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杀狗嫁祸     
唐朝裴均在镇守襄阳时,其治下有个百姓之妻与邻居私通。此妇佯称有病,对丈夫说:“医生讲,我这病只要吃些狗肉便会很快好的。”丈夫回答说:“可惜自己家中没有养狗,这可奈何?”那妇人点拨道。“东面邻居家的狗时常来,可捆住它杀了。”丈夫听从其妻的话,真的将那条狗宰了,供妇人食用。邻居将此事告到官府,官府就收捕并审问此人。他很快承认了杀狗事实,并说这是自己的妻子想吃狗肉治病让干的。裴均听了口供,即说:“这妇女与人有外情,才故意设下圈套让丈夫去钻,借此陷害。”’经过追问,果然如此。那妇人与邻居皆服法,而杀狗人…  相似文献   

2.
偷牛汉     
有一个汉子偷了人家一条牛,被捉住带枷游街示众。他的一个朋友从大街上经过,看见这情形便问道:“你犯了什么罪,被人带到大街上示众呢?”那汉子回答说:“唉,都是我运气不济,才落到这般田地。今早我外出行走,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原以为今后有作用,便拣拾起来。”朋友说:“即便如此,也不至于让人带枷示众呀!”那人叹道:“只是绳子那头还拴着一头小牛呢。”偷牛汉@程霎  相似文献   

3.
十三、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再度接见李宗仁郭德洁去世后,谁来照顾他的晚年生活,的确成为一个实际问题。有一次,有位领导同志对程思远建议说:“德邻先生晚年丧偶,身边无人,替他找个伴侣如何?”“那只好由组织上介绍。”程思远说。那位领导说:“私人事情,还是自己物色嘛!”经人介绍,李宗仁结识了北京某医院的青年护士胡友松。1966年7月25日,李宗仁和胡友松履行了正式结婚手续。26日,在西总布胡同五号寓所,李宗仁请来了老朋友们,其中有黄绍、黄琪翔夫妇、余心清、刘仲容、程思远等人。按照惯例,暑期,中央有关部门安排李宗仁到…  相似文献   

4.
1998年去法国他已年近古稀。然而与分别40余年的亲朋老友相聚,大家都说他一点儿不显老,还那样潇洒,风采依然。说不老,那是假的,哄你喜欢;说风采依然,倒有几分实话。瞧那半秃半白的脑袋,多少爬上皱纹的脸庞,能说不老吗?岁月不饶人啊!可他皮肤还黑里透红,行动举止一如既往,动作迅速,反应灵敏,生物年龄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因而人家觉得他风采依然。而我却认为,他不显老,主要保有一颗童心,一颗执着追求艺术的诚真的心,以及他那乐观的天性。他多才多艺,艺术感受力极强,想象力特别丰富,天生就是个搞艺术的人。凡看过其…  相似文献   

5.
性刚     
有父子两人性情刚烈,凡事从来不愿意让人。有一天,父亲留客宴欢,让儿子进城去买肉。儿子买好肉回家时,在城门口与一位迎面而来的人相遇,各不让路,因此,长时间僵持着。父亲不见儿于回来,只得出门寻找,见此情景,忙对儿子说:“你先把肉拿回去,招待客人吃饭,待我来与他在此对立。”性刚@程雯  相似文献   

6.
寡妇告子     
寡妇告子唐朝人李杰任河南尹时,有个寡妇上门状告儿子不孝顺。李杰仔细观察其子,觉得寡妇言之不实,便对她说;“你已守寡,仅有这么个孩儿了,现在控告他不孝,按你所说的罪好是要判死刑的。你难道将来不后悔吗?”妇人不听劝告,仍继续陈述其子种种不孝,表示就是处死他,也决不后悔李杰便判道:“既然如此,你速去买一副棺材来盛你孩子的尸i体。”说罢,又私下令人跟踪,暗中观察动向。那妇人出门后,即与一个道士说:“事情已经办妥了。”然后,又去买了一副棺材,抬了回来。李杰即下令逮捕那道士,进行审问,道士只得把认自己与妇人…  相似文献   

