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银行卡短信诈骗出现升级版,以前的短信骗术多为谎称“您的银行卡在某处消费××元即将扣除”,诱使持卡人拨打短信中指定的电话号码套取卡中的信息。如今利用手机短信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案件又有抬头,并且诈骗短信花样翻新,更具欺骗性,如出现的新诈骗手法有:“紧急通知:尊敬的银联卡拥护,近日发生多起银行卡资金被盗案件,您的银行卡尚未加密,请速升级加密。银联技术科热线:010-51262170。”对此,中国银联提醒,银联从未发过类似短信。持卡人收到可疑短信应通过发卡银行或中国银联客服电话95516查证核实。未经查证核实前,请不要与短信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审判》2010,(2):58-58
近年来,各类新型诈骗案件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犯罪分子频繁变换伎俩,采取购车退税诈骗、网上购物诈骗、短信中奖诈骗、冒充电信、银行吸政府工作人员诈骗等不法手段,并通过银行卡转账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为什么一个短信就能诈骗成功呢?  相似文献   

3.
程建  朱赟  王春丽 《法制与社会》2010,(26):135-136
手机普及和短信火爆,催生催旺了被称为"拇指经济"的新产业。但同时由于手机、电脑、银行卡等高科技产品的诞生为诈骗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一个隐身作案的电子平台,手机短信诈骗等新类型犯罪形式现已屡屡出现。本文试从检察机关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的角度,对短信诈骗这一新型犯罪类型的定性处理、短信诈骗犯罪证据体系的特点以及证据审查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以来,全国手机短信诈骗的发案量迅速增长,各地警方经过侦查后发现这些案件的线索最后往往都指向福建的厦门,泉州一带。由此而来公安部门在侦查这些案件中出现了管辖权的冲突,直接影响到对短信诈骗的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银行卡面临的风险形势日益严峻,发案频率、造成损失、科技含量和防范难度日渐增大,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伪卡欺诈、恶意透支、银行卡套现、网上银行卡诈骗等行为屡打不绝,利用银行卡实施短信诈骗等已成为社会公害,直接损害了银行卡各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发卡银行的良好声誉,并对经济金融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银行卡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打击、防范、控制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对于维护法治秩序和金融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5年福建省共受理虚假信息诈骗案件9640起,犯罪造成损失3893万余元。其中尤以台湾籍和福建安溪籍人员为主体的团伙犯罪突出。虚假信息诈骗作案方式利用手机虚假银联短信诈骗犯罪分子假冒银联公司群发手机短信息给银行卡用户,称用户银行卡有消费记录要求确认,如果用户回电,则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要求用户到银行 ATM 更改数据信息,实际上是将受害者卡内现金转到犯罪分子的账户上,随后迅速提取赃款。这种作案方式采取“覆盖轰炸”式群发短信,使某  相似文献   

7.
侦查突破口是侦查中容易查明案件事实、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环节或对象。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作为当前一类涉案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的侵财犯罪,其侦查存在若干难点。在分析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上,我们应以电信、银行为立足点,采用以电信和银行账户开户信息并结合视频监控、电话和网银信息为突破口的侦查策略。  相似文献   

8.
韩雪 《法律与生活》2013,(24):26-27
丢失的身份证,它的效力并未随着身份证的补办而消失,反而成为不法人员谋生的手段。一些不法之徒通过网络收集丢失、被盗的身份证,招收线下职员办理银行卡。然后,这些被成功办理的银行卡账号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诈骗短信里,成为犯罪平台。从收卡到办卡,再到诈骗,俨然成为一条环环相扣的黑色地下卡链。张勇就是这个黑色链条中的一位“卡虫”。  相似文献   

9.
新闻影像 2014年12月11日上午,家住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一位女士接到短信,显示她的银行卡进账4.96亿元.当时,这位女士以为是诈骗短信,便去银行提款机上核实.核实后她发现,自己的卡内确实多了这笔巨款.她很快意识到可能是银行搞错了.于是,她取出银行卡到柜台说明情况,工作人员马上联系总行进行核对,最终成功退还这笔巨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互联网、通信业及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日益高发,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由于电信诈骗多为异地犯罪,且手段隐蔽,技术性强,打击难度较大。鉴于电信诈骗犯罪始终不能离开银行卡,文章立足基层工作实际,以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中收售银行卡环节为突破口,严打电信诈骗下游犯罪,为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秦风 《检察风云》2023,(9):50-51
<正>点击诈骗短信链接之后,储户的银行卡接连被盗刷。于是,储户状告某银行监管不力。那么,储户自行点击不明链接造成损失,银行该不该担责呢?此案历经两级法院审理,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银行卡被盗刷马进在青海省西宁市经商,他是某银行建国路支行(以下简称“某银行”)的储户。2016年5月5日下午2时,马进开车时看到一则短信,  相似文献   

