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就近转移、"候鸟式"迁移、"流而不转"等特征,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壁垒等因素造成的。为此,要实现其有序合理转移,必须建立完善的城乡统筹就业体制,"推拉"并举着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创新培训教育方式,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除政府和市场渠道之外,社会网络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福建省498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问卷分析,测度了"网络规模"、"名义强度"、"实际强度"、"行业异质性"、"地区异质性"、"职位异质性"等6个个体社会网络维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名义强度"之外,其他个人社会网络变量都时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网络规模"越大、"实际强度"越紧密、"行业异质性"越弱、"地区异质性"越强、"职位异质性"越强,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就越高.可以认为,社会网络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和完善黔西南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不断增多,"留守"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由于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村劳动力分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农村劳动力分配的战略原则,探究了这一思想的宗旨,解析了毛泽东对”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了这一思想对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5.
谁来种粮?     
中吲社科院于2013年年初发表的2012年度《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已逐步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解决明天‘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已是当务之急”、1995年,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种地不赚钱"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农民认为,种地只能实现满足基本的粮食需求功能,不能实现发财致富的目的,由此导致许多年轻人或者能流动外出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地,并给种地贴上一种"划不来"的标签.文章通过对湖北各地经验资料的分析,认为农民种地不赚钱的社会逻辑主要在于,当首农业仍然是"靠天收"的传统精耕细作模式、投入与市场收益的反差以及土地制度与家庭规模的限制等因素.按照此社套逻辑进行推断,更是折射出当首农村社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相似文献   

7.
赵新浩  王磊 《学习论坛》2008,(12):53-55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在农村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的繁荣与稳定。为了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保证农村的繁荣与稳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在更加理性、有序和现实的基础之上,应深入分析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的趋势及成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农业生产经营出现“兼业化、副业化、粗放化”趋势,农业从业者呈现“老龄化、女性化、低文化”特征。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在浙江省长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中,政府、农民、企业、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中介等组织都成为推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主体,其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具有主导性的,包括县乡两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发挥着组织领导、制度创新、提供资金、检查监督、协调沟通等主导性的角色;各行政村级组织则以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协助政府为己任;广大农民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对象,正是他们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和及时转移就业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各类培训机构则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得以提升和实现转移的"起点站",分布在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所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转站",企业等用人单位,尤其是不断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成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终点站".长兴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导向,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治理机制,实现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劳动力文化程度、所处环境、年龄、性别、流动形式、思想观念、家庭结构等差异是影响劳动力流动行为的重要因素。单亲家庭和多子女家庭、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对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回流现象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事关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快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更好的做好回流劳动力再就业工作,事关全局。本文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回流的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徐进 《唯实》2008,(12)
统筹城乡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就靖江市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而言,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采取一系列促进就业富民的对策措施,以实现"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13,(2):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自然和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特别是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要补上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尊重经济规律,总结基层经验,在改革发展中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余立 《理论导报》2012,(10):24+27-24,27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是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是指农村女性参与村委会,即村民自治的各种活动和事务管理的行为。目前,农村女性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组成部分,她们有平等参与基层自治的权利。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质量、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村最大最快的富民产业来抓,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切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摸清底数,收集信息,建立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转移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实施。提高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效益,关键在于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和市场竞争的规范有序进行。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逆淘汰趋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浩 《学习论坛》2005,21(11):62-63
十几年来,农村劳动力逆淘汰趋势加剧,即农村的优质劳动力流出较多,非优质劳动力则滞留在农村。这种流动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明显,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不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应对逆淘汰趋势,必须注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养提高,创新农村生产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7.
曲靖市作为云南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向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生产者,带回经营者,输出打工者,返乡创业者",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保国 《奋斗》2007,(2):50-5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许多难点与问题,主要是农业内部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较小。农业外部对劳动力的拉力较弱,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劳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基础教育体制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努力拓展打工领域,做大做强打工经济。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上杭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上杭县农村劳动力的特征模式、经验做法,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意义以及制约因素,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本文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青河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青河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这三个方面谈些个人不成熟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