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台声》2015,(23)
<正>11月23日,大陆台商、台湾文化人代表,以及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大陆知名高校的台湾学生代表百余人,在深圳参加"创富人生,赢在大陆——台湾百姓故事汇"活动。活动现场首发了《台湾百姓故事》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推出的三部曲采访故事的集中呈现,包括《大陆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台生大陆求学就业记》:台商跨海而来,弄潮改革开放,实现创富人生;台湾文化人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身体力行,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台生求学求知,激扬青春,在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0,(3)
正"'大陆的阿里山'樱花开了,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吗?"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武汉,福建省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里的台农台商尽管距离武汉近千里,依然十分关切。以漳平市永福镇为核心区的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是台胞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和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且与台湾阿里山的气候和海拔条件非常相似,而被众台农台商誉为"大陆的阿里山"。  相似文献   

3.
沈正一 《台声》2000,(11):15-15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税”,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杀了台商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制”来规范大陆投资,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岛内生产毛额(即 GDP) 2%;还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应是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台商仅是“外移大陆”,并非进行全球化布局,“政府”就不准其赴大陆投资。这是继李登辉 1996年 8月提出“戒急用忍”之后,又一次…  相似文献   

4.
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经济好,台商前景跟着好,台商对两岸经济发展充满乐观。上海台商协会会长杨大正对台湾媒体说,由于大陆的市场很大,台商和外商之间更多的是相互配合,而不是竞争。外商进军大陆,不但对大陆有正面作用,而且对台商也有很大的益处。台湾企业经理人协会理事长陈定国则  相似文献   

6.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岛内前些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每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高潮时,岛内就会有少数人忧心对台湾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台湾产业可能“空洞化”的警告。这与日前台湾当局高层称台商投资大陆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是一致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何平  姚小敏 《台声》2004,(8):60-60
大陆市场是台湾的60倍,当全球都在前进大陆的时候,台湾不应该逆流而行;大陆是台商最能发挥的舞台,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政策应该松绑,及早开放“三通”。 这是台湾统一企业董事长高清愿日前接受岛内媒体访问时说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8.
范越龙 《两岸关系》2005,(12):32-34
台商向大陆产业转移已经经历了三轮投资浪潮,第四轮投资浪潮正在兴起,并且金融保险业成为重头戏。台湾金融业向大陆的转移是其产业结构优化及在岛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所迫下自身生存的选择。入世后,台湾金融业向大陆转移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台湾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到大陆布局。近期在大陆的台湾金融业界将以服务大陆台商为主。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台商首先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建地区,形成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第一波”投资潮;台商的“第二波”投资浪潮仍以“珠三角”和福建地区为主,但投资领域转向…  相似文献   

9.
大陆是台商投资最多的地方。2003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金额占台商在台湾以外投资的50%以上,2004年更已提高到60%,而且这一比例还将增长。2004年1-6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的台商企业占投资大陆总数的近70%。台商在大陆及长三角地区投资总额的增长,说明台商投资热仍在升温,并出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晁珊珊 《小康》2013,(6):52-55
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不但能获得技术研发和市场信息上的好处,还能够利用台湾厚实的产业基础与自由的国际化环境,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梦想。大陆的改革开放,加上台商近三十年在大陆的投资,使大陆和台湾已经建立起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台商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大陆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如今两岸关系和缓,也正是两岸企业在大陆经济发展转型之际抓住机会的时刻。  相似文献   

11.
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军 《两岸关系》2007,(12):43-46
很多台湾朋友到大陆之后,都觉得跟台北差不多。衣、食、住、行、教育、娱乐,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有台商参与其中。不仅让台湾朋友宾至如归,也让大陆的民众感受着浓烈的"台味"。像平时我们喝的上岛咖啡、天福茶叶,吃的统一、康师傅方便面,戴的宝岛眼镜,穿的达芙妮女鞋,享用的都是台商在大陆生产的产品。台商投资大陆30年了,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台商建言     
应支持高科技农业投资 大陆人口众多,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必须发展农业。台商有技术、有资金,大陆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与台湾处在同一纬度上,台商愿意到大陆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建议大陆有关部门要鼓励和保护台商投资农业,特别是高科技农业,要有税收优惠;海关要为台商携带试种试用的少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捐“的主张,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煞了台商对台湾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  相似文献   

14.
金奕 《两岸关系》2014,(2):30-32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大陆学习基本情况台生来大陆就读人数大幅上升。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  相似文献   

15.
正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中心,江淮平原东部,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也是目前大陆唯一一家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淮安拥有大陆首个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并连续五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名列台湾民众评选出来的"大陆十大最想居住城市"第七位。淮安台商论坛,是大陆唯一以"台商"命名的论坛,是淮安倾力架设的两岸经贸合作"金桥"。2006年,  相似文献   

16.
台湾工商界负责人最近一致要求当局,授权他们直接前往大陆商谈有关台商投资保障协议,并建议合当局尽快开放大陆工商界人士、经贸官员去台访问。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王又曾、工业总会理事长高清原,他们都是国民党中央常委,最近一致呼吁当局,授权他们直接前往大陆商谈有关台商投资保障协议。他们认为,两岸两会的谈判有其政治性,无法在经贸层面获致一定成效,如果当局授权工商界代表与大陆有关部门商谈经济议题,"早就可以签订台商保护协议了"。江泽民春节对台政策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赞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商谈并且签订保护台商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台商投资大陆风潮依然强劲,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四川省以其1.2亿人口的市场优势,正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地区。而位于四川省首府成都市近郊的台商参与开发的投资区——成都台商投资区,则被人们誉为"台商登陆中国西部的桥头堡"。1995年11月4日,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在大陆投资建设的最大企业——成都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在成都台商投资区内开业投产,台湾统一企业集团总经理林苍生先生专门从台岛飞至成都为之剪彩,他望着那片整齐划一的奶黄色生产车间和职工宿舍群,兴奋地说:"感谢四川省及成都市领导对成都统一的大力支持,同时更要特别感谢成都台商投资区为我们施工建设所创造的十  相似文献   

18.
读者问     
《台声》2014,(5)
<正>1.我是台湾高雄人,现在在大陆经商,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了,请问台胞子女申请在大陆入托以及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流程是什么?答: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从当地台商投资服务中心开具"台胞子女入学身份证明";持"台胞子女入学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有效签注,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申请入学,由区县教  相似文献   

19.
杨木 《两岸关系》2001,(3):42-43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年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科技含量上升,投资的金额也越来越大。有台商说,中国加入WTO在即,台商急于到大陆抢位置,就象长途赛跑要抢占内圈跑道。10年来,,继制造业、服务业后,台商大型的高科技高增值企业规模化投资大陆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形成。目前,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累计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常住大陆的台商数超过50万。  相似文献   

20.
台湾制造业投资大陆的产业集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商大陆投资呈现明显的集群特征。本文从分析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入手,运用地理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以台湾制造业为例,对台商不同产业在大陆投资的空间集聚进行计量,然后根据相关理论对大陆台商形成产业集群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台商在大陆的集聚既受大陆政策的影响,又受大陆经济的影响;同时地区的市场需求条件、知识资源及基础设施、人文区域环境、产业关联效应等都是吸引台商集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