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相区别的纹缕,例如脑纹、味纹、指纹、唇纹、齿纹、眼纹、血纹等等,它们被称之为生命印记。间谍安全机关把人体的各种纹缕搜集起来,用于反间谍侦察工作,获取罪证,破获案件。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涌现出利用人体某些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身份证”,这种身份证既准确可靠,又不会被人窃用。生物身份证所选择的人体特征,必须是人体内因人而异的,并且又是终生不变的特征。目前,经常选用的人体特征是指纹身份证、掌纹、视网膜和语音等。掌纹身份证。最常用的生物身份证是指纹身份证,其次,就是掌纹身份证了。目前。有一种掌纹鉴别器,很受人们的青睐。当你的手放到鉴别器上的时候,一个氙闪光灯发出闪光,鉴别器上的摄影机就自动摄取你手心上的大约6平方厘米大小的线网和皱纹图像,然后通过微机处理来…  相似文献   

3.
现代刑侦与“五纹”技术李健初“五纹”指的是指纹、声纹、唇纹、耳纹、掌纹。它们既是“结拜兄弟”,又是协助警察做好刑事案件侦查和安全防范的得力“干将”。(一)“五纹”中指纹很早就被警察派遣到侦破刑案的战场,为侦破许多疑难刑案立了大功。尽管现在有了不少更先...  相似文献   

4.
高峰 《人民公安》2010,(5):58-59
科研人员发现气味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的“身份证”,它和指纹、DNA一样,作为人体独一无二的信息特征,已被运用到了现代刑侦技术中。  相似文献   

5.
吕立波 《中国保安》2013,(18):51-53
生物以别技术亦称为模式识别、特征识别或人体自动识别技术(PIA),是指利用人体的某些生理特征以别的技术。例如利用人的指纹、掌形、语音、眼纹和签字等独特的相异性、不变性和再现性来进行以别,由于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部不相同.因此利用人体的这些独特的生理特征可以准确地以别每个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6.
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有效增强弱反差指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指纹是人体三大基本特征之一(指纹、血液、声纹),具有因人而异稳定不变的重要特性。公安人员在勘查犯罪现场时会经常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指纹,这是破案的重要线索,而指纹的形成有主观因素(指人的用力大小,用力方向等),也有客观因素(物体表面的形...  相似文献   

7.
攻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3,(6):62-63
今年7月1日派出所可办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 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今年7月1日起上海所有派出所均可办理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根据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但尚在有效期内的第二代身纷证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钥匙“——打开现代社会的“门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效可靠的身份识别系统。传统的个人身份鉴别手段如口令、密码、身份证甚至磁卡、 IC卡等识别卡方式,因其与身份人的可分离、可假冒、可伪造、可盗用、可破译,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安全防范的需要。由于指纹等的不可复制性,利用指纹等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生物识别技术,也许才是最可靠的鉴别手段。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近来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技术和应用上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身份,保证信息安全呢 ?信用卡号…  相似文献   

9.
利用指纹侦破案件对于人们来说已不陌生。但利用人的脑纹来抓获罪犯却鲜为人知。一种被称为“脑纹识别术”的新科技成为侦破案件的又一个有力武器。研究者说,“脑纹识别术”不仅可以用来侦查犯罪,还可以用于保卫国家安全,防范各类恐怖活动。此项新技术由美国脑科专家劳伦斯·法维尔的“脑纹实验室”发明,它将成为侦破案件和情报  相似文献   

10.
整整23年,刘志雄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指纹,比对、归类;归类、比对。 这份在常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工作,在刘志雄的眼里却是“缤纷”的——因为,没有一枚指纹是相同的;每个指纹都有生命,它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从刚入行时看撩印的指纹,到进入电子化在电脑上进行指纹比对,“指定乾坤”这四个字一直深深刻在刘志雄的心上:不容许疏忽,因为一旦错漏一个,可能永成谜案;更不容许差错,因为失误一次,可能导致毁人一生。  相似文献   

