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文化产业正在全世界如朝阳一般发展起来 ,世界各国正在日益注意到在新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 ,发达国家己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来发展的事实。与此同时 ,世界各国也注意到发达国家正凭借其发达的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向其他国家的输出和扩散 ,进而侵占和瓜分着世界文化市场。有鉴于此 ,党中央从保护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和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的大局出发 ,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发展本地经济 ,各省市自治区都制定规划 ,探索结合本地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那么 ,作为西部重要大…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世界各国在制定其新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时,都将文化产业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研究和思考,并认真谋划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使文化产业成为了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苏娟 《理论研究》2012,(3):15-18
近年来,在国家强劲有力的政策引领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文化产业已经真正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有了质的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但从全局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文化产品国际认知度有待提升、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立法保护亟待建设完善等问题。未来几年.还需不断加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加快文化产业立法保护,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国内文化消费,使中国在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中.立于有利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际经验谋划湖南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笑 《新湘评论》2009,(2):27-28
文化产业正逐步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占GDP的四分之一,仅视听文化产品年出口额就高达600亿美元.取代了航空航天工业而位居第一:日本文化产业已经超过汽车、电子产业居第一大产业;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英镑以上,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发展措施:法国出版业执世界之牛耳,出版社总体实力和总营业额都居世界首位:韩国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其核心在于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加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此,要树立品牌意识,致力创作精品力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加强人才战略,着力打造一支文化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霸权,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利益.中国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并积极反对美国文化产业中所蕴含的文化霸权,提升中国的文化力量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7.
微笑曲线理论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承华 《新视野》2012,(6):41-44
发展文化产业是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世界各国政府普遍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也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微笑曲线理论分析和借鉴美国与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我们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通过强化"品牌效应"、打造完善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走出去"等措施,激发文化产业内在的高附加值特性,稳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8.
张晓莲 《新湘评论》2004,(11):55-5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产业因为本身具有的科技含量高、耗能少、生产工艺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等特征.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这种文化经济成为时代发展潮流的背景下.县域文化产业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伯俊 《新湘评论》2009,(12):17-18
近年来,我们站在富民强省的高度,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用国际化的视野、世界眼光谋划文化发展,像抓旅游一样抓文化建设,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张家界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2008年,全市文化经营单位达到1800多家,从业人员23000多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张家界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胡伯俊 《学习导报》2009,(12):17-18
近年来,我们站在富民强省的高度,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用国际化的视野、世界眼光谋划文化发展,像抓旅游一样抓文化建设,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张家界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2008年,全市文化经营单位达到1800多家,从业人员23000多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张家界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度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全球性发展,文化全球化趋势已然出现。入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同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也将面临国际文化市场的冲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繁荣和文化进步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常卫 《探索》2006,(6):151-154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各国文化产生影响,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外部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意义上,而且对国家文化安全也会有重要影响。因此,文化产业应视为一种战略性产业。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将有助于本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这应该成为中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叶灵 《前线》2011,(10):42-42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如今已进入“爬坡”阶段,解决好桎梏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将会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丁玉莲  周英杰 《实践》2013,(9):46-4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世界各国纷纷将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走上科学探索与创意发展的轨道,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龙头文化产业集团之一,东联控股集团是以建筑房地产起家,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率先选择文化产业之路作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并成功实现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的综合性文化企业。十年坚持、十年积淀,形成高地效应,铸就了东联集团这艘内蒙古自治区"多元化文化旅游产业航母"气势恢弘的盛大气象。  相似文献   

15.
陈英子 《新长征》2011,(12):16-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支柱产业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政府层面,如何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适合本区域实际特色的政策法规.优化政策环境,冲破现有的瓶颈与障碍,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长春市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体制下顺、人才短缺、经费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下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长春市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完善体制、培养人才、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措施.推动长春市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当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吃饭(解决温饱)、吃药(追求健康)到吃文化(追求精神消费)的转变后,文化产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一说起宁夏的文化产业,很多人都认为: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很困难.当我们听到外国的一部大片能挣上亿美元,外省的报刊年纯收入有几千万元时,羡慕之余,便更觉得在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太难了,似乎发展文化产业是发达省区的事。那么,在一个人口560万、地域狭小、经济文化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究竟能不能发展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做了探讨,希望我们能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蕴藏在我们身旁的文化资源,重新发现被尘封已久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霸权是和谐世界文化建构的最大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为争取和谐世界文化展开了抗御美国文化霸权的不懈斗争,为中国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的启迪主要有:中国在创建"双和模式"的过程中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生一种新文化来抗御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要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树立温和的中国形象,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在创新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外国学者把文化传播中由于异质文化相遇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称之为文化震撼或曰文化激荡。今天,“激荡”已经深入到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更深的层次。全球化的浪潮,不仅冲击着世界的经济和政治,而且改变着世界的文化。各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经济文化处于弱势的国家极易受到伤害。我们的对策是:坚持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要:是推进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需要;是争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竞争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是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扩大地方知名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全省宣传文化战线的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我省县域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