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梅 《今日广西》2007,(12):28-29
倾诉人:桑罗,女,43岁,公司职员 桑罗一身黑衣,面容憔悴,脸上的妆容因为泪水而显得有些模糊。才新婚没几个月的她为何丝毫不见新娘的喜悦幸福?桑罗说,这都是“闪婚”惹的祸。  相似文献   

2.
穷人的财富     
一个朋友遇到这样一件事.她抱着女儿去小城的医院打点滴.和她们在同一个病室的是一家乡下人。乡下女人一侧坐着一个刚会说话的男孩子,发烧,高烧不退,连夜坐了农用三轮车赶来就医。朋友的女儿很闹,一会儿喝可乐,一会儿吃巧克力,一会儿嚼棒棒糖……那个乡下孩子就睁大了眼睛,耐心地瞅着,嘴角淌着口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乡下女人把温开水倒进不知从哪里捡来的橙汁饮料瓶里,拿给男孩子。脏兮兮的小男孩得意地拿过来,舍不得喝,有些炫耀似的在朋友女儿对面摇来摇去。  相似文献   

3.
小心假警察     
小心假警察程明武上一个被公安机关清理辞退的治安联防队员,导演的一出骗婚剧一天,一位乡村姑娘羞怯地走进山东省成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她腼腆地说来找她新婚不久的丈夫。民警问她丈夫叫什么名字,她说叫“邵光帅”。交警大队倒真有一个叫“邵光帅”的民警,但他早已结...  相似文献   

4.
玉麒麟情话     
甘克明 《人民公安》2006,(17):36-40
这是一个隔海苦望了半个多世纪的凄楚缠绵的爱情童话。新婚不久的丈夫解放前夕被迫逃往台湾,从此音讯皆无。女人抱着男人临别相赠的玉麒麟,饮尽孤独,步入晚年,老人无依无靠,当地派出所民警对她关怀备至,尤其是女人弥留之际,更是竭尽全力,派出所民警帮助她找到了离开56年之久的台湾丈夫。女人躺在男人那没有噩梦的温馨港湾,带着对丈夫、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幸福而安详地合上疲惫至极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阻击死神,女硕士新婚蜜月捐赠骨髓 1978年8月,厉莉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002年初,在北京一家跨国企业工作的厉莉无意问发现单位附近有一个红十字流动献血站。这让她想起了因白血病被夺去生命的表姐。当年的痛苦回忆侵蚀着她的心。也让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把自己的骨髓捐献给生命即将凋零的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跳越婚姻的冒险者们王军生一我头一双见到她的,她已经怀着七个月的身孕。孕妇常有的疲惫之情挂在她脑上。她说话的声音格外缓慢,充满了忧怨。这个女人在一个秋天里委托我调查其丈夫的重婚行为。那时,她正尝着和丈夫别离的痛苦。她丈夫则和另一女人双栖双飞。而那个女人...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曾说,她从小就对唯美的东西敏感,如树上的雨滴、苏格兰风笛的声音、珠灰的颜色,以及霓虹灯的流光……不过,最后她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笨拙,比如不会削苹果不会做饭之类。而今,一般女人没有张爱玲的才气,倒是学了她的乖张傲视,也会在文章里写“我是不会做饭的,但是……”而且还理直气壮。关于“女人是否一定要会做饭”这个观点,我曾和母亲争执过,最后她斩钉截铁地总结:“好,你说你不会做饭,那么,你倒是会什么?”张口结舌的我只好去冲快食面。我那时固执地认为,很多女人把做饭当作取悦和笼络男人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女作家与女人之间,张爱玲首先是一个女人,她用笔体味着女人的喜怒哀乐。她笔下的人物都不可爱,也不辉煌,却真实贴切到令人惊叹。她没有美化或丑化她们,只是细细地描摹。于是这些女人都活起来,穿越了时空的桎梏。  相似文献   

9.
《时代潮》2001,(8)
每当周末,不少孩子的最佳去处是动物园。我认识一位8岁的小女孩,从两岁开始,每到周末她都要叫着去看动物。可是当我问她,你知道老虎和大泉都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林子里?它们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它们现在面临着什么威胁?这位小女孩只是瞪着大眼睛等着我告诉她。  相似文献   

10.
王海 《今日广西》2010,(20):32-33
海清有一种温暖人的力量,这在女明星的行列中很少见。 她是大女人的类型,戏里塑造了很多坚韧而强壮的角色,戏外的她同样坚定,又带点幽默跟轻松。她清醒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没有人会怀疑商界是一个男人的世界,没有人怀疑在这里冲锋陷阵的女人更多的只是陪衬,商界中的诡谲多变,此起彼落,恩仇纷争无不在对女人说不。然而突然有一天,一个迷人优雅的女人,一个笃信女性性别优于男性性别,扬言“We girls can do anything”的女人,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欣然而恣意地跳着属于自己的“舞步”——从一个广告公司的英文助理成长为台湾广告界的风云人物,台湾知名的女性高阶主管。2003年,她又将事业的舞台悄然移至北京,精心酝酿和期待着自己的下一个精彩“曲目”。勿庸置疑,这样的女人,猜测、疑惑、否定、谣言、嫉妒是避免不了的,且与她一路相随。以前,年轻的她曾竭尽所能想扑减谣言,想用事实证明绝非如此;现在,成熟的她选择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因为她相信“止谤莫如自修”。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女人成了寡妇。丈夫突然撒手而去,撇下她和两个妞妞。那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头一年,那年金妞三岁,银妞一岁。两个女娃天天趴在炕头号啕大哭,把女人啃得青一块紫一块。好几次女人动了死的心思。两只手分别掐住两个妞妞的脖子,到最后,又缩了手。她把自己的头发一把一把往下揪。  相似文献   

