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台声》2019,(23)
<正>11月26日至12月2日,"走进青年——纪念陈映真系列活动之陈映真文学周"在华侨大学举办,10位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在华侨大学文学院讲授相关议题的公开课,从陈映真的人生经历、文学作品,到他反帝的民族主义,再到他对"台独"的深刻批判等多角度诠释陈映真。期间,还组织了台湾的嘉宾走进陈映真原乡,感受泉州当地的人文历史。"大清国,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石盘头,楼仔厝……"伴随着华侨大学文学院青年学子们的朗诵,11月27日,由全国台联、中国作家协会、台湾人间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走进青年——纪念陈映真系列活动暨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台声》2020,(1)
正2016年11月22日,初冬,飘雪的时节,陈映真离我们而去。作为著名的作家,陈映真的作品感动着无数人,影响至今;作为爱国者,他积极奔走海峡两岸,大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卓越贡献。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参加全国台联等单位主办的纪念陈映真征文大赛颁奖典礼的陈映真先生遗孀、两岸专家学者、"纪念陈映真征文大赛"部分获奖者和参加"寻访陈映真原乡文化采风研习营"台湾营员等百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1月22日,台湾作家陈映真在北京离世。又一位"老灵魂"在这个飘雪的11月踏上归途。陈映真的文字对两岸的无数人都产生过巨大影响。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由全国台联主办,全国台联文化宣传部、陕西省台联承办的陈映真纪念活动在北京和陕西举行。机关座谈,铭记与传承陈映真精神陈映真先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  相似文献   

4.
<正>一毫无疑问,陈映真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台湾最重要的作家,而且,即使从全中国的范围来看,陈映真仍然是这一时期中国有数的大作家。但很遗憾的是,目前两岸对于这一点都还没有清楚的认识,这是两岸70多年来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的。随着两岸交流的日渐密切,随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逐渐为世人所认识,陈映真作品的价值将会逐渐大白于世。其实,自从1959年开始发表小说以来,陈映真一直  相似文献   

5.
陈崇真 《台声》2022,(16):110-111
<正>我越是认识陈映真,越从他身上感到一股强大的能量。他在白色恐怖肃杀氛围中,用小说抒发社会主义理想的抑郁与苦闷;在办《人间》杂志与人间出版社时,批判台湾商品化社会与对底层弱势关怀,启蒙一代青年对台湾社会的发展反思。见识到他一路走来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为两岸和平统一、反帝反殖的民族自决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2)
正"乐业两岸、创享未来"青创先锋论坛上,两岸青年共谋创业;两岸特色庙会上,台南老店"度小月"首次惊艳"登陆"……6月11日起,为期一周的第八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各地全面展开,本届海峡论坛的主题是"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其中"青年"和"基层"成为活动的主角。推陈出新注重青年今年的论坛大会安排上又有了新的内容。一是两岸青年企业家现场对话,互动交流,主要是围绕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共圆梦想的话题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7.
<正>"花开并蒂,桥连两岸"。2019两岸青年电竞大赛于7月24日晚在江苏昆山开幕。以电竞文化为纽带,两岸"青春产业"快速发展,电竞成为两岸青年交流新"语言"。本次赛事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办,江苏省台办和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旨在为两岸青年群体打造高规格、高水准的电子竞技赛事,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创业就业机遇,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3)
<正>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政治基础,致力于发展两岸青年交流事业,短时间内在两岸受到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两岸青年群体中产生影响力——春节前落幕的第四届台胞社团论坛上,邓哲伟和他的"海峡两岸公共事务协会"青年菁英团队再次成为被邀请和关注的对象,而在此之前的首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上,"海峡两岸公共事务协会"则是台湾方面10个民间团体主办单位之一,理事长邓哲伟更是在青年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9.
赵博 《两岸关系》2014,(8):41-42
<正>从起初的一两百人到如今固定的千人规模,从海外招募为主到岛内踊跃报名,从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到"有的放矢"地考察求学就业……光阴荏苒,30年间,全国台联每年夏季举办台胞青年夏令营,邀请一批又一批来自台湾和海外的台胞青年还乡,在两岸民众往来中写下一章又一章动人的青春诗篇。"台胞青年夏令营是不是最早开展的两岸交流活动,不好下结论。"全  相似文献   

