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台湾"九合一"选举定于2014年11月29日举行。一般认为,依据目前岛内政治格局与国民党执政现状观察,这次选举总体上将呈现"蓝守绿攻"、"蓝消绿长"的态势:国民党维持既有执政县市面临困难,执政席次减少似成定局。选后,预测"北蓝"将越来越淡,"南绿"将越来越深,台湾蓝绿政治版图如出现重大变化,对未来台湾政治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七合一"选举,中台湾是争夺的关键地区,变数最大,蓝绿重兵集结,尤其是台中市上演"强龙之争",很可能成为改变台湾政治版图的关键一役。2014年11月29日,台湾将举行一次重要选举,即多项地方选举合并后的"七合一"选举,其中最重要的是6个直辖市与16个县市长选举。依岛内政治格局发展态势与国民党执政现状观察,这次选举总体上呈现"蓝守绿攻"、"蓝消绿长"与"国败民胜"的态势。不论国民党能否维持既有执政县市,其得票率与得票数预计会继续下降。选后,"北蓝"  相似文献   

3.
经济问题成为马英九上台执政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考验马英九未来连任的最大挑战。为了协助台湾经济度过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大陆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在岛内掀起了大陆经济冲击波。  相似文献   

4.
近几个月来,县市升格是台湾岛内最热门的话题。此次县市升格是台湾60年来最大规模的行政区域重划,对台湾民众、台湾政局、台湾社会发展部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必须辨证观察。  相似文献   

5.
宁馨 《统一论坛》2014,(6):35-37
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在地方性选举中吞下前所未有的败绩,民进党执政县市大幅增长,执政版图从原来的南部大举突破,纵贯全台。此次选举被外界视为2016年大选和立法机构选举的前哨战,其结果将对岛内政局产生重大复杂的影响。选举结果出人意料此次是台湾首次举行囊括所有地方基层公职人员的选举,其中县市长选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至2020年台湾经济发展趋势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相关因素,既有内部需求,又有外部需求。在台湾经济内部需求乏力的形势下,外部需求越来越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未来台湾经济发展趋势将从中度增长转入低度增长,预计至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4000亿美元的规模。台湾与祖国大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将是支撑岛内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7.
曹骏 《统一论坛》2008,(2):11-14
5月20日,将是陈水扁8年任期的终结之日。8年来,陈水扁曾提出了许多发展台湾经济、提高执政品质的漂亮口号,8年过去了,台湾岛内经济不景,政局动荡,族群撕裂,政治恶斗,民怨沸腾,则是对陈水扁政绩的绝妙讽刺。  相似文献   

8.
台湾"立委"选举是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民进党误判形势高额提名、台湾民众对政治失望投票率低、激进"台独"路线不得人心,选举结果仍维持朝小野大格局,即民进党执政国亲两党制衡.这一结果打击了激进"台独"势力,让中国大陆、美国和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松了口气,解除了两岸立即摊牌的近忧,有利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稳定.但岛内与两岸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未来发展仍存在着变数.  相似文献   

9.
钟台升 《台声》2005,(12):30-31
将于12月初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是继去年底“立委”选举以后又一次重要选举,它将反映一年来岛内蓝绿阵营政治版图的变化,对未来岛内政治生态的走向都将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因此备受关注—蓝绿对决各就各位即将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也称“三合一”选举,是指将原来分别进行的县市长选举、县市议员选举和乡里长选举合并为一次举行。选举登记已经正式截止。根据台湾“中选会”统计,岛内23个县市中共有77人登记参选县市长,其中,国民党在20个县市中有提名,民进党在19个县市中推出候选人,亲民党提名4人,新党1人,“台联党”2人,无党籍及未经政…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本文从传统贸易与价值链出发,阐述台湾与RCEP成员经贸关系和价值链联系,分析RCEP签署对台湾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利用GTAP模型模拟RCEP关税削减对台湾岛内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结果显示:RCEP建立将导致台湾对外贸易与投资的转移,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对岛内各产业产出、经济增长、消费者福利带来负面冲击。同时,台湾通过后向联系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将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4,(10):59-59
这些年台湾经济增长迟滞,岛内蓝绿对立始终无法舒缓,"闷经济"加上"闷政治",对台岛发展构成了双重阻碍。但综观最近地沟油事件,不难发现岛内企业和行政体系中"认真"精神的失落,其实也是严重羁绊台湾社会前进的一大症结。  相似文献   

