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24日,台湾水墨画名家李奇茂于清晨辞世,享寿94岁。噩耗一出,两岸艺术界悲恸一片,李奇茂的师长、友人、学生纷纷撰稿回忆。李奇茂是台湾水墨画界战后第一代代表性画家,毕生耕耘于水墨艺术,其创作深具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推展水墨创作教学、文化传承扎根、文化国际传播及两岸交流,贡献良多。李奇茂好友、全国台联原党组书记、全国台联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梁国扬深情撰文,回忆与李奇茂大师点滴,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10)
<正>时局造化,云台奇茂画家李奇茂之名在台湾家喻户晓,在两岸艺术界也享有大名,但李奇茂一名之由来,竟是出于时局的造化。李奇茂原名李云台,1925年生于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李家庄。1941年,16岁的李云台与友人至上海旅游,因对日抗战家乡发生变化,父亲请托友人辗转告知,要他留在上海不要回去。因此,车云台与友人茫然地在南方流浪。正当困顿饥馑难耐之际,看到装甲兵部队的告示,如获甘霖,加入部队,既从军报国,也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教授与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相貌极为相似,凡见过他们俩的人,都说他们可能是亲兄弟。一次,朋友送给李奇茂一本黄胄的画册,李奇茂的儿子看到画册中黄胄的照片,竟然看走了眼问父亲:“爸爸您什么时候去了北京啦!”之后几年里,李教授的朋友也多次闹出错把李奇茂当黄胄的误会和笑话来。这种事多了,李奇茂也纳闷了:真有这么像吗?  相似文献   

4.
宋朝徽宗皇帝喜欢书画。一天他在市面上看到有人专卖驴画,便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一时答不上来,便火速四处打听。被问者中大多说有个姓朱的画家是专门画驴的。那画家叫朱子明,原本是一位很有功底的山水画家。当他接旨进宫为皇上画驴时,简直哭笑不得。原来,朱子明在当时很有名气可是同行们忌妒他,便四处给他造谣,贬低他,说他是个驴画家。哪知皇上将他人对朱子明的贬辱当真。朱子明进宫,放弃了山水画作,苦心为皇上画驴。他先后为皇上画了数百幅,深得赏识。朱子明因此成为天下第一画驴人。晚年朱子明感慨而言:忌妒是坏事可也是好事。感…  相似文献   

5.
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教授与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相貌极为相似,凡见过他们俩的人,都说他们可能是亲兄弟。一次,朋友送给李奇茂一本黄胄的画册,李奇茂的儿子看到画册中黄胄的照片,竟然看走了眼,问父亲:“爸爸您什么时候去了北京啦!”之后几年里,李教授的朋友也多次闹出把李奇茂当黄胄的误会和笑话来。这种事多了,李奇茂也纳闷了:真有这么像吗?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十几年前的一天,两人在香港一家酒店的电梯里戏剧般地不期而遇,没有旁人介绍,两人先是点头致意,然后握手拥抱。8年后,黄胄在给李奇茂画册序言中这样有…  相似文献   

6.
正"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是他最大的追求。回顾自己60年的创新之路,马克俭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乐府诗曰:克勤克俭,无怠无荒。《尚书·大禹漠》又云: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之美德,兴国兴邦,福泽子孙。人如其名。现年85岁的马克俭,投身建筑领域的教学、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60载,勤勤恳恳,在"俭"上大做文章。他坚信,勤奋才是成功的秘诀。"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是他最大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4)
<正>2014年2月份,周国桢随《台声》杂志文化交流赴岛团参访台湾,这也是他第一次足踏祖国的宝岛。在宝岛的7天时间里,他随参访团不仅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等各界知名人士,而且与岛内著名艺术家李奇茂、江明贤等进行了艺术交流。周国桢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够将自己毕生的创作精品,搬到台湾展一展,为两岸的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国传统艺术观点,诗、书、画、印是互通的。当今中国,在这四个方面均有造诣的艺术家已经不多了,现居住在吉林省吉林市的金意庵先生是一个。他勤于诗、书、画、印创作,特别精于书法。 金先生1915年出生在北京,原名是爱新觉罗·启族,系清朝乾隆皇帝第八代世孙。年轻的时候,金先生曾只身一人赴上海从事经济活动,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适应能力,加深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 金先生自童年时期开始从师清末大学士杨忠义习诗文,拜师于"南张北溥"的溥儒学习书画,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磨练了过硬的功底。金先生的楷…  相似文献   

9.
正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初级中学,采访一位来自深圳的美术支教老师,他向我们说起这么一个男孩。男孩曾好几次想靠近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很是胆怯。一天,这个怯生生的男孩鼓起勇气对他说:"老师,我想画画。"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孩,他并没有特别留意,给男孩两张画纸和几支画笔,告诉男孩自己先画,画好后拿给他看。没想到,两天后,男孩便拿着自己的画来找他。看到男孩的画作,他惊呆了!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可以为很多事情而激动,但却极少有人为同一件事情而激动终生。终生为一件事而激动着,这件事便已融入了他的灵魂之中,他的血脉为之而奔涌,他的精神为之而升华。当我执笔写下这段话语时,我的心仍被怡孮先生今天的一席话感动着:这批"刮刮画"是我最近到泰国、柬埔寨和我国海南岛的写生,面对大自然我激动不已,这批画已经突破了我自己的水平,画时物我相融,心手双畅,虽然身体有  相似文献   

