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新营 《党史文苑》2013,(12):28-32
萧华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的开国上将,年仅39岁。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苏区,17岁的萧华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成为红军和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铸就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段非凡传奇。萧华在中央苏区的的成长进步.自然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苏区领导人的关心和提携。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对萧华的成长进步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正杨得志与朱德,一个是湖南人,开国上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个是四川人,开国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1928年初,杨得志参加朱德等人领导的湘南起义后,便在朱德的率领下上了井冈山。从此,他在朱德麾下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立下了不朽功绩。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人民军队的建设中,杨得志和朱德一直保持着浓浓的将帅情谊,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家、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创建人民军队方面的建树。在纪念南昌起义和建军六十周年之际,本文试图就朱德在南昌起义和创建人民军队初期的突出贡献,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潘宏 《党的建设》2021,(8):61-62
毛泽东称赞朱德为"人民的光荣",周恩来高度评价朱德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因为朱德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经历最全面,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最典型,他心甘情愿地"投降无产阶级",作为"红军之父"在人民军队创建史上最具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中央写的调研报告最多,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朱德的一生与中共党史密切关联,朱德谈学习中共党史对后人有诸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会师后的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过程中,壮大了队伍,创造了经验,完善了战略战术,塑造了军魂,成长为一支坚忍不拔、所向无敌的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6.
中央苏区是在1931年10月粉碎了国民党对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后,由毛泽东、朱德等直接领导下开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7.
<正>朱德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总司令"这一称呼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从旧军队的护国名将,到新型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其间经历了哪些艰苦卓绝的跨越?一、立志救国,千里寻党1886年12月,朱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的一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朱德深刻地认识到军事技术在人民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军事技术普及和发展倾注了极大精力,促进了人民军队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朱德对军事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是其军事技术思想的根本基础。他强调指出:西方军火和军事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的战争日益近代化;提高军事技术始终是人民军队建设的要件;掌握军事技术是人民军队实施正确战术的基础;勇敢加技术,人民军队就战无不胜。这些重要思想,对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中国革命一代战将,中国青年一代楷模的肖华,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那时他才39岁。 谈到肖华的成长,读者们可能并不知道,王稼祥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革命家一样,也倾注了许多心血。在中央苏区,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  相似文献   

10.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  相似文献   

11.
正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帅中,谈起萧华,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39岁的他成为开国上将,就"最年轻上将"而言,迄今尚无出其右者。实际上,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岁月里,萧华曾数度出任重要职务,展现出他不平凡的人生。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1916年1月,萧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苦工人的家庭。他从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1928年12月,年方12岁,正在兴国县平川中  相似文献   

12.
正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授衔中,39岁的萧华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也是迄今为止人民解放军中最年轻的上将。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萧华一直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爱和提携。本文着重披露毛泽东和萧华上将在漫长岁月中的密切交往情况。你就是那个很能干的萧华?1929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来到了兴国,萧华第一次见到了他。毛泽东来到兴国后,住在  相似文献   

13.
正朱德的一生曲折而传奇。他参加科举考试,加入同盟会,投身护国运动,曾留学德国和苏联,经历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他被视为"红军之父",被西方人称为"红色拿破仑"。本书生动再现了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之一朱德的人格特征和传奇人生。作者专访了朱德的部分亲友和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以丰富的一手资料,讲述朱德生平鲜为人知的故事,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同时,描绘了这位开国元勋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时期,朱德承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对红军游击战争进行了可贵探索,确立了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领导了中央苏区游击战争的成功实践,为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德游击战争思想与实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三河坝战役后,朱德为保存革命火种,作出"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走出困境;在赣南实行"三整",将旧式军队改造成新型人民军队,实现从城市到农村、正规战转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在韶关与国民党军范石生部团结合作,为人民军队树立统一战线的成功范例,对缔造人民军队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朱德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也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今年是朱德诞辰120周年,在缅怀总司令光辉战斗一生的时候,作为部队的一员,怎么也不能忘记总司令关怀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的丰功伟绩。笔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采撷朱总司令关怀人民海军建设的几束花絮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刘海锋 《党史文苑》2012,(19):36-39
1933年3月下旬,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蒋介石重新调集了5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为了抵御敌人大军压境,中共中央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队伍。"少共国际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中国革命史的舞台的。少共国际师的成立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部在江西宜黄县西南驻地,召开了全军青年工作会议。时任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的萧华,请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和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出席会议。会后,红军总政治部根据总政委  相似文献   

18.
孽生于几千年封建制度和封建经济的陋俗文化,在中央苏区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大敌,必须加以肃清。反陋俗文化是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历史任务,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先进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培养和造就工农革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建设革命的人民军队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惟有肃清陋俗文化,方能建设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提高工农群众的革命意识和阶级觉悟,建立一支能够完成革命任务的人民军队,从而推动其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朱德年谱》新编本是在1986年出版的《朱德年谱》基础上编写的,汲取并体现了朱德研究的新成果,比原年谱增加了110多万字。新编本有六个特点:一、对朱德早期革命活动作了较详细的纪录;二、更全面地记录丁朱德参加领导武装斗争、革命战争以及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的历程;三、注意把朱德在历史关头的活动作为主线,突出重点;四、注意记录朱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中带思想性的内容;五、根据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许多重要内容;六、订正了原年谱的一些疏漏和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20.
庹平 《党史文苑》2012,(16):13-16
中国共产党缔造人民军队是从南昌起义开始的,它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一个艰难缔造的历程。朱德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并在起义失败后,不屈不挠地为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而顽强奋斗,谱写了中国共产党艰难缔造人民军队的一个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