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三角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是指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的珠江下游 ,全区总面积为54559平方千米 ,该地区由于面临南海 ,毗邻港澳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充分抓住发展机遇 ,使该地区经济每年以平均20 .8%的速度增长 ,为全国平均增速的2倍多 ,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引起世界瞩目。目前 ,珠江三角洲不仅成为广东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而且是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珠三角的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手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玉龙 《前进》2003,(4):35-36
久前,我们按照中央党校的安排前往地处闽西和粤北的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开展社会考察。考察期间,我们下农村,到工厂,看录相,搞座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南方和北方作对比,围绕如何加快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珠江三角洲被称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新罗、武江两区就在这一区域的边缘,发展步伐虽不及顺德、南海诸发达县市,但毕竟处在快速经济带上,也紧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节拍。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45.7万人,总面积2677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同舟共进》2011,(7):1
中共龙门县委龙门县人民政府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境内山多地少,生态优良,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珠三角"双提升"、广东省"双转移"战略机遇,提出依托生态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施特色经济战略,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总体目标,坚持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28)
正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守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以创新智造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水韵特色擦亮生态品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民生事业发展和政府建设,全力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确保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三水,谓之淼城,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的五个行政辖区之一。这里因水而得名,西  相似文献   

5.
减轻海洋灾害确保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海洋灾害确保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王喜年,张兴铭(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近年来频繁而严重的海洋自然灾害成了珠江三角洲的一大忧患。研究并切实做好防灾工作是一项确保该地区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一、高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同舟共进》2011,(7):F0002-F0002
中共龙门县委 龙门县人民政府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境内山多地少,生态优良,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黄瑞剑 《广东民政》2009,(12):38-38,41
根据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的目标任务,珠江三角洲地区到2012年要逐步建成全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这就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以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推进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完善以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约定,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机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9.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原名香山县。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就诞生在这里的翠亨村。1925年4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广东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10.
台商在广州     
舒萍  邓红华 《台声》2004,(12):20-21
珠江三角洲是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端的广州,就是这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吸收了富于商业智慧和超前眼光的台商,他们在这里播下希望,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打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存在着两大“三角经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三角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其走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们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力也随着各自约束条件的变化而变迁着。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基础比长江三角洲要弱。1978年,从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投资额看,长江三角洲分别为837元、1534元、82元,珠江三角洲分别为570元、703元、63元。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以特区经济为起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逐步超过长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12.
叶剑英与珠江三角洲──兼谈建设珠三角经济区中的几个辩证关系张江明建国初期,叶剑英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时,就重视珠江三角洲,提出要把珠江三角洲作为广东中心地区来经营的战略方针。在今天,认真研究学习叶剑英提出的战略方针及其...  相似文献   

13.
乡镇企业转制后妇女工作怎么样广东省妇联组织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顺德市改革先行,80年代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成为顺德经济的“半壁河山”。1993年,顺德市被广东省定为综合改革试点,一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改革攻坚战,在顺德的企业又率先“开战”。企业转...  相似文献   

14.
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及其调控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年代以来,由港澳珠江三角洲组成的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1990年代率先开展了以协调与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并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总结珠江三角洲、大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空间概念形成及发展制约的基础上,分析了大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空间结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大珠江三角洲的有利因素进行区域空间结构调控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11,(6):72-73
1979年4月,广东省主要领导习仲勋、杨尚昆向中央汇报工作时,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邓小平认真听取了汇报,其实他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改革需要一个突破口,一块试验场,在这里放手搞,万一失败了也不要紧。  相似文献   

16.
从地图看广东,粤东粤西,形似一 只大鹏展翅翩飞的两翼。 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粤东粤西,是处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三个经济阶梯的中间带,正在加速开放发展,以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经济链带动,步步跟进,缩短距离。 粤东区域,涵盖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粤西地区,则包括湛江、茂名、阳江和云浮四市。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湛江两个城市,作为东西两翼的中心城市和出海大港,其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它们位居东西两条出海大通道的咽喉和交通枢纽,引导和辐射粤东粤西两翼区域的商贸与外向经济。 而如珠盘散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黄燕玲 《广东民政》2010,(1):25-26,29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民政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下简称《部省协议》)的实施,给广东省的民政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先行先试的地区.广州市越秀区有其特有的优势,天时、地利、人和更助燃民政改革试点工作。那么,越秀区的优势究竟在哪里?越秀区将如何推进试点工作?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副局长叶新平.  相似文献   

18.
珠玑巷根连四海曾华我们是珠玑巷的后人,那里是我们的发祥地。”流传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这句话语代表着那里千万人的共同心声。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城北9公里处的珠玑巷只是一条1500多米长的古老街巷,却在岭南的人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这里是广府民系的...  相似文献   

19.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处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资源丰富的西江经济走廊结合部。市区与肇庆城区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2196平方公里,人o70多万人。高要.市公安局担负着维护高要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任务。近年来,公安局在高要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以党的十五大和江泽民总书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题词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及时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强化侦查破案,积极推进刑侦体制改革,不…  相似文献   

20.
4月7日,民政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穗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总结分析签署《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以下简称《部省协议》)以来广东民政工作改革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民政部、广东省府办公厅、省民政厅和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民政部常务副部长李立国、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