7.
健忘者     
齐国有个得了健忘症的人。他走起路来就忘了停步;躺下睡觉便忘了起床。妻子很是犯愁,便对他说:“艾子先生医术高明,能治好各种疑难病症,你为什么不前去求医呢?”丈夫听了,说:“好吧,我现在就走。”说完,便骑着马儿,带着弓箭出发了。没走多远,他觉得肚子憋得慌,便下了马,把箭插在地上,又把马拴在树上,就去解大手。当他解完手后,一看那枝箭,大吃一惊道:“多险哪!不知何处飞来的流箭,差点射中了我。”正在慌乱之际,回头一看,见了那匹马,不由得转忧为喜地说:“虽然受了一场虚惊,却得到了一匹马。”说 完,他再去解缓…  相似文献   

8.
天涯咫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话那端的一句话,才让我有了勇气和毅力投入枯燥的考研复习之中,报考了这所北京的名牌大学。因为这样离他最近。那天,是我和他分开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白天当他打电话来时,被喜悦和失意缠绕的我调侃地说了一些怪话,诸如考不上就散伙之类。深夜11点半,我从睡梦中被铃声惊醒。拿起话筒,电话那一端的他说:“我今天想了一天,觉得早上你说的话不对。”“什么话?”迷迷糊糊的我莫名其妙。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反正我们能在一起,不管你考不考得上。”我反问:“如果考不上,怎么在一起呢?”呆了一会儿,他没回答,只说今…  相似文献   

9.
陈援 《海内与海外》2013,(10):35-37
最近,整理过去的照片时,看到和刘曾复老一起逛大栅栏的一组旧照。那是2005年5月13日,我和朋友们邀请刘曾复老去大栅栏一游。年事已高的刘老说:已经很久没去大栅栏了,能有机会旧地重游,很高兴,我们也乐得听听刘老说说大栅栏,特别是那一带戏园子的往事和变迁。  相似文献   

10.
近日,去到此间的一座nursinghome(私立疗养远),探视一位老太太,老朋友了,很熟。说她老,不是一般的老,是真的老了。信不?L君已经九十七岁了,将近整整一个世纪。一个人能活到这份年纪,你说容易吗?算是长寿了。看望过后,总让我不由联想起,上个月乘游轮去墨西哥,每天傍晚,在宽旷的甲板上,倚着船栏,凭眺夕阳西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人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就在2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他的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的一勺芥末放进嘴里骤然,泪水如泉。第一位佯装无事地问他:“你怎么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20年前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第二个答道迟钝有个农夫跌断了腿,去看医生。医生问他是怎么把腿跌断的,他说:“25年前,我在一个财主家当长工。有一天晚上,财…  相似文献   

12.
"岁寒三友"松、竹、梅,恐怕喜欢的人居多。上小学时,有位男同学特别喜欢用碳素铅笔画竹子。有一次期中测验,他在老师发还的试卷背面画了一幅竹子。可他没想到这试卷还要收回去,于是被老师表扬几句又批评一番,大意是说画得不错,可惜画错了地方云云。老师展示给大家看的那幅画,等于给这位同学做了广告。他被班干部举荐  相似文献   

13.
日照文脉     
在去山东日照的火车上,我对文学评论家黑丰说:“到了目照,你千万别说你是文化人。”黑丰用他那湖北口音“呦”了一声,这音调是上拐的,表示有点疑问。我告诉他,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多少年前在日照的一次笔会上,作家刘恒说的。记得在场的陈祖芬、米博华等一干“文化人”也连连点头称是呢。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位外国朋友曾对我说过:“我去过三十几个国家,去过巴黎、柏林、华盛顿等著名城市,但印象最深、最美丽的城市却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我说:“你能否形容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她稍作沉思后说:“很难形容,大概就是你们中国人所说的世外桃源吧!”文化人对世外桃源总有一种特别向往,我当然也不例外。也许是上帝怜爱濒临“绝种”的“文化人”,竟然让我在两年之后去比利时作文化交流访问。火车到达安特卫普时,我被车站内那种酱红色的氛围和奇特的建筑构思所感染,甚至不想走出火车站。在连续拍了三…  相似文献   

