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在党报的最直观体现就是在版面上摆正党群关系,把人民群众请到头版上来,让关乎民情民意民生的新闻发在报纸夺人眼球的重要位置。这不只是报纸版面如何编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彰显党报的服务意识、民本理念的回归,从而扩大党报的亲和力、公信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群众参与办报历来是我们党的办报方针,也是我们一条成功的办报经验。这既体现了中国特色,也体现了我们党报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党报的通讯员队伍建设普遍削弱,其具体表现是:观念淡化了、队伍老化了、工作弱化了,报纸版面上不大见通讯员稿件了。  相似文献   

3.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能够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够在读者中产生更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新闻性是报纸的本质特征,是报纸的灵魂。中国报业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就是对新闻性、对报纸自身特征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报纸之间的竞争,貌似发行、广告、经济实力的角逐,实质上是在新闻采编制作上的比拼,是报纸新闻性的比拼。要闻版更应突出新闻性,地市党报要闻版尤其要强化“新”意识,增强新闻性。新闻性体现在新闻的质和量上,体现在新闻的时效、价值的大小、内容的贴近性,以及后期制作上。我国大部分地市党报,在我国报业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却一直游离于报业市场之外或在报业市场边缘徘徊,办报模式陈旧,新闻观念老化,新闻性弱。地市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电视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地市党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挑战,地市党报要继续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需要主动走市场化道路,主动与读者贴近,做足做好民生新闻,把党报办成读者的“贴心”报,以改变可读性差、贴近性弱、发行量下降等颓势,增添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应该看到,民生新闻当下已经成为新闻界炙手可热的一个“新闻品种”。各地党报在寻找发展出路的时候,也竞相打出“民生牌”,在民生新闻报道上投入重兵,在挖掘和表现上各领风骚。应该看到,许多地方党报由于日益关注民生而重新受到读者青睐,其公信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自身也获得了发展。  相似文献   

7.
服务中心,服务经济做好党的喉舌,这无疑是党报的神圣职责,但是笔者认为,党报在做好党的宣传工作的同时,应该重视自身的宣传。这是因为做好自身宣传才能促进党的宣传工作,而自身宣传也应该是党的宣传的题中之义。那么党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呢? 打造品牌,努力提高办报质量办报毫无疑问是我们的主业,我们提倡宣传自己不是要人主次不分,丢了西瓜捡芝麻,党报宣传自己的最好途径还是办好自己的报纸。自我宣传,实际上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向读者宣传“我是最优秀的报纸之一”。报纸是我们的第一产品,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时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关注社会,反映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我们才能拥  相似文献   

8.
党报的一版被称作要闻版。顾名思义,要闻版就是刊登一些重要新闻的版面,是报纸的“灵魂”版面。报界把要闻版比作整张报纸的“脸面”。地市党报要闻版难办是困扰地市报人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为要闻版存在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多、新闻公告多、大块文章多,而服务生活类的报道少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要闻版处于被动局面。如何办好办活要闻版呢?笔者结合萍乡日报的实际,认为要使要闻版真正“活”起来,必须坚持做到“六个结合”。一、硬新闻与软新闻相结合作为党报“脸面”的要闻版,是人们阅读时首先映入视线所在。“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是我们党的办报  相似文献   

9.
当大众文化冲击下的低俗之风浸淫我国报业时,党报作为高级报纸仍在商业化的大潮中岿然不动,承担引导舆论、传播社会理想的使命。在美英这样流俗文化鼎盛的国家,仍然有《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这类思想挺拔的报纸保留着高级报纸的风姿。在我国,高级报纸的尊严耸立在许多党报的版面上,遏制着大众文化的流俗,成为社会思想的灯塔。让所有的党报都成为高级报纸,是当前党报改革中的新课题。一、高级报纸是社会思想的旗帜不久前读到一份市委机关报,除了第一版有几则会议消息和国际新闻外,其余3个版大都是社会新闻。商业炒作、广告和明星逸事穿…  相似文献   