11.
正三友在上海住院期间,我去看过他两次。第一次他刚成功地做了手术,朋友们都为他高兴。看他时,他的夫人正帮他洗头。怕他感冒,我说快些把窗户闭上。他说,不要紧,总还是要经风雨的。他笑着告诉我,他进院检查时,医生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山里的老农民,要不,肝上的瘤子都长得像拳头那样大,怎么才来医院呢。他病室的桌子上立着一块画牌,画的是太阳照耀下的一片向日葵,上面签满了来看他的朋友们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施爱的幸福     
东亥 《中国减灾》2011,(5X):19-19
<正>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朋友才四十多岁,却已经"退休"五年了,当年他放弃了大公司部门经理的职位和七八万元的年薪,他  相似文献   

13.
驿路风铃     
医生和画家   一位眼科医生成功地治好一位著名的超现实派画家的眼病。收费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不收钱,但希望画家为他画一幅画,内容由画家自己选择。   画家很感激医生为他治好眼病,于是他画了个硕大无比的眼睛,每个细节都精细入微,并且在瞳孔的正中央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眼科医生看了这幅画,一下子被画家过人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慑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响才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不是来治痔疮的。” (俞世英作 )孩 子 他 爸   卫生所张大夫刚坐到诊桌前,邻居王嫂便来到他面前轻声说:“张大夫,我家肥猪两天不吃食了,请您…  相似文献   

14.
晨曦中芦苇边出牧的马群;蓬松高竖的鬣鬃,昂扬不屈的头,潇洒纷扬的尾,奔放有力的蹄,令人想起杜甫《房兵曹胡马》里的诗句:"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这,就是三十五岁的李卫平画笔下的马.他依稀记得,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爱画顽皮洒脱的动物.爸爸妈妈告诉他,曾有一幅作品拿到莫斯科去参展.可命运偏偏不依从他的志趣,十六岁初中刚毕业,赶上了"文革"大动乱,由于父母的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齐白石是最负盛名的大师之一,他是继吴昌硕之后最伟大的艺术家,是20世纪诗、书、画、印深造求通、承前启后的大师。15岁先后拜齐仙佑、齐长龄为师,学做大木器作。37岁拜清末大儒王湘漪为师,学习诗文,开始了由民间画匠向文人画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与陈汉生相识于30余年前,时间不可谓短,然而见面的机会却很少——忙于在汉正街的店铺生意的他与我偶然相聚,大抵是观其书品其画,简直顾不上唠别的话题,名符其实是世人虽称道却越来越鲜有践行者的君子之交。观其从艺之路,陈汉生起步于不折不扣的业余爱好,他那样的爱好近乎"博爱":既搞水泥钢筋弄得浑身灰土的堆塑,不久又就金属干起了铜雕,接着又  相似文献   

17.
赵辉 《台声》2006,(8):46-48
“台胞青年夏令营,爸妈给我的最好礼物!”——台北医学大学林鼎原19岁的林鼎原来自台中,目前是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系一年级的学生。林鼎原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之前只是从课本和电视上看到过关于大陆的一些片段介绍,这次来大陆其实是父母送给他的19岁生日礼物。爸妈在他生日的时说要给他一个惊喜,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莫大的惊喜竟然是参加台胞青年夏令营。在出发之前,爸妈还特意嘱咐他要好好看看大陆,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聆听。说到此时,看得出此次台胞青年夏令营让19岁的林鼎原感触颇深。林鼎原告诉记者:“说实话来了以后才发现比…  相似文献   

18.
果子 《小康》2012,(8):99
《中国天机》腰封上,有几个粗体大字很是显眼:我要跟你讲政治!7个字,仿佛一拍惊堂木,让人不自觉提起精神,准备聆听。这样的气势,唯王蒙这样经历、背景的作家才有吧。王蒙自然有理由"跟你讲政治"。按他自己话讲,5岁到11岁,他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11岁开始,追求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15岁,他已离开学校,成为一名青年工作干部了;19岁,他开始对文学义无反顾的追求;23岁,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如此这般,我与政治难分难解。是我的幸运还是不那么幸运呢?"  相似文献   

19.
凡人善举     
一 央视新闻联播一则3分45秒的报道让汪南南在衢州市里成了名人,他说,自己上了电视后就见到了好些在电视里才看见过的领导,我问他,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能上中央电视台呢?他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 汪南南上电视的事要从他开按摩店说起,他开按摩店要从他算命谋生说起,他为什么不摆摊算命了呢?那要从邻居随口的一句话说起,但所有事件的起因是14岁时一个砸在他头上的篮球作为开头的.  相似文献   

20.
他哈哈大笑着走进来,说道:"我被放到网上,还是最近才知道,怪不得那么多外地人打电话包我的车。"他的声音、他的外形、他说话的语态,无论从哪方面都看不出他今年已经60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