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道路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既有历史维度上对"中国道路"历史渊源的追溯,又有理论维度上对"中国道路"理论根基的阐释,同时亦有对"中国道路"价值诉求上的人民主体性及社会实践上之坚实基础的清晰揭示。习近平深刻阐明,"中国道路"来源于历史,来源于真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  相似文献   

2.
民间美术造型变化万千,风格纷呈,并非是基于一种随心所欲的夸张和异想天开的想象,而是来源于中国古老文化千百年的积淀,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有的造型意识。民间美术所蕴涵的以实用和审美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意识,给予了现代设计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基本的概念、观点、立场;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来源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富文化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来源于新中国的建设实践,来源于改革开放。新中国的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积累了丰富的创造性实践经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实质动力。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列创新。"四个自信"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现阶段对于"四个自信"的研究已经很多,但仍有空间,可从历史渊源、理论层面和大众化路径三个方面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把握国际斗争的主要矛盾,灵活地制定有利于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策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国际统战思想。这一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浸润,来源于革命导师关于国际统战政策论述的影响,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经验总结。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涵盖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毛泽东国际统战思想对我们今天剖析世界形势、制定国际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来源于三大理论基石: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文化基石;马列主义政党学说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思想基石;人民民主理论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立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王明右倾投降错误产生的根源是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情的不甚了解,将俄国革命的经验教条式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同时也来源于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中的"苏联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0.
端午节是与春节、中秋节并列的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重要的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与曹娥说、纪念勾践说,以及来源于吴越民族的龙日说、来源于夏至节和恶月说,等等。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体现了人们对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的崇敬。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作为诞生于中国本土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具有与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所区别的独特历史任务,那就是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独特的历史任务,来源于中国的独特历史经历和历史遭遇。  相似文献   

12.
因时制宜的辩证时间观和两一和谐的忠恕观是孔孟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两个重要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对立同一的阴阳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思维特点,对中国人如何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不单单是来源于它们而且还作了高度的概括和精炼,并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飞跃和创新,它的理论体系的内涵主要包括建设事业和理论体系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形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党的十四大期间的实践和"试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发展则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和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论述面临着目前国内外比较前沿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来源于两种区域主义的研究,他们试图从不同层面否定"中国"论述的合法性。为此,有必要对两种区域主义的论述逐一考察,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最后再回过头来检视"中国"论述在面临这种冲击之后要当如何自我改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近30年的历史,是改革开放史与理论发展史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并推动着实践的深化发展;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新鲜经验总结与提升,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互动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所特有的传统和风气,是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鲜明的个性和特征。研究和探讨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特征,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其思想和理论源远流长、内容深遂而广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来源于社会发展形态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科学阐明了改革开放条件下需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以及如何建设统一战线的战略性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来源于理论与人类社会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