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泰金 《世纪行》2008,(3):36-36
195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湖北省话剧团建团55周年的历史上有一件难忘的事,值得记述。 1958年3月初,我们排演了根据湖北省发生的一件真实故事改编的话剧《刘介梅》。在武汉刚演了几场,便被奉调到北京演出。当时北京人艺,中国歌剧院正在演出《茶馆》、《茶花女》等名剧。而我们一个地方剧团带着仅用八天八夜边写边排的戏到首都亮相,自是忐忑不安,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2.
潘晓曦 《前进》2005,(6):51-54
从上世纪初发轫于西方的文明戏,到焦菊隐先生提出“中国学派”;从以北京人艺《茶馆》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颠峰,到上世纪80年代《绝对信号》吹响“实验戏剧”号角,中国民族话剧已经走过了近百年。它以直击人性、直击时代和直击人们心灵的思想性与集文学、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灯光为一体的艺术性,不断地征服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精彩的话剧让观众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感受心灵的撞击和思考带来的快乐。而当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新千年之后,话剧的不景气有目共睹。在影视及多种娱乐形式使观众分流的情况下,话剧艺术陷入前所未…  相似文献   

3.
话剧《茶馆》,是我国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于一九五七年创作的著名作品。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凝炼生动的语言,在短短的三幕戏中概括了从一八九八年到一九四八年——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茶馆》不但是一部中国话剧史上的优秀作品;对于不了解旧中国的黑暗、不懂得旧制度的腐朽的广大青少年,也是一部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好教材。《茶馆》反映的时代,从清末戊戍政变开始,经过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终结于四十年代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的前夕,整整纵跨了五十个年头、三个历史阶段。它通过北京一家茶馆的兴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4)
<正>7月14日,由北京市台联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话剧《故园》媒体见面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北京人艺副院长赵同富、党委副书记丁立军等主创人员、新闻媒体百余人出席了见面会。北京市台联副会长郑大主持。《故园》由荣誉编剧王俭执笔,北京人艺导演唐烨执导。仇晓光、张万昆、邹健、高倩、白荟等一批实力派演员加盟。发布会上,一众主创悉数到场,讲述了《故园》诞生的始末。王兰栋在致辞中说,话剧《故园》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候推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剧将抗战题材与两岸题材结合到了一起,在反映两岸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同抗敌方  相似文献   

5.
【北京人艺的"白金时代"】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并任教。那时我常去两个地方,一是新街口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二便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者是看那时不曾公演的外国电影,后者是看话剧。人艺就在王府井北,离位于棉花胡同的戏剧学院很近,更属于近水楼台。那时的北京人艺是中国话剧复兴的重地。同时期还有儿艺和实验话剧院等,但坦率地说,它们都无法与人艺兴旺的人气儿抗衡。人艺当之无愧成为那个除旧布新时代中国话剧的风向标。应该感谢那时候北京人艺的主要领导人曹禺、  相似文献   

6.
2004年7月,北京人艺于1999年第三次复排的新版<茶馆>登上了台湾的戏剧舞台,为两岸表演艺术界再创盛事.老舍及其作品在台湾一直备受关注,作为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经典剧目之一的<茶馆>,引起了台湾文化界的强烈共鸣和深层接受,观众被吸纳在"笑"、"讽刺"和"诙谐"的戏剧情境之中,其本身的艺术语言和舞台美学创设出新的读者剧场.  相似文献   

7.
最近.北京人艺复排了话剧《鸟人》。这部剧无论放在初演时的16年前,还是现在,都是一出雄心勃勃的戏。  相似文献   

8.
于当今中老年中国人,“英若诚”这个名字很可能是耳熟能详的。首先一定会想到,他在北京人艺演出的老舍名著《茶馆》里扮演的那个最坏的坏人、将一个大姑娘卖给庞太监的刘大麻子。他演得那样活灵活现,让人无不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相似文献   

9.
顾土 《同舟共进》2013,(3):74-76
于是之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论人品、论艺品,都是当代中国艺术界的典范,但他更喜欢自称"演员",因为演员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生命。1980年代,我与于是之先生有过数年的交往,那时曹禺先生是北京人艺的院长,于是之是第一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而我则是《人民日报》文艺部的记者。为了增加戏迷与剧院的交流,在于是之先生的推动下成立了"北京人艺之友联谊会",我有幸成了最年轻的理事。理事有理事的好处,无论老戏新演还是新戏初演,每位理事都会获得一张赠票。  相似文献   

