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秦楚文字的对比研究反观“书同文”政策之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旭 《求索》2010,(12):248-250
秦统一中国前,列国文字很不统一,每一个汉字几乎都存在多种写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方便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规定实行统一的文字,这就是历史上的"书同文"政策。"书同文"作为思想文化统一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实现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过程中,对于实现秦始皇大一统的理想具有重要作用。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列国间异形字的存在,"书同文"政策之实施具有时代必要性;更为欣慰的是,列国文字的共同性又为"书同文"政策之实施提供了社会基础。本文将拟秦楚文字的对比研究,反观"书同文"政策实施的这种时代必要性与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意音文字存在的民族语言文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2,28(1):110-114
文字选择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的重要信息 ,一个民族的特殊语言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自然文字的发生发展方向。从特定的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看 ,决定意音文字存在的民族语言文化条件是 :1 该意音文字所记录的方言很复杂 ;2 用该意音文字所书写的古代文本很丰富 ;3 该意音文字是原生的 ;4 该意音文字所记录的是权威语言。目前汉字和彝文满足了这些条件 ,并且汉字已经走入一种超稳定状态。当然拼音文字也有其优势 ,拼音文字应该与汉字并行而不取代汉字。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字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的汉字,中间经过多次变化和改革,但是历代改革几乎都兼收并蓄,以致汉字越积越多。目前,我国文字之多是非常惊人的。《新华字典》收录了10000多个汉字;1990年出版的《辞海》收录了14872个汉字;1716年编撰的《康熙字典》收录了  相似文献   

4.
王锋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2):151-155
本文通过几种典型文字简要介绍了南方汉字系民族文字的历史发展和制字方法 ,认为这些文具有类似的造字模式和文化属性 ,构成了汉字系文字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2)
<正>记者札记:文字开始,我甚是压抑,怕是这种压抑浸透到每一个文字当中,因为这每一个文字大概都包含着吕月贞老师对祖国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情感,炽热,滚烫,含着热泪,流着心血。越是浓烈之情越怕被亵渎,所以这里的每一段文字,都只是简单的记叙。记叙了一位80岁的女性台胞对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从有了文字才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那么,汉字经历了怎样发展和演化的历程呢?传说仓颉造字可令鬼神哭泣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在宋代的时候,京都官府中许多管理文书的小官吏,到了秋季还会集体祭祀仓颉,把他尊为文字之神。据说仓颉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对联是根据汉字的一些特性构成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每字都只有一个音节,且一般均能单独表示一个概念:它不实行词的连写,原先行文采用竖排方式书写,这些正是对联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而其他民族的拼音连写文字,是无法构成对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联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了。  相似文献   

8.
汉字文化     
谭舯 《黄埔》2012,(2):78-80
文字是人类由蒙昧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上,各大古代文明都曾创造自己的文字系统,如古埃及圣书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和玛雅图形文字等,但是除了汉字以外,绝大多数古文字后来都没有延续下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在古代就已出现、  相似文献   

9.
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的魂灵,它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历程,是中国人的精神符号和文化追求。汉字书法发展到今天,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汉字演变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汉字不灭,书法不灭。现代中国人,只有在一手敲键盘的同时,仍能一手写汉字,中国文化才能保得住根本。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世界历史上最久,生命最长的文字。被誉为“现代仓颉”的百岁老人袁晓园,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献身汉字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的中帼英才。  相似文献   

11.
<正>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其中住更显重要。能够拥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小屋,是每一个人的向往,但现在却有很多人似乎都觉得房子离他们越来越远了。眼下这波房地产市场的热潮,不只在中国上演,也正在席卷全世界,从东欧到西欧,从印度到拉丁美洲……,真可谓史无前例。光是发达国家,过去5年来的住宅区房价总值至少增加了30万亿美元。但在风光的背后,隐藏的"楼市风暴"危害更当引起相关国家和投资者的警惕。  相似文献   

12.
汉字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1):35-37
文字是人类由蒙昧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上,各大古代文明都曾创造自己的文字系统,如古埃及圣书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和玛雅图形文字等,但是除了汉字以外,绝大多数古文字后来都没有延续下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在古代就已出现、留存至今并被广泛使用的文字。汉字作为文化载体,不仅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本身也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字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以象形符号发展的文字有古埃及文字、藓美尔文字、玛雅文字等,然而至今保留着象形书写痕迹的却只有中国汉字一种。中国汉字具有其象形性,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关系,它为汉字进入纯艺术范畴奠定了先决条件。远在六千多年前,在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彩陶图案中就有了类似文字的符号出现。作为比较完备、系统的汉字的出现则是四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甲  相似文献   

14.
从汉字说起     
吴心 《黄埔》2006,(1):50-51
人类社会真正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从有了文字才开始的。文字,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汉字,则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说到汉字,可说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独具特点的。从文字发生学的角度讲文字分为自源字和借源字。顾名思义,所谓自源文字,是一种独立产生、发展的文字,历史一般比较悠久。汉字是自源字除了汉字以外,世界上的自源字,还有西亚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而只有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其余的都已死亡,或只有后裔留存了。借源文字则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体系而建立的文字。如日文借源于汉字,英、法文等借源于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等。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字自信其实就是汉字自信。汉字有许多足以自信的特质,包括汉字是与时俱进的文字、是包容性和开放性文字、是高颜值文字、是有高度规范的文字。汉字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载体,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财富,提高汉字修养,增强汉字自信,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禅宗虽说“不立文字”,却有成千的公案,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不然。每一个公案都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文字仅仅是一个载体而已。禅,就蕴含在那一刻的真实之中。透过文字去把握文字背后的真实,那个禅的真实,那个佛法的真实——也就是人生的真实。如此,则可谓“与祖师同行”了。  相似文献   

17.
南湖红船,井冈翠竹,遵义霞光,延安宝塔……一个个光辉的名字,闪烁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一件件难忘的大事,铭刻在国内外游客的心上;一处处圣地,展开红色旅游的画廊。"中国红色精神的非同凡响之处,是将中华民族红色崇拜的传统与革命者们赋予红色的一种全新政治激情结合到一起,使得每一个中国人的红色情绪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民族意识和国家情感的凝聚。"红色旅游不仅仅是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更是一次精神的巡礼。每一个红色旅游的景点都记录着一段关于新中国成立的不平凡经历,每一段经历的背后都有一种不平凡精神在延续。虽然时代更替,但这些精…  相似文献   

18.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13(2):40-41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古许国都邑和曹魏发祥之地,享有"魏都"之称。该市拥有多处三国历史文化古迹,历代都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观赏。郭沫若曾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相似文献   

19.
<正>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但是历史并非平铺直叙的,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段,领袖的作用常常会影响历史的进程。在世界历史波澜壮阔的漫漫长河中,不少国家都经历并演绎过文明起源、进步、衰落、复兴的慷慨悲歌,而每一个大国的崛起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明智的领袖人物。英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同时又记忆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都是如此。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我们的先人对"史"的重视,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的史籍成书最早 说到中国史籍成书最早,是由于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极其重视历史。前面我们曾讲过,传说中创制中国文字的祖先仓颉,就是黄帝身边的史官。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官,都在竹简上较为翔实地刻写下各自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