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立 《两岸关系》2003,(3):42-46
贾亦斌曾经是蒋经国的好友,得力助手。后来顺应历史潮流,毅然率“太子军”起义,与蒋经国彻底决裂。蒋经国发誓要将贾亦斌捉拿归案,以解心头之恨。1950年,将经国又派特务跟踪至香港,追杀贾亦斌……待硝烟淡去,一切恩怨随风而去。80年代后期,蒋经国想要对历史有所交待,遂派人与贾亦斌联系,以探两岸接触与对话之路,进而达成两岸最终统一。遗憾的是蒋经国去世……本刊将陆续刊登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贾亦斌口述他与蒋经国从好友到决裂再复交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李立 《两岸关系》2003,(5):37-42
本刊连续两期刊登了贾亦斌回忆与蒋经国从相识到成为好友,最后决裂的历史。本期则是贾亦斌回忆与蒋经国从溪口诀别到为了祖国统一大业而间接交往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李立 《两岸关系》2003,(4):39-43
上期是贾亦斌回忆他与蒋经国是怎样从不相识到成为好友的。本期则是他回忆与蒋经国是怎样从好友到决裂的。  相似文献   

4.
从行伍出身到陆军大学教官,从蒋经国的挚友到国民党政府的叛逆,从旧中国高级军官到新中国政协常委,贾亦斌经历特殊。你是否知道,52年前发生在安吉境内的一段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元20世纪30年代末,蒋介石从苏联接回蒋经国,费尽心思安排他当接班人。蒋经国从在赣南实验"小苏联",到"上海打老虎"引发家族风暴,初涉政坛频频受挫。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内经济上,通货膨胀日益严重,"金圆券政策"拖垮了国民党政府。1948年至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氏父子带走故宫国宝与国库黄金,以台湾作为负隅顽抗的"复兴基地"……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7,(3)
正"台独"洗脑的历史教育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过世,身为副手的李登辉依法接任"总统",台湾从此开始12年的"李登辉时代"。原来,李登辉接任"总统"后,是否同时身兼国民党主席,蒋夫人宋美龄曾表示过意见,但在国民党大佬们的各自盘算下,李登辉成了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3)
<正>人物蒋万安:放弃绿卡返台参选11月23日上午,蒋家第四代传人、蒋经国的孙子、前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的儿子、国民党台北市第三选区"立委"参选人蒋万安到台北市选举委员会办理登记参选。蒋万安曾为美国执业律师,如今放弃绿卡返台参选。他在排队等候缴交新台币20万元的参选保证金时接受媒体采访说:"今天是以平常心来登记参选‘立委',没有派出很大的阵仗,我对于选举很有信心。选举仅剩最后50几天冲刺,  相似文献   

8.
<正>1926-1927年邓小平与蒋经国是苏联中山大学的同窗,1973年两人几乎同时掌管大事。之后数年间,在台湾回归和国共合作等重大问题上,两人展开了多次较量。邓小平给了蒋经国"重重一击"1973年,毛泽东决定让邓小平复出。1973年,蒋介石把许多事情都交给儿子蒋经国。当年3月,邓小平回到中共中央,周恩来首先把大部分涉外事务交给了他。邓小平立刻宣布:北京已经准备好,可以跟台北直接谈判统一的问题。滞留内地的老国民党人,透过公开、私下的渠道,向蒋家父子不断招手。卧病在床的蒋介石顾不了这些,负责台湾党政军大事的蒋经国,同样不予理会。1975年,蒋介石去世。1978年3月11日,蒋经国被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月13日是台湾地区已故领导人蒋经国逝世30周年。1月17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表示,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追求国家统一,并为两岸关系缓和做了一定的努力。我们愿与国民党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保持沟通,加强交流和对话,来共同维护两岸同胞的权益,来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明媚的春光里,万物复苏,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史上封冻了近60年的坚冰也开始融化。继上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后,中国大陆又迎来了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的"和平之旅"。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主席与连战先生的握手,可谓历史性的握手, 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三次握手。历史回到81年前,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屈武,最近在一次谈话中谈到他昔日与蒋经国先生的交谊,以及对蒋经国先生的希望。本刊特征得屈老的同意,发表於此。  相似文献   

13.
刘红 《统一论坛》2015,(2):10-13
与现今台湾的"国家认同"多元化不同,在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后的40年间则相当稳定,"一个中国、我是中国人、反攻复国"等"认同",成为当时政局、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成为民众思想认识和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国家认同",是台湾当局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经济等各方面重新建构的结果,当然蒋介石、蒋经国的专制统治也对社会上的"国家认同"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建构"国家认同"主要举  相似文献   

14.
一个是蒋家王朝的"太子",一个是旧上海的流氓大亨。一个自恃有"上方宝剑",手握生杀予夺之大权;一个在上海滩呼风唤雨几十年,只要一跺脚,整个上海滩都发抖。他们就是蒋经国与杜月笙。就是这赫赫有名的两巨头,40年代末在上海发生了一次明枪暗箭般的较量,最后,上海滩的大闻人敌不过国民党的蒋太子,首次败下阵来。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南京政府下了一道"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发行金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于11月8日上午,召开了“北京黄埔同学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5周年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名誉副主席贾亦斌,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会名誉会长李运  相似文献   

16.
在后蒋经国时代,经过国民党十二全的首次较量,国民党内的各种政治力量开始重组。十三全后,国民党内已构成了两大最主要的派系,即事实上存在的“二李体制”。但是,由于李登辉把当时并不构成对他威胁的李焕和蒋纬国视为潜在的敌人  相似文献   

17.
杨毅周 《台声》2000,(5):8-9
2000年3月18日 ,台湾“大选”落幕 ,国民党候选人惨败 ,民进党上了台 ,从而宣告国民党在台湾统治55年的结束。3月24日 ,李登辉在民众的一片叫骂中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从而结束了为期12年的所谓“李登辉时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台湾社会的民主化趋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浪潮势不可挡。在内外压力下 ,蒋经国于1987年被迫解除戒严 ,开放党禁 ,同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于是 ,两岸交流迅速增加 ,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进入转型期。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 ,李登辉作为接班人接任台湾“总统” ;同年7月 ,李登辉接…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在80年代,中产阶级崛起,党外势力壮大,大陆籍官僚势力老化凋落;在岛外,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日益孤立,中共和平统一政策得到热烈反响.在这一形势下,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的政治、经济、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都发生了国民党退据台湾以来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台湾进入了转型期.政治格局转型1986年3月,蒋经国说:“时代在变,局势在变,潮流在变.”在国民党十三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解除报禁、开放党禁等六项政治革新措施.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结束了长达38年的蒋家王朝强人统治时代.李登辉继任“总统”、国民党主席权位后,继续推动“政治革新”,在1988—1989年先后制定“动员勘乱时期集会游行法”、“人民团体组织法”、“第一届资深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等政策措施,扩大台湾社会的政治参与,推动国民党政权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刘红,男,1954年10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综合研究室主任、《台湾周刊》主编。发表有关台湾问题的评论200余篇、学术论文20余篇和《国民党在台50年》、《从“执政”到“下野”》、《蒋介石大传》、《蒋家结局》、《蒋经国全传》、《蒋介石和他的助手们》、《蒋介石的幕僚们》和《历史漩涡中的蒋经国》等书。  相似文献   

20.
①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有○者)与杨虎城(有(?)者)。②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五年八月,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代表在重庆进行谈判。圖焉谈判期间的合影。前排右起:毛泽东、蒋介石、赫而利(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后排右起:王世杰、张羣、蒋经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