15.
一位画家到西双版纳的丛林里写生时,面前突然窜出一只华南虎。当时,老虎与他相距只有1米,以至于老虎有几根胡须他都能数得出来。那一刻,画家屏住呼吸,就那样与老虎对视着,他以为自己注定要成为老虎的美餐了,但令他想不到的是,老虎看了他一会儿,竟然掉头走开了,画家虎口余生。凭着真切的记忆,他立刻把那只老虎摹画下来。回到住地后,他把这段惊险经历告诉了寨子里的人。当一位老猎人看了他画的那只老虎后,告诉他说“:你碰到的是一只吃饱的老虎。老虎虽然凶猛,但它们遵循一个规则:只要吃饱了肚子,它就不会去伤害其他的动物。”老猎人告诉画家,…  相似文献   

16.
不要钱     
有位内地老乡到广州探亲,因东西带得多,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个只想赚外币的青年,他瞟了一眼上头土脑的乡下人,说:“我这车不收人民币……”话来说完,那老头已经乐得跳了起来:“乘车不要钱?那太好了,先载我逛逛广州城吧!”不要钱  相似文献   

17.
笑话十则     
哭 墙 一个美国游客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汽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 结果,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坏习惯 约翰对乔治抱怨说:“哎,有两个坏习惯,困扰着我……” 乔治:“是什么坏习惯呢?” 约翰:“第一个是裸睡。” 乔治:“还好呀!那第二个坏习惯呢?” 约翰:“梦游。” 日本人的姓氏 老师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朋友给他的小孩买小食品,同一种小食品一次买一大堆。很经验地说,让他一次吃个够,以后就不再要了。我气得要死,问:你恨你儿子啊?他说,谁说的?我不恨。我大骂:那你这不是缺德吗?你这是祸害你儿子呢,你知不知道?喜欢吃一种食物对生命来说不仅是需要,还是享受,一个人有很多喜爱的食物是他的幸福,对食物留一点馋,有一点心驰神往,不仅是对自己爱惜也是对食物的敬重。那孩子命苦呀!遇到这么个爹,不知道有多少种喜爱的食物被他爹给谋杀了,利用的是一个孩子对某种食物在某个阶段的偏执喜爱。我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像那孩子不…  相似文献   

19.
兰品竹怀梅风菊性  秋天,我重访了延参法师。  延参法师现担任河北沧州水月寺住持,景州开福寺住持,今年36岁。他谦逊地说,在写我之前首先写一下我的两位导师:佛学导师是辽宁省佛教协会长老、营口楞严寺方丈园山大师;禅学导师则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寺方丈净慧大师。延参法师又引用其著作《苦心菩提》中的名句道:“一个真正的佛教徒,首先要是个真正的人,那就是要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他是这样写的、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更严格教育弟子:“兰品竹怀,梅风菊性”。  延参法师不但深谙佛法…  相似文献   

20.
彭德怀谪居京西吴家花园,以自己不能为党工作为最大痛苦,曾自嘲:“半身暇日,老来偷闲学种桃。”1965年,他又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他做梦还在打仗,要求让他到农村去做点工作。不久,毛泽东委托周恩来打电话给彭德怀,约他去中南海家里谈谈。9月22日上午8时,彭德怀到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早在那里等着他。两人见面时紧握着手,相互问好。毛泽东说:“早在等着,还没有睡。昨天下午接到你的信,也高兴得睡不着。”接着,风趣地说:“你这个人有个犟脾气,几年也不写信,要写就写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