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早春二月,笔者穿行在阳朔县"百里新村党建示范带",沿途田园风光扑入视野: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整洁民宅不时跃入眼帘,房前屋后果树成行,一条条通村水泥公路纵横交错……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景象,见证着"百里新村党建示范带"建设的斐然成效。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21)
<正>庆宝岛光复唤昔日技艺10月23日至25日,台湾中华文化龙狮运动民俗技艺协进会在草屯镇宝岛时代村举行第一届"宝岛光复技艺时代"活动。希望经由台湾光复节的历史意义,将"光复"的精神进一步延伸至式微的民俗表演,期盼能唤起昔日的技艺时代。音乐花火节日月潭登场10月24日,"2015 The North Face日月潭山野音乐花火节"在日月潭热闹登场。此项活动旨在透过不同活动设计,打造阖家参与、全台最好玩的户外寻宝乐园。  相似文献   

3.
李玉华 《当代广西》2014,(23):37-37
正"新村建设步不停,家家户户贴门楹;河水清来田园美,生态乡村人人勤。"这是外村人赞美中平村的山歌。中平人富了。2013年,中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18元,是田东县最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庄之一。里里外外都传着说,中平人富就富在一根小小的香葱上。"鸿平"品牌香葱出名了。中平村95%以上的农户都种香葱,全村香葱种植面积达4000亩,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年香葱外销额达20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全村96%的人住上了"香葱楼"。外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农民历来重视住房的建设,生活改善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盖新房。各级政府也很重视新村的建设,各地都树立了一批新村建设的典型。自从党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地对新村建设更为重视,一股新村建设的大潮即将兴起。为此,必须加强对新村建设的正确引导。一、防  相似文献   

5.
王光胜  许强 《前进》2014,(10):31-32
<正>人都说,兴南村很美,是桃花盛开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晋南最大的油桃种植基地。人都说,兴南村很富,是幸福绽放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颗明珠。省市领导多次到兴南村调研,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村子很漂亮,致富路子也对头"。兴南村,一个仅有423户、2130人的小村,为何美?为何富?为何会得到省市如此之高的评价?村民说得很自豪,也很直白:"我们有老代!"老代者,代和平也,兴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  相似文献   

6.
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奉命组建的"三青团",实际成为培养抗日、复台干部的组织,光复后又在台湾发展了大批"三青团员",为光复初期维持台湾社会治安和协助接管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8,(6)
正双流区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五自"模式,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2015年启动的8个新建项目和24个改造保护提升项目已全部完成;2016年启动20个新建项目和18个改造保护提升项目顶力争2018年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全覆盖。第一期新村建设节余集体建设用地指标1448亩,预计可收入7.24亿元用于"三农"发展。农户筹资、企业出资、银行融资共同参与新村建设,流转土地12000亩,推广农业新技术5项,建设信息化示范基地4个。建设标准化村级党群服务活动中心7个,实现新型社区"1+3+1+N"自治模式全覆盖,创新新村建设、管理、监督的村  相似文献   

8.
一排排装饰一新、造型别致的"务工楼"掩映在竹林和绿树丛中;一条条屯内道路干净平坦;一辆辆摩托车、小轿车来回穿梭;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河横穿村中央,或有小鸭戏水,或有村妇在浣衣……笔者走进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伏内屯,见到了一幅新村美景。在天等县,这样的新村并不少,"天等人民不等天"。近年来,天等人民不等天不怨天,自奋扬蹄,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脱贫致富的幸福新生活,新村新貌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外出"淘金"谋出路秃石荒山一座座,"九山一分地",缺水少粮闹饥荒,这是以前天等偏远山区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富源县是全省73个贫困县之一,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近三年来,通过探索"整县推进"扶贫攻坚,连片综合开发,啃下"硬骨头",截至2013年已累计建设"美丽乡村"956个,实实在在扮靓了"美丽乡村"。该县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四有四新"(即"有新村面貌,有新产业,有新阵地,有新农民;新村  相似文献   

10.
日前,无锡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了整治一新的中联新村、蓉湖新村、团结新村,这几个过去让居民怨声载道的老"新村"焕然一新,从功能到外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纷纷感谢政府为民办实事,感谢政协为民代言,反映基层百姓的诉求。10年来,特别是在本届政协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共整治老"新村"800多万平方米,让40余万城市老"新村"居民得到实惠。上世纪90年代初,无锡建设的许多住宅小区在建造标准、套型结构、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等方面要求都比较低,仅为满足"居者有其屋"的基本要求。而今,历经风雨侵蚀和时代变迁,老"新村"先天不足的毛病日益凸显:房屋质量不高、住  相似文献   