12.
吴为 《统一论坛》2020,(1):21-23
2019年是台湾地区选战年,台湾政局主要围绕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但通过大肆操弄"反中拒统"、香港事件,转移执政不彰焦点,谋取选举私利。国民党面对东山再起的有利客观形势,未能及时做好内部整合,一度陷入被动。岛内"台独"分裂活动猖獗,美国加大介入台湾问题,增大台湾政局复杂性。台湾社会虽然受到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敌意对抗的影响,但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改善经济民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薛毅 《学习与实践》2007,(11):97-101
台湾民进党在执政前竭力鼓吹"台独",执政后逐步开始付诸实施。7年多来,民进党一直在利用执政条件和施政舞台,推进"法理台独",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举行"入联公投"。为了推动台湾"入联公投",民进党当局可以说已经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在岛内和国际领域摆开了与祖国大陆进行全面对抗的姿态。台湾有史以来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所以它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联合国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完整的主权,既不能分割,也不能共享;只有一个合法的政府能够代表一国的主权。对当前民进党当局大肆推动的"入联公投",祖国大陆必将予以坚决遏制与粉碎,以坚定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特别是美欧经济稳步复苏的带动下,台湾经济出现近几年罕见的向好态势。上半年台湾当局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及核电政策等等,都因朝野恶斗而裹足不前。在此背景下,难以期待台湾经济增长动力有本质提升。今年全年台湾经济增长虽有望"保3",但岛内民众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房价高涨的不满,青年世代对就业难、薪资低的不满,依  相似文献   

15.
在民进党全面执政之初,台湾"公投法"的修改即被提上日程。"公投法"的修改受到了外界质疑,因为"公投法"的修改很大程度上会对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然而实际上,台湾很早就发起了地方性"公投",在此有必要理清地方性"公投"的发展历程、发起原因以及影响。地方性"公投"发展历程及类型台湾有关"公民投票"的主  相似文献   

16.
蔡玲 《台声》2019,(10)
<正>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施政荒腔走板,两岸关系恶化,岛内经济沉沦;相反,大陆惠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台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民进党"执政"不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一味地玩政治,骗选票,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在下一场选举中用选票对他们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1986年9月28日,酝酿20多年的"党外势力"在仓促间成立了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几经"政党转型",在世纪之交夺得岛内执政权,开始了其执政之路。但是,由于民进党的"台独"原罪,加之因操弄省籍、族群矛盾引发岛内民众反感,更重要的是涉入了贪腐的污水之中,在执政八年之后便黯然下台。总结回顾民进党20余年的兴衰史,我们可以粗略将其归结为"四成四败"。  相似文献   

18.
柳英 《台声》2008,(10)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受国际经济大环境低迷影响,岛内经济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恶化,股市暴跌.GDP 增长无望.物价水平持续飙涨,引发岛内民众普遍不满,台当局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宁馨 《统一论坛》2016,(4):48-50
民进党自5月20日在台湾执政以来,各种挑战与困难接踵而至,已经让新当局吃尽苦头,在短短时间内支持度快速下滑。据岛内媒体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民进党主导的行政团队不满意度接近四成,满意度仅剩45%左右,不满意比例接近满意比例,几要形成"死亡交叉",再对比行政团队最初任命时高达6成以上的满意度,凸显民意失望程度。民进党一贯所谓"绿色执政、品质保证"口号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两岸关系虽经历种种波折考验,但在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保持了持续向前、稳步推进的发展势头。展望2015年,台湾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将围绕2016年"总统"和"立委"选举激烈角逐,岛内政局将更趋复杂动荡,两岸关系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但总体看来,影响两岸关系的积极因素明显超过消极因素,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贯彻"两岸一家亲"理念,继续攻坚克难,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