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中国的航天之路走得越来越远。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往返太空;2007年,嫦娥一号首次实现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梦想;2014年,探月工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华民族攀登科技高峰的又一次空前壮举。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攻克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发射了一号、二号、三号“神舟”飞船,发射“神舟”四号将是我国最后一次无人飞行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58年,是我国发射航天器最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性火箭卫星飞船发射基地,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史上带标志性的“十一个第一”。航天产品一般经过设计、生产、发射、使用四个阶段,发射中心承接的测试、发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阶段。近几年来,发射中心坚持用创新发展的思路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打造中国航天第一港,实现了航天科研试验和发射中心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圆满完成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一举进入世界知名航天中心行列。谋求技术创…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星在轨控制技术日趋成熟航空航天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就中国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技术试验卫星发射与回收成功发表谈话,他说:“返回式卫星用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空间平台;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试验;三是作为发展载人航天必须掌握的技术。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据发言人介绍,此次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探测精度有所提高;卫星获取的信息量明显增加;卫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也有较大提高;卫星在轨时间也由以往卫星的三至八天延长到十六天。卫星原计划十五天返回,在实际运行中,卫星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科学技术试验以后,为选择有利的落区气候条件,地面指挥人员及时调整了返回舱回收日,这说明中国卫星在轨控制技术上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5.
秦洁 《两岸关系》2014,(5):66-67
<正>2013年6月17日,应中国航天工程指挥中心之邀,由著名书法家、北京书画院院长、刘炳森书画艺术研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惠臣创作的《中国载人航天》、《中魂之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书法作品,伴随3位航天员同游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将书法作品载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介绍说,张惠臣的书法"端庄、方正、刚劲",代表中国厚重的传统艺术文化。神十发射当天,张惠臣应邀亲临酒泉卫星发射现场,亲眼见证神十顺利升空。搭载出舱作品《中国载人航  相似文献   

6.
航天——“五量一船”游太空 2003年是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也是中国的航天年。这一年我国共发射“五星一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卫星有国内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中巴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中国“创新一号”小卫星、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等。2004年,我国计划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9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8,(10):4-4
神七发射成功 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执行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乘组。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与神五、神六任务相比.一是技术跨度大:二是任务风险大,三是航天员自主工作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3,(6):49-50
<正>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今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短短1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让世人惊叹。载人航天工程神速发展的背后,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考验?不搞奥运会也要搞载人飞船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射了一系列的返回式卫星,十几年前关于载人飞船的构想又被重新提起。但是,根据当时的国家经济条件,上这一项目是否有必要?"我们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论证组讨论要不要搞载人。多数人认为中国应该搞,当然也有个别人认为时机不成熟。"时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9.
新闻存档     
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三号试验飞船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次运载火箭和飞船已完全按照载人航天要求设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建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1984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1970年分配到酒泉卫得发射中心基地,3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国防科试验第一线,曾参与组织指挥“亚洲一号”,“风云一号”、“澳星”等卫星发射试验,以及罗布泊核试验,战略武器试验、常规兵器试验和风洞改造等大型试验任务100多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999年以来,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神州一号”、“神州二号”“神州三号”飞船发射试验,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1.
我国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卜用新型长证运载火箭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ZI日3时41分在内蒙古R滔【中部地【成功着陆,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约又甲程碑。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人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中共中央、国务完、中央《要致电表示祝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的。有数0个中位、卜万名科研人员参加这项攻关工程^这欠发射的试验飞船和运载火箭,均为我国自行研剖。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  相似文献   

12.
刘光前 《新东方》2009,(1):20-23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从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呼啸腾飞,从而使中国的航天员第一次出现在舱外太空。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阶段,就是建立空间实验室或者空间站,而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将承担第三阶段的重大发射任务,将为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和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做出重要的贡献,也必将推动文昌乃至海南的大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时代潮》2001,(4)
空间技术一般说来有三大主要的研究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第二个领域是载人航天,第三个领域是深空探测。在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领域,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具备了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多种应用卫星,但是这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发空间资源、服务地球人类的要求。而载人航天是人类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4.
这次整个载人飞行全过程,我们共发出437条遥控指令,实施数据注入11次24帧近20万字节,全都做到了准确无误,分秒不差,干净利索,无可挑剔!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建于1996年3月,主要担负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任务,是载人航天飞行的“神经中枢”,是航天员的“生命通道”。  相似文献   

15.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6):63-63
第一个航天发射场:1958年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第一枚探空火箭:1960年2月,  相似文献   

16.
时代点击     
《时代潮》2003,(13)
政治中国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首次载人太空飞行 6月11日解放军报消息,我国已经基本建成高安全高可靠载人航天研制试验体系,“神舟”五号飞船将按计划发射,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首次载人太空飞行,从而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载人太空飞行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2001,(4)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飞行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太空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10,(5):84-8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8月17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在不久的将来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消息一公布,中外读者非常关心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情况。不久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和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宿双宁。下面是记者与宿总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的第一人。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回顾中国的载人航天史:1992年的9月21日,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5年到1998年我们完成了抽样的研制,经历了方案抽样、试样、正样这样一个过程,进行了很多系统集成试验,试验期从1999年11月一直到去年12月30日,共进行了四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