11.
五寨县易地移民搬迁在"十二五"期间共搬迁200人以下77村、10623人。2011-2012年搬迁情况为省扶贫办下达任务4000人,市扶贫办下达任务2000人,共6000人。这6000人分别安置在县城的"宜居园",占地127亩,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164户、近5000人的居住;现在开工建设的22栋近6万平方米,安置600户,3000人。清涟新村占地45亩,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可安置304户、1130人;富康移民新村盖平房占地30亩,建筑面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4,(5):F0003-F0003
<正>走进宁化县泉上镇谢新村,环村道路整洁宽敞,一栋栋客家或欧式风格的房屋掩映在树林中,与富有江南水乡气息的休闲公园相互映衬……仿佛走进了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乡村水墨画卷。作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谢新村拥有耕地2339亩,人口1312人,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之前的村容村貌与美丽新农村的差距较大,这一系列的变化离不开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努力推动。2012年宁化县开始实施整村推进立面改造项目,谢新村做好了规划,但村里本就负债,哪里来的资金投入呢?必须动员村民拆除闲置房和附属房,无偿提供土地改造拓宽道路。在镇人大的组织下,代表们主动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的劝说,面对群众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5日,中、美、苏、英四国同时发布《四国公告》,宣布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似乎在一霎间突然降临,让人有猝不及防之感。许多人还在迷茫下一步该怎么走,更多的人则一拥而上,纷纷奔赴沦陷区"光复故土,接收敌伪产业"。一大批"土行孙"(国民党地下工作者)、"穿山甲"(沦陷区外围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别动  相似文献   

14.
<正>"竹筒房"、"火柴盒房",这种长期以来遍布我区城乡的千篇一律的"房屋",不仅外观不美观、采光不足、通风不好,有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我区一些城镇还存在建筑外观杂乱、品位不高等现象。如何解决当前我区农村存在的"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难题,进一步改善我区城乡人居  相似文献   

15.
拥有健康、平安和快乐是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享受由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换来整洁优美市容环境的时候,在我们身边,光复道街保洁队员李国柱正处在绝望的处境中。安徽人李国柱在光复道街保洁队工作近22年,担负多个居民小区、单位的扫保任务。他每月的收入很低,但始终用诚实劳动和辛勤汗水,忠实履行着第二故乡--天津  相似文献   

16.
正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舞姿翩翩、歌声悠扬;这里民风淳朴、底蕴深厚。这就是畲村古寨——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弄村。东弄村坐落在距县城以南约8公里处的山腰间,是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畲族村,2012年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在东弄,有着"新村"和"老村"之分。从县城出发,经过十来分钟的短暂车程,便来到了美丽的东弄新村。沿着穿村而过、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往前走,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三层小楼。近些  相似文献   

17.
楼房整齐,巷道平直,花圃遍布,绿树掩映;篮球场、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样样齐全,村民安居乐业、文娱生活丰富多彩……这是灵川县灵川镇民治村委木匠户自然村的缩影。木匠户现有60户270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木匠户村就开展了创建文明村活动。创建文明村,首先要抓生产发展。木匠户村民调整生产结构,由种粮为主转变为多种经营,大力种植柑、橙、桔、柚、西瓜、白果和蔬菜,还兴办红砖厂,搞劳务输出等,收入逐年增多。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400多元。生产的发展,为新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木匠户村的村民按照新村建设规划方案,都先后盖起了钢筋…  相似文献   

18.
正"道路变宽变美了,出门不再堵了。"谈到富健新村油横下路的现状,家住富健新村的陈日华先生十分兴奋。西陂街道地处龙岩中心城区。近年来,为解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龙岩市新罗区西陂街道人大工委将履职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城市管理、民生建设短板问题上,积极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助威添力。富健新村油横下路周边小区  相似文献   

19.
走进广西全州县凤凰乡金潭新村,眼前是一派环境优美、村兴人美的喜人景象:一排排贴着泥黄色瓷砖的两层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中,一条条洁净笔直的水泥道路连接四方……“村官”蒋礼林主任说,我们金潭新村是洪水“冲”出来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建设起来的美丽新村。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6)
正记得贫僧还是儿童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人问我:"你是哪家的孩子?"我说:"万福新村的。"我父母的故居就在万福村。到了扬州,人家又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告诉他们:"我是仙女镇的人。"到了南京,出家以后,经常有人问起贫僧哪里人?我说:"我是扬州江都人。"后来有因缘到了其他省份,每当人们问起贫僧哪里人?我就回答他说:"我是江苏人。"四五十年前,贫僧周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