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 第二轮北京六方会谈举行 2月25日至28日,会谈在北京举行。会谈进行了实质性对话,就下轮会谈和成立工作组等达成共识,为实现大目标迈出了新的一步。会谈结束后发表了第二轮六方会谈主席声明。 我国油气勘探获突破 2月25日,国土资源部表示,我国科学家初步探明我国海域油气资源量超过400亿吨油当量。这一发现对我国能源建设和可持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7,(2):49-50
2007年2月8日~13日,中国、朝鲜、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在北京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韩国外交通商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千英宇、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洛修科夫、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分别率团与会。经过6天近百场的双边、多边磋商,终于达成了共同文件。分析人士认为,共同文件内容之具体、操作性之强、所达成的共识之多。堪称解决朝核问题道路上新的“里程碑”。 2月13日,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助理国务卿希尔表示,美朝金融问题将在30天内解决。  相似文献   

3.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中国政府主持下先后举行过三轮会谈。原定去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轮会谈因朝鲜指责美国继续奉行敌视朝鲜的政策至今未能举行。新一轮六方会谈能否举行、何时举行,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当前解决朝核问题的焦点仍是美国要朝鲜彻底、不可逆转地弃核,而朝鲜在未获得“充分和可靠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不可能完全弃核,它需要分步走。朝美彼此缺乏信任是重启六方会谈的最大障碍。布什政府的强硬、僵硬立场,更增加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难度。所幸的是,美国政府目前仍坚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朝鲜也称自己通过对话和…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05,(5):9-10
2月10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说为应对美国的敌对政策,朝鲜“已经制造了用于自卫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6,(1):79-80
国宗合作启动 绿营分化加剧 2005年12月,台湾政坛出现了“两大地震”:一是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同年12月12日、12月22日先后举行两次会谈,为国亲两党合并奠定了基础。并就组阁、军购、监委同意权等三项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2005,(4):89-89
朝鲜外务省2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声明说,美国总统布什连任后所作的就职演说和国情咨文以及美国国务卿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讲话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不与朝鲜“共存”的政策。在过去布什执政的4年中,朝鲜已经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容忍和耐心,朝鲜不会也不需要再这样忍受4年。  相似文献   

7.
2月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通过题为《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的共同文件。3月19日,第六轮六方会谈如期在北京举行。而随着6月朝鲜被冻结资金的转移问题得到解决,朝鲜随即在7月中旬宣布关闭和封存宁边核设施,9月1日,美朝就朝鲜全面申报其核计划以及使所有核设施“去功能化”达成共识。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闭幕,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初,朝鲜在与美国谈判过程中突然承认自己有核武器开发计划。10月2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公开宣称朝鲜“有权拥有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12月12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又宣布,由于美国停止供应重油,朝鲜决定解除8年前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美朝之间围绕朝鲜的核开发出现了新的危机。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新的朝鲜核危机从表面上看是围绕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展开的,但实际上是朝美两国在处理核问题上由来已久的矛盾的爆发。第一…  相似文献   

9.
刘红 《统一论坛》2005,(1):51-54
2005年1月3日,为两岸交流、两岸关系发展做出无可替代贡献的辜振甫先生不幸病故。海峡两岸怀念辜老的人很多,纪念辜老的方式也很多。人们在颂扬辜老先生时主要集中有两点:一是在祖国大陆海协推动下,辜老主持的台湾海基会与海协达成“九二共识”;二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汪辜会晤”和两会事务性商谈。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5):43-44
7月18日~20日。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韩国外交通商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千英字。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希尔、  相似文献   

11.
2月25日至28日,“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中、朝、日、韩、俄、美等六国发表了主席声明,这次会谈向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迈出了新一步。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认为,会谈有三个特点、五项进展。他说,这次会谈是深入、务实和有益的,主  相似文献   

12.
要闻回放     
《台声》2009,(12):4-9
连战:期盼国共两党领导阶层进行交流与互动 11月17日,率团参加APEC领袖峰会的连战在台北宾馆举行返台记者会。在被问到“胡马会”时.连战说,两岸在2005年透过国民党与共产党.建立和平发展五点愿景,并成立两党论坛与平台,“这是两个政党间的往来”。他说,两岸在APEC达成的共识,都希望维持两党领导阶层的会谈和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王嘉鑫 《两岸关系》2014,(12):13-14
<正>11月12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同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举行非正式会谈。双方均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并就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达成六点共识。台湾各界高度关注此次会谈,各大媒体对会谈内容作了全面报道,舆论总体评价积极正面。台湾当局肯定"张王会"成果有助两岸关系正面发展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表示,"张王会"延续"习萧  相似文献   

14.
<正>4月6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举世瞩目,意义重大。两国领导人通过会谈加深了解,增进互信,并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多项共识,取得丰硕成果,为新起点上的中美关系指明方向,作出规划,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半月要闻     
吴邦国与美国众议长哈斯泰德会谈8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哈斯泰德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议会交往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友好、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任新华)王兆国会见美国客人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众议长约翰·帕卓一行。(任新华)许嘉璐会见斐济代表团7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北京会见了由克里斯托弗率领的斐济议会外委会代表团。(任新华)盛华仁会见韩…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8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主办的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体现了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促进合作的精神,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基础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汪辜会谈”及其成果,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汲取“汪辜会谈”历史经验和有益启示,坚定维护“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努力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是对“汪辜会谈”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地区的热点,时不时弄出点动静来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些动静不光是动枪动炮,有时也夹杂着宣称“信任进程”和发动“和平攻势”的插曲。远的不说,春节刚过,韩国和朝鲜就在2月12日举行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高层会谈,双方达成三点共识:离散家属团聚活动按照原定计划举行;停止相互诽谤中伤,以增进双方信任和相互理解;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协商,努力改善关系,并在适当时候举行高层会谈。半岛局势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9)
<正>9月22日至25日,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会谈。双方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据外交部官员介绍,双方达成的主要共识和成果如下: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双方积极评价两国元首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会晤和这次华盛顿会晤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5,(5):35-36
9月13日,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谈在北京复会,但专家分析说,复会后的六方会谈实现突破依然艰难。7月26日~8月7日,第四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已进行了长达13天的会谈。  相似文献   

20.
赵楠 《两岸关系》2008,(6):F0002-F0002
5月26日,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吴伯雄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历史-陛会谈。这是在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的形势下,两党最高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谈,是国共两党及两岸关系史上深具历史意义和政治影响的大事。“胡吴会”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对深化国共两党交流,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