12.
胡颖 《刑事技术》2013,(6):61-62
1案例简介某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谢某、刘某等人在我省某市租用了多处廉价房间,利用电脑、手机采用群发虚假短信的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老百姓反映强烈。4月该市刑侦支队联合网技等部门采取统一专项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缴获银行卡、电话卡、电脑、手机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和赃款,彻底摧毁了该电信诈骗犯罪集团。通过对扣押的作案工具进行检验发现,该犯罪集团统一采用发送虚假短信方式进行诈骗,  相似文献   

13.
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银行卡的行为较电信诈骗取款人的刑事责任更为复杂,应从行为人的主观明知、参与时间节点、上游诈骗是否需要达到犯罪程度等分别考量;区分是单纯的提供银行卡,还是兼具转账、套现、取现等分别认定.在法律适用时,基于刑法对信息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单独规定,应优先适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同时构成时则应坚持择一重罪处罚原则;诈骗犯罪既遂后加入且存在掩饰隐瞒行为的,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应为补充性罪名.没有证据证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含套件)的,评价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相似文献   

14.
真假“10086”别傻傻分不清楚 电信运营商经常通过短信向市民发送促销信息.谁知,这也被人用作诈骗的工具. 2015年2月初,上海市市民郑女士在上班时收到“10086”发来的一条短信,称郑女士有大量积分,可以兑换一笔金额不小的话费. “10086经常发送一些话费信息,而且我看到短信的发送号码是10086,因此深信不疑.”郑女士表示.随后,她点击了短信上附带的网址链接,进入一个兑换话费的网页,并按提示输入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密码和银行卡密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案例启示:通常用语所称的"诈骗"不一定就是刑法意义上的诈骗罪。短信诈骗、电话诈骗是新近社会关注较多的犯罪类型。关注民生,及时打击涉及面广、危害大的涉众犯罪成为当下各地司法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抓手之一。查办此类案件过程中,应警惕普通用语先入为主的误导以致定性偏差,严格根据法律和事实,务求准确认定、罪当其罚。  相似文献   

16.
《检察风云》2004,(19):33-34
为有效遏制金融凭证诈骗犯罪向全国各地蔓延,揭露金融凭证诈骗犯罪伎俩,提高广大银行卡持有者的防范意识,泉州警方结合近两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金融凭证诈骗案例,吁请广大银行卡持有者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关键词诈骗不同于传统的网络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法,从抢注骗局到转让骗局、合作骗局,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整个诈骗过程有合法外衣作掩护,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具有接触与非接触的杂糅性,隐蔽性强,涉及面广、法律认定容易出现分歧;针对网络关键词诈骗在全国的高发态势,公安机关应该及时受理此类诈骗案件,围绕作案环节,开展侦查取证工作;同时也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协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犯罪嫌疑人的诈骗手段。尤其近几年,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本文基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两起真实案例,分析了当前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受害人范围广、犯罪手段智能化、行为非接触性、诈骗方式多样、反侦查能力强等问题,探讨了由个案侦查向串并案侦查的侦查思维转变,从传统物证向电子证据的取证方式转变,从侦查部门合作到与电信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侦企合作模式转变以及提升社会公众防范意识等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伟 《法学家》2023,(1):146-158+195-196
追诉时效具有直接限定刑事责任承担的法定效力,时效期限如何认定作为影响刑事责任的关键环节在刑事司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追诉时效中“逃避侦查或者审判”作为时效终止的立法表述,需要结合刑事追诉的实质与规则构建的合逻辑性进行释义学解读。“逃避侦查或者审判”叠加于刑事立案侦查或者法院受理案件之后,不应作为积极要件予以理解与适用,否则与时效制度督促刑权力行使的本义不相融合,而且囿于行为人视域的逃避行为方能终止时效,这一结论致使刑事追诉的程序推进受制于外在因素欠缺合理性,同时由于逃避时点和行为类型的非定型化必然带来适用混乱。“逃避侦查或者审判”作为消极要件是回归刑事追诉本质的体现,这一性质归属不仅可以弥补逻辑周延性的诸多不足,而且较好契合了关联规则的体系考量。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基本案情2019年下半年,陈某、丁某结伙,在怀疑师某在境外从事赌博、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将陈某本人办理的多套银行卡材料,以300元一套的价格出售给师某。经查,上述银行卡被境外诈骗分子用于诈骗活动,诈骗流水金额共计50余万元。陈某发现上述银行卡内有资金进出的情况后,便与丁某商议,意图通过挂失方式共同非法取得上述钱款。2019年9月9日、2020年7月31日,陈某发现其出售给网络诈骗团伙的该张中信银行卡内分别转入人民币1万元、2万元,遂将上述银行卡挂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