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在贵州高原的六枝特区梭戛乡陇戛长角苗寨建成。这是中国和挪威文化合作的第一个项目。1998年10月31日,这所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挪威王国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和我国国家文物局、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领导马自树、龙超云、李光富、徐光毅等到会祝贺并讲话,同时还共同种下两株中挪友谊树。在剪彩、授牌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自树宣布: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开馆!  相似文献   

2.
梭戛生态博物馆再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欧洲新博物馆运动浪潮,在20年后波及到了古老的中国。其具体的表现之一便是在1995年由中国和挪威两国共同合作在贵州六枝梭戛兴建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此后又陆续建起了镇山、隆里、堂安等三座生态博物馆,从而在贵州建成了一个生态博物馆群。1988年10月31日,梭戛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2000年7月,我首次造访梭戛,并在此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随后撰写了田野考察报告《矛盾的“文本”》。在这篇文章里,我首先描述了梭戛长角苗所创造并保存至今的丰富多彩的原生文化,我把这些文化称之为“罕见…  相似文献   

3.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09,(19):9-9
把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办成贵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省委副书记、大展组委会名誉主任王富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副省长蒙启良。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遵义市市长王晓光等领导来到大展遵义组委会办公室看望组委会工作人员。在遵义组委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尹辉 《当代贵州》2009,(19):62-63
彭香忠、彭波、彭浩,父子三人同是摄影家,同时也成了贵州乃至全国摄影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9月下旬,他们的经典作品将在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上与万余幅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作品同台争辉。再次展现贵州摄影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正>一."多彩贵州"品牌创建2005年,为树立良好形象和展示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谋划、深入调研,在过去"公园省"、"文化千岛"等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多彩贵州"的形象设计。二.主题活动连年精彩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组织了10届分别以歌唱、舞蹈、小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为主题的"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和9届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7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相似文献   

6.
陈岗  傅泊霖 《当代贵州》2009,(20):I0001-I0001
“世界摄影盛宴、民族文化荟萃”。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旅游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省新闻出版局、省旅游局、省文化厅、遵义市政府、贵阳市政府、当代贵州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多彩贵州&#183;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于9月25日在遵义开幕,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7月22日,"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在贵阳发布新闻透露,本次拟于9月28日至10月7日在黔东南自治州和贵阳市举行的大展,将为各国、各地区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化、高水平、多层次的摄影创作与展示平台。在此之前,大展组委会已分别在北京、沈阳、上海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0,(1):57-57
【多彩贵州原生态影像】 国盛文兴。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光风情,所蕴含的意义、意境都时时散发着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魅力。多彩贵州,正是新时代、新机遇下一眼不断喷发激荡贵州风情文化的甘泉。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的“多彩贵州系列”正是一次摄影家对多彩贵州这眼甘泉涓流的集体描绘。建设、农业、电力……这些词汇在原生态摄影大展中蕴涵的不仅仅是事关国计民生各项产业,透显的更是一幅别样绚烂的景致。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27日,作为第二届"多彩贵州·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系列高端论坛之一,"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价值·保护·开发"在遵义开讲。3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就继承和保护原生态文化对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如何建设原生态文化保护机制等议题进行探讨。身为该论坛主持人的彭兆荣教授,同时也作了主题演讲。现刊载该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9月27日,湘江河畔,遵义宾馆.一场游走于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民族性,关乎文化基因与精神符号的原生态文化论道如静水深流,激越而深沉.作为多彩贵州·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系列高端论坛之一,"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价值·保护·开发"上,中外专家学者论摄影,道文化,纵横捭闽,其情也真,其义也切.  相似文献   

11.
正"我在世界各地做过很多考察,但我考察和研究最深入、最出彩的是在我的两个家乡——贵州和江西:一个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所在地贵州六枝特区,一个是江西景德镇。"方李莉研究员有很多身份,但有一个身份和贵州直接相关,祖籍是江西省的方李莉,出生地在贵州水城钢铁厂,并在那里的子弟小学读到五年级,才随父亲工作调动转学到江西。  相似文献   

12.
正这里风光旖旎——夜郎故地牂牁江、贵州屋脊韭菜坪、雄奇壮美北盘江大峡谷……行走六盘水,就是行走在灵山秀水间;这里气候独特,凉爽舒适、滋润清新,"中国凉都"誉满天下;这里文化多姿,盘县大洞古文化万年流淌,梭戛长脚苗风情绰约,长征文化薪火相承,"三线"文化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3.
袁燕  陈正府 《当代贵州》2009,(21):34-37
9月27日,湘江河畔,遵义宾馆。一场游走于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民族性,关乎文化基因与精神符号的原生态文化论道如静水深流,激越而深沉。作为多彩贵州&#183;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系列高端论坛之一,“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价值&#183;保护&#183;开发”上,中外专家学者论摄影,道文化,纵横捭阖,其情也真。其义也切。  相似文献   

14.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08,(15):13-13
本刊讯7月22日,“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在贵阳发布新闻透露,本次拟于9月28日至10月7日在黔东南自治州和贵阳市举行的大展,将为各国、各地区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化、高水平、多层次的摄影创作与展示平台。在此之前,大展组委会已分别在北京,沈阳、上海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对黔东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26日,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召开,同时举行第一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和第二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以此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推动全州工作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经过全州上下的精心筹备,我州承办的“一会一展一节”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认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0,(2):56-56
广袤的地域,5000年的漫长文明史,形成了中国在大一统空间下风同俗异、地易俗变的地域文化特征。在不可遏制的全球化浪潮下,这些以饮食起居、衣冠服饰和各种仪轨代代相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观念文明,正在成为我们民族乃至全体人类弥足珍贵的共同遗产。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的"民族文化系列",摄影师们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付诸于一幅幅意趣迥然的照片,给我们呈现了独具魅力的视觉视野。  相似文献   

17.
文丹 《当代贵州》2010,(20):82-82
<正>《赶黔音》以贵州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要内容,向省内外观众及游客奉献了一台展现多彩贵州的文化"盛宴"。"稀奇古怪、咫尺神秘!"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曾经对故乡贵州发出这样的感慨。而今,一台经过两年精心打磨,精彩炫目的原生态歌舞汇慢慢揭开了贵州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8.
原生态+国际+摄影+贵州=? 100家中外摄影机构云集贵州! 10多个国家顶尖摄影大师闪亮登场! 5万幅作品技艺切磋! 40个参展主题单元,规模空前! 324个奖项,奖杯为世界级艺术珍品! 不,不仅仅如此.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者尼古拉·米尔左夫曾讲,"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灿烂的历史底蕴,而这些恰恰使贵州具备了发展生态博物馆的良好条件。1995年,贵州开始探索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合理途径。1997年至2005年间,中国与挪威合作,先后在贵州六枝梭戛(1998年)、花溪镇山(2002年)、锦屏隆里(2004年)、黎平堂安(2005年)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苗族、布依族、汉族、侗族四大生态博  相似文献   

20.
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旅游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当代贵州杂志社等承办的“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这项一年一度的视觉盛典以摄影独特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全世界文化多样性、自然多样性的保护。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积极响应,并产生了大量的国际性、高水平的摄影艺术作品。“典藏版”集历届获奖作品之精华,从不同方面各种角度展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多彩的文化、美丽的自然、深度的人文,不愧为世界摄影的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