10.
党报要闻版是整张报纸的“门面”,是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作用、正确引导舆论的“龙头”,更是党报工作者倾心以待、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前沿阵地。可以说,一张党报的整体办报质量和舆论影响力,最直接、最集中体现在要闻版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上。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操作理念,对城市党报来说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民生是指民众的生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形成,使得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民生新闻为党的新闻事业的社会环境开拓了新的空间。因而,民生新闻对于地市党报而言,绝不应被动的反映,而应主动地建构。  相似文献   

12.
正当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候,各行各业都联系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出台新举措,解决新问题。然而,作为地方党报怎么办?笔者认为,地方党报要为民办报,办报为民,关注民生,执笔为民。何谓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计。古人云:“民怨可释不可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说的是民生之“本”。民生,离不开最低的经济利益的诉求,“穿衣吃饭”大致就可以涵盖。然而,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已开始迈向现代化的大时代,这与传统的农耕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民生之“本”应拥有更广泛、更实质的内涵,推进民主化进程,才是民生之“本”之根本。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无论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还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离不开创新两字。城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重要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也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一、办报理念创新现在,在相当一部分党报工作者的观念中,认为党报主要是给上级领导看的,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因此,办出来的报纸往往充满着浓厚的说教味,全然没有晚报、都市类报纸的亲和力及感染力。党报姓“党”,这话不错,但姓“党”并不是说只对上负责而丝毫不考  相似文献   

14.
从报纸的定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受众的心理来说,党报一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甚至称其为“露脸版”、“黄金版”。然而,党报的特殊性和新闻稿件内容的趋同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版版面编排工作能动性的发挥。作为一名党报一版编辑,能否在其特定稿件性质下利用版面语言与群众沟通、交流,实现新闻作品、报纸版面的贴近艺术呢?  相似文献   

15.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民生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6.
李淑玫 《共产党人》2007,(24):45-46
党的十七大把继续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民生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了突出位置。这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报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争夺更多的读者群,媒体不得不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以及拓宽新闻的阅读趣味。然而,一张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版面应用新闻稿件来传播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提升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新闻创新是关键。新闻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答案是:始终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工作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开辟党报发行新领域,让党报走入城乡居民家庭,已经成为诸多报人的共识。近年来,衡水日报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升经营发行思路,围绕开辟城乡居民家庭这一潜在市场,努力在提高报纸贴近性、加强自身宣传、切实搞好自办发行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的党报发行成功之路。深化报纸改革,多方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效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媒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跃成为报纸发行的最大市场和最有潜力的市场,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必须要去占领。然而,城乡居民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报纸的需求不同,他们除了想及时了解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外,迫切需要了解与自身利益和需求相关的信息及  相似文献   

19.
《篱笆墙的影子》这首歌开头有这样两句唱词:“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风风雨雨,党报已不再是那个报纸,党报发行也不再是那个发行。党报无论在办报理念、发行机制、发行标的、发行策略、发行经营、发行管理等各方面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党报的发行人和从事党报发行工作的同仁,从思想观念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党报发行工作的与时俱进。一、办报理念:从抢新闻到既抢新闻又抢发行。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各地党报,为了更多地争取读者,争取市场,每年的改版都在“新闻扩容,压缩专版”上下功夫,而且在人财物等方面不惜工本,抢抓独家新闻,千方百计增加报纸的信息量,提高新闻的含  相似文献   

20.
《贵阳日报》作为一张省会城市的党报,如何真正做到“两个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三贴近”,“把体现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让这张党报真正成为一张“引领主流舆论的现代新型城市党报”,使之既能进机关、又能进市场。2005年5月26日,在贵阳日报创刊25周年之际,《贵阳日报》进行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这是一次涵盖办报理念、报道思想、报纸定位、版面设置、版式风格、版型、报头以及机构调整、人员整合等全方位的改革。如今,改革进行了整整一年,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