10.
酒楼奇遇     
酒楼气派大,茶馆故事多。市井风情,社会变迁,欲晓个中一二,大约是离不得这两处地方的了。老舍先生一出话剧《茶馆》,浓缩从前清到民国末年数十年间的世事沧桑,堪称是一部北京风情的大辞典。川渝之地的茶馆亦然。只是有一点,茶客多寒酸布衣,纵是要操大套,吆喝一声“茶钱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去年九月间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派出话剧《茶馆》剧组到东京、京都、大阪、广岛四大城市访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本文是该院副院长、《茶馆》导演、访日代表团团长夏淳应约专为本刊撰写的.  相似文献   

12.
一直冷冷清清的话剧市场突然红火 起来一位戏剧导演说:“即使在两年前,我也想不到话剧会有今天。”两年前,话剧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而现在,提起林兆华、孟京辉,提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很多人都能头头是道地说上半天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孟京辉导演的《臭虫》,张广天、黄纪苏等集体创作的《切·格瓦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屋外有花园》,莫言编剧、空政出演的《霸王别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日出》和《风月无边》等连续上百场次的演出,使话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加深入人心了。话剧:让我欢喜让我忧 …  相似文献   

13.
舞台之上,他是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北京人》中的曾文清……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自成一体的导演艺术。舞台之下,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导演,是以无私之心投身社会公益的共产党员。他传承艺术艺德,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  相似文献   

14.
正曾有人提出,演出要像一棵菜,得有叶有心。1952年,北京人艺的奠基人焦菊隐先生借用了这句话,把它作为人艺精神,强调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幕后,都应该像菜心、菜叶、菜帮一样围绕着艺术这个根,他们缺一不可。66年来,北京人艺不断为戏剧观众呈现出优质的、创新的话剧作品,将"一棵菜精神"发扬光大。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人艺排《鸟人》,现在的知名演员何冰当时还是个小字辈儿,"我弟何靖还在军艺读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21)
<正>已风靡美国百老汇与伦敦西区十余年的原版音乐剧《魔法坏女巫》在结束了北京、上海的公演后,18日在广州做本次中国巡演的收官演出,音乐剧《魔法坏女巫》的此次中国之行,共演出近百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中国观众及业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时间很近,人们还记得,2015年冬天,世界著名音乐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音乐剧《歌剧魅影》在北京演出,盛况空前,一票难求;时间有些远,2002年夏天,音乐剧《悲惨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三年九月的《读书》上,有我一篇“《茶馆》前后”,得到一些同“好”的关心,告诉我一些有关的议论与资料。随着我写了一篇短文“《茶馆》前后的后话”,发表在去年四月的《戏剧电视报》上。我在“《茶馆》前后”中有这么几句话: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新近经人指点,读到一九九三年五月的《新剧本》上有篇回忆文章:“话剧《茶馆》上演的前前后后”,作者赵起扬,是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17.
<正> 音乐剧《雪狼湖》自七年前在香港创下连演43场的票房神话后,去年年末又出人意料的在内地大热,使音乐剧突然有了晋身主流殿堂的预兆。但几年来,大多数中国人对音乐剧知之甚少。西风东渐后,《音乐之声》、《猫》、《歌剧院幽灵》陆续进入中国。"有心人"如此精心培育中国的音乐剧"土壤",善因终得善果,再加上欣赏也是种无意识、不自觉的借鉴,于是音乐剧的轮  相似文献   

18.
正百余年的中国话剧发展历史表明,话剧作为一种现代舞台艺术样式,促使其产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顺应时代趋势、反映人民心声、谋求民族强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大本营和排头兵,在历任领导的指导下,在一代代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七十年来创作出了大量真正顺应时代趋势,反映人民心声的话剧作品。《人艺海报的故事》一书,以海报为主线,相当于以"剧目"为纲,不时增补背景故事,回顾初心来路,不仅形式与内容的呼应别具一格,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代代人艺人锻造艺术作品、传承艺术品格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人艺著名导演苏民、唐烨执导,濮存昕、龚丽君主演的话剧《李白》日前在台北演出,备受好评,这称得上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标本。文化不仅要走到台湾地区,更要走出国门、走向国外。  相似文献   

20.
一 老舍是个大作家,可一生都在写下层百姓和小人物. 新中国之后,老舍先生著作等身.可真正被后人熟知的只有两部话剧:一部挽歌《茶馆》;一部颂歌《龙须沟》. 老舍以写作为自己的职业.尽职尽守,业绩昭著.但是老舍很清醒,他曾经在"文化大革命"前夕,对英国人格尔德夫妇说过这样的话:"我虽然同情革命,但我还不是革命的一部分,所以,我并不真正理解革命,而对不理解的东西是无法写出有价值的东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