11.
阿杜 《今日广西》2010,(18):43-43
网上能买到身份证?没错。目前,笔者通过探访了解到,在一些交易网站上,卖家不但自称有真身份证出售,而且还贩卖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二代证生成模板软件;有卖的就有买的,笔者通过搜索,也发现一些帖子明目张胆地打出“求购身份证”的字眼。对此,律师表示,购买和贩卖身份证件都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2.
人体外貌特征一般可分为头面部、五官、体态三大类,而作为人之首的面部特征,则常常代表一个人的基本外貌特征,我们通常认人、记人,都是从人的头面部特征开始的。虽然人的外貌特征千差万别,但也和指纹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我国古代画论中,对人像就有“相之大概,不外八格”之述,所谓八格就是田、由、甲、目、用、风。申、国等八字,意思是人的头部正面的基本型类似以上字体。从体质人类学上讲可把面部特征分为10种类型:l椭圆型(中字型);2‘卵圆型(甲字型);3倒卵圆型(风字型);4.圆型(田字型);5长方型(国字型);6…  相似文献   

13.
基因决定指纹的性状特征,指纹是基因的外在表现形式。对2000例汉族人男性指纹采用规范的十指指纹分析法,得出七项指纹参数正常值,十指指纹3003种组合的观察数据和期望频率,特别是对桡向斗形纹进行的数据统计,为深入人类学、医学肤纹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研究发现,指纹基因分布在我国人群中是稳定均衡分布,没有受到外来指纹基因的混合冲击。其分布具有非随机性,相容的差异性,指纹基因的原始性和突变性,指纹基因与指纹基因的相关性,和Wr指纹基因有遗传优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指纹与手印     
指纹在案件中的运用,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指纹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但近几年,在一些教科书和刊物上发现有的人对“指纹”一词的概念不明确,不分场合地乱用。如有的在书中提到:“什么叫指纹?指纹是指手指末端关节的印痕”,有的把现场手印的发现提取叫作“现场指纹的发现提取和识别”,“潜在指纹粉末显现技术”等等。也有人提到手印或指印的发现提取。笔者认为,指纹和手印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痕迹的角度看,形象痕迹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即造型客体、承受客体和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早在二十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可靠的身份识别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但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己,发现指纹、掌形、视网膜、声音等具有唯一性和相对稳定性,不容易复制和伪造的特点。目前人体生物特征的自动识别技术已日益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指...  相似文献   

16.
在犯罪现场上经常会遗留犯罪嫌疑人的指纹,遗留指纹的客体种类繁多,有几类特殊客体上的指纹较难提取,如粗糙客体、人体皮肤、曲面客体等。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磁性粉末刷显法与树脂制模法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提取这些特殊客体上的指纹,树脂制模提取指纹的方法为指纹的提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1,(1):53-54
邓先生这两天觉得自己“背”到家了,先是车被人撞了,无奈之下只好“打的”,下车时正赶上朋友打进一个电话,等他下了车打完电话才发现手包丢车上了。包内有两万多元现金、做生意的合同及一些票据,最要命的是他所有的证件、身份证、驾驶证以及好几张信用卡都在里面。没记车号,没开发票,“哪儿找去啊……”  相似文献   

18.
31年前的1981年,艾红光化名"李义清",在沪、浙、赣3省市的旅馆电击抢劫同室住宿的客人,3人被电击致死,1人幸存。当年没有身份证,也没有视频监控,更没有全国共享的犯罪信息库。犯罪分子"就此别过",人间蒸发数10年。所幸,案发现场留下了不易被人察觉的指纹,也留下了凶手这一生都难以逃匿的罪证。31年后,上海刑警从浩若烟海的指纹库中揪出了那枚  相似文献   

19.
芥茉 《前进》2005,(8):55-55
人有两眼,虽不可后视,但可前瞻,而且左眼加右眼,视野开阔更圆满。人生也有“两只眼”,一只“眼”看自己,一只“眼”看别人。境遇坎坷时,看自己要拿自己当人;春风得意时,看别人要拿别人当人。拿自己当人不容易。这不是昏话。尽管每个人都想拿自己当人,而且还要当“人上人”,实际上,当人看自己在许多时候并不容易做到。譬如,当你下岗待业、毕业待分,好不容易找个吃饭的地方,在人之下,难免忍气吞声、巴结逢迎,将自尊让位于就业,把人格屈服于饭碗,“嗟来之食”不吃是会饿死人的,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气节与现代社会的生存比较竟显得十分脆弱。又如,…  相似文献   

20.
李徐周 《青年论坛》2004,(1):141-143
生物特征识别是一种根据人体自身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来识别身份的技术 ,即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 ,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 (如手形、指纹、面部特征、虹膜、视网膜等 )和行为特征 (如笔迹、声音、步态等 )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