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金初 《政策》2010,(12):65-65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百丈河村突出“强基固本、强村富民、党群联动”这个主题.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党员“设岗创星”为载体,以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带动全体村民创先争优,形成了支部做表率、党员当标兵、群众争上游的比学赶超态势,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2.
一赛强村富民。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科学的强村推进计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加强农民创业、致富技能培训,挖掘农民创业潜能,激发、激活农民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3.
孙璜清 《政策》2009,(5):32-33
团风县是1996年建立的新县。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老区县。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入手,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靖 《党建研究》2011,(11):52-53
安居乐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喀什推进“安居富民”工程中.随着工作的深入和创新,群众越来越欢迎.参与热情也不断高涨。我们上海援疆干部在开展“为党旗增辉、为喀什造福”的主题活动中,更加明确了使命,深化了对群众观点这一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的理解.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绿水青山,是我们阿细山寨的资本;生态文化,是我们强村富民的产业。”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可邑村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6.
刘兴远 《群众》2012,(10):20-22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普遍过上富裕安康生活,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推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是盐津县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实施"党建八大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盐津县紧紧围绕建强农村党支部、推动强村富民,抢抓机遇、创新举措,全面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内外共势,必然成行为切实解决村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  相似文献   

8.
言息点击     
《今日民族》2005,(2):62-64
2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腾冲召开云南省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工作会议,动员部署我省全面启动“兴边富民工程”工作;讨论《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决定》和《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05~2007年)》,提出要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世和 《山西政报》2010,(17):23-23
2010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精心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围绕建设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的县域为目标,按照“林业绿化率每年增长两个百分点”的总体要求.以构建“生态旅游、文明和谐林业”为重点,以规模造林、综合治理为手段,以政府主导、社会造林为形式。以增加投入、强化管理为保证,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山上治本”和“生态富民”工程。全力加速森林资源扩张,努力推动我县造林绿化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关乎未来的蓝图,又将再添厚重一笔——“十二五”,惠及全省5000万人民的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这是浙江向更好生活发出的盛情邀约!这是浙江向富民强省迈出的坚实步伐!“十二五”。浙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十二五”。浙江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十二五”,浙江将实现产业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业创新环境和保障改善民生“五个新突破”;“十二五”,浙江将科学发展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1.
搞好农村党建 推进“富民工程”鲁献启1994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委根据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要求,把握农村党建与经济工作相统一的基本规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推进“富民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富民工程”是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稳定和...  相似文献   

12.
李全 《现代领导》2014,(10):31-31
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主题.大力实施“飞天先锋”工程,在不断创新中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着眼落实先锋引领行动,敦煌市把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实施“飞天先锋”工程的核心要领,鼓励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开展“1+5”先锋争创活动.全市共命名表彰“富民强市先锋号”31个,富民、创业、服务、和谐、育才五类“飞天先锋”50名,在全市各领域选树了一批推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3.
金政 《政策瞭望》2018,(7):21-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永康市大力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的“大美乡村”建设,以“大美”提升城乡“颜值”,通过深入实施街角小品、美丽连接工程等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污水、垃圾、赤膊墙等农村环境革命,农业提质、美丽经济、强村富民等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农村建设、改革、发展,朝着全域“大花园”  相似文献   

14.
朱艳 《群众》2023,(7):54-5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张家港市围绕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强村富民和优化乡村治理为“两翼”,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蒋升湧 《当代广西》2010,(24):24-25
“十一五”,广西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辉煌的五年,是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五年奋战,为即将开局的“十二五”规划和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月1日,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区要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议》提出必须牢牢把握好七项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中心任务,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强大动力,坚持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保障。这七项基本要求,贯穿了科学发展的主题,为“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及相关专家对这七项基本要求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6.
社会·民生     
<正> 新疆启动农村"富民安居"和"富民兴牧"两大民生工程新疆农村"富民安居"工程现场交流会6月28日至29日在和田举行。"富民安居"工程和"富民兴牧"工程作为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民生工程,新疆将在中央政策倾斜和各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确保在2015年完成70  相似文献   

17.
肖荣 《群众》2013,(11):63-64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社保是安民之要、人才是强围之基,人社部门每项工作都牵涉民生、关乎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局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以“改善民生保障”为统揽,在推进人社工作统筹城乡、普惠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打造了很多亮点,  相似文献   

18.
蔡敏 《群众》2009,(2):35-3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基层组织的能动作用。去年我们扬中市部署开展、了以“班子增活力、集体增资产、群众增收入”为主要内容的“三增”主题活动,对促进强农兴农、推进富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卫民福 《群众》2012,(2):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积极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生活得到较快改善,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20.
战炤磊 《群众》2021,(2):11-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个维度系统布局、协同发力,其中“强村富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强村富民”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归宿和落脚点,也是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