13.
问过一些朋友,什么时候的女人最动人?他们说:绝不是藏在套裙中,眉头紧锁的那个。其中一个男人的回答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他说:“我最喜欢看女友找东西吃的样子,急切、简单、而纯粹。一旦找到了,她的眼光会变得无比柔媚,我猜她心里一定是在欢呼,就这个,就这个……” 这就是吃的魅力,不仅给女人物欲的满足,还激发着女人天性中的率真与美丽。也因如此,寻找城市午餐的女人成为了我们本期镜头中的焦点。在每一条巷道与街头,我们追随着女人的身影匆匆穿梭,分享她们那一刻的幸福,也体味着这个城市的生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要借助一个男人的光线,才看到他背后的女人——对于那些从民国时代走来的文艺女青年们——但林徽因是个例外。在她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我们举着她这支蜡烛。  相似文献   

15.
雕花的马鞍     
“挫折、焦虑、失望曾从我身上掠过,无论怎样,却不能伤害我或使我厌倦!”女人的声音像一只羽毛很好看的鸟儿平静地掠过天空,落在我心中长满叶子的树枝上。那个声音带着女人骨子里的清香弥漫在我浑沌的生命里。说这句话的叫宋晓青。在这个11月的冬夜里,月光泻在窗前的干枝梅上,月光像一条青色的河流,漫过韶华。“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副雕花的马鞍。”童年是那首婉约的歌,是带着香味的梦想,宋晓青剪着短发男孩子一般站在童年的风里。在她八岁那年,她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她要去天安门,然后她在兜里揣上五分钱扒着一列货车从…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详和而美丽的小镇上,有一对非常相爱的男女,他们常常都会相依在山顶望日出,相偎在海边送夕阳,每个见过他们的人都不禁会送出羡慕的目光和幸福的祈祷。 可是有一天男人不幸受了重伤,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几天几夜都没醒来,白天女人就守在床前不停呼唤着毫无知觉的爱人,晚上她就跑到镇上的小教堂里祈祷上帝,她几乎快哭干了自己的眼泪。 一个星期过去了,男人依然如故地昏睡着,而女人早已变得憔悴不堪了,但她仍然在苦苦地支撑着,终于有一天,上帝被这个痴情而执着的女人感动了,于是他决定给这女人一个例外。 上帝问她:你真的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吗?  相似文献   

17.
误伤     
我们注意马路对面那个打扮妖冶的女子已经有三个小时了。她从凌晨零点到现在凌晨3时,一直在人行道上晃荡,像个幽灵。一个穿着露背露脐暴露装的单身女子凌晨3点都还在马路上出没,肯定不是什么好鸟!我们哥儿仨着便服躲在马路边一辆停驶的公共汽车上,将车窗上的窗帘严丝合缝地拉上,时不时掀开窗帘一角,朝这个女人张望。跟我们一起守候的内线说这个女人以贩养吸,长期在这一带零包贩毒,看来我们还得把她盯牢。一辆两轮摩托车从黑暗的深处急驰而来那个女人向摩托车司机招了招手,耳语着什么。我们刚开始还以为驶来的是一辆“摩的”,看她和“摩的”…  相似文献   

18.
从教授到副区长记郑州市管城区副区长舒安娜□秋子40岁,对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无论是事业或是爱情都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帝在在的人生。舒安娜做梦也没想到,在她42岁时,命运的转折突然就摆在了她的面前。那是1996年冬的一个上午,刚刚给现代...  相似文献   

19.
劫数     
女人就坐在我的对面,中间只隔一张桌子。   女人戴着一副手铐。   我问她答。河南省睢县公安局看守所的一名民警默默地在旁边坐着。   她很配合……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问她:你后悔吗?女人什么都不说,只一个劲儿地低头抹泪。好大一会儿,女人抬起头,用满含伤悲的眼睛望着我说:该过年了,俺那俩孩子可咋办呀!我想俺孩子啊……   窗外,雪落无声。 一顿饭 一顿打   对许多农村的女人来说,挨自己男人的打似乎是一门“普及教育”,学与不学由不得自己。这也许是农村艰难生活的重压,让男人们学会了寻找各种理由发泄;或许…  相似文献   

20.
别样芬芳     
方红 《江苏政协》2013,(6):55-56
<正>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亲手绣了一件"十字绣"送给老师,里面绣着一个很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底下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孩,举着胳膊,女人抓着小孩的胳膊。开始老师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了这个学生给她写的字条"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原来孩子们是希望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