初期,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思想界的明星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那时候"南陈北李"的业绩和人格曾令多少有志青年所仰慕啊!然而,曾几何时,由于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几乎完全断送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没争议的,那就是陈独秀仍然不失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有生之年对辽宁的关注便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各地的早期组织,则是由陈独秀、李大钊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发起并先后建立的,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在党史著述和报刊宣传中,多数人认为在上海成立的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就叫共产党.其实,刚成立时的中国共产党叫作社会党,随后才改称共产党的.当时,欧洲社会主义政党的名称多为社会党或工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离不开一批创始人的策划和运作。中共"一大"的精神领袖是"南陈北李",实际操作是一张(张国焘)二李(李达、李汉俊)。陈独秀、李大钊无疑是中共的主要创始人,但地位仅次于"南陈北李"的张国焘功不可没。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过去之所以对此刻意回避,主要是张后来犯了  相似文献   

19.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一段佳话。如今,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不难发现,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立其基"和"导其先河"者,而《新青年》的创办者、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发起和组织者。90多年前,在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以后,是李大钊与陈独秀相互呼应,珠联璧合,共同发轫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导致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是历史上的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当时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又兼任大学预科校长,因为正在争取一笔巨款修建校舍,如果他离开广州,这笔款子就会落空,所以未能出席“一大”。而李大钊当年担任北京八校的教职员联谊会议的主席,正在领导索薪斗争和暑期会务,也不能离开北京。 陈独秀、李大钊虽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并不影响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的历史地位。有一个“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说法,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