10.
<正>陈映真与鲁迅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的论述比较偏重于从精神气质、政治立场和艺术风格的角度来讨论鲁迅对陈映真的影响,《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的国民性思考的接受与衍义》一文独辟蹊径,在更具体的"国民性"思考与批判层面,指出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富有创造性的接受和转化,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台湾视野,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比附,需要注意陈映真所发挥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陈映真与鲁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动态扫描     
《台声》2015,(14)
<正>2015年"DV看两岸·青春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启动7月9日,由央视网主办的2015"DV看两岸·青春两岸"新媒体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鼓励两岸青少年创作、上传原创新媒体影像作品,并将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推荐。主办方还将邀请专业人士指导两岸青年共同组建创作团队,合作摄制主题微电影。"DV看两岸"是央视网2013年推出的两岸青年新媒体文化交流活动。3年来,活动已累计征集展播原创影像作品5000余部,组织20多场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并推出了由两岸青年合作摄制的反映青春梦想的《追梦三部曲》《掌心痣》等系  相似文献   

12.
正暑期历来是两岸青年交流的热季,今年热度更高。台湾青年参与两岸交流的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首来族"显著增多。全国台联2018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吸引了约1000名台湾青年,参加"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的两岸青年超过1600人,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投身两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
<正>去年5月20日,台湾地区实现了政党轮替。尽管蔡英文及其新当局至今未承认"九二共识",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两岸青年间的交流。相反,两岸青年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中,因为他们深知,青年是两岸的希望和未来,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受益者,也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两岸青年认同家园两岸青年,认同我们的美好家园。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  相似文献   

14.
回归乡土 关怀社会──访台湾著名小说家陈映真徐晓燕陈映真先生,本名陈永善,是台湾著名的小说家兼评论家。不久前,他来北京参加两岸文学家、学者有关台湾文学的研讨会,笔者拜访了他。陈映真高高的个头,身材魁梧,穿一套深灰色西服,讲起话来声若洪钟。这位赫赫有名...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6)
<正>7月25日至28日,20位曾经参加过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代表来到敦煌重走丝绸之路,这是该会主办的"二十年再相聚——两岸青年交流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青年眺望七彩变幻的丹霞地貌,爬行浩瀚沙漠的鸣沙山,驻足千年文明的莫高窟,穿越古代"国门"阳关和玉门关,亲身领略了丝绸之路的无穷魅力。两岸青年决心:弘扬和保护敦煌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24)
<正>11月24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台湾银河互动网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青春颂——2017两岸青年原创金曲大选"活动,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举行了盛大的揭晓仪式和展演晚会。活动旨在推介两岸青年优秀原创音乐作品,以共同文化记忆和家国情怀凝聚两岸同胞,为两岸和平发展贡献力量。来自台湾的龚敬文创作演绎的《饿了》和来自大陆的张峻铭、赵崇月共同创作的《南木桥》从300多首参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9)
<正>两岸青年方向更明确目标更坚定未来更可期人生更幸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青年的热情和奉献,洋溢着对青年的关注、关心、关爱,也对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在两岸交流方面,青年交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曾表示,青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加强青年交流是我们推动两岸交流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20,(1)
正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结巧妙而难以琢磨。回想起来,小学时读到陈映真先生的《将军族》《我的弟弟康雄》竟成为心灵深处最初埋种的种子,它长期蛰伏一隅,幻化为多种形态,终于在今年冬天开花结果。陈映真先生的文学与思想成为两岸苦苦求索于古今中西之间的知识分子的"接头暗号",彼此因为对于陈映真的熟稔与喜爱有了共同的话题,试图超越两岸分断制造的空间隔膜,在更为深湛的层面会见暴力所欲湮灭的历史。忝列为阅读  相似文献   

19.
以两岸青年在"钓鱼岛事件"上的不同态度、表现为比较视角,分析两岸青年国际观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认为,两岸青年国际观的差异和互补性为两岸青年交流互动提供了空间,为了突破两岸青年交流中的表面性和隔膜感,两岸青年需要展开更多、更具深度的国际观交流。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11)
<正>3月中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总会长侯佳龄率领的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大陆参访团一行时,曾明确表示将为台湾青年大陆创业营造宽松的环境。5月初刚结束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也将两岸青年共同创业,尤其是台湾青年大陆创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讨主题,两岸各界皆从不同角度热烈讨论。自去年以来,大陆各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