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提到李根稳、胡风夫妇,二师一二九团十一连的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们夫妻恩爱的事迹被连队传为美谈。2010年妻子胡风突发脑溢血导致身体偏瘫,卧床不起。但李根稳没有放弃妻子,他经常同妻子沟通、交流谈心,鼓励妻子,天塌下来,还有他顶着,再苦再累他都不会放弃。每天,李根稳除了到地里劳作,还要回家照顾妻子,没有一句抱怨。他的坚持和不放弃给情绪低落的胡风带去了希望,在妻子胡风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  相似文献   

2.
万长寅老人是九师一六八团一名普普通通的老人,但他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妻子瘫痪在床多年,一个冬天都窝在家中,春天来了,万长寅骑着三轮绕着乌什水镇缓缓而行,录音机放着河南豫剧,妻子彭玉芳安静地坐在车上,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笔者来到万长寅的家,一进门万长寅老人正要给瘫痪在床的妻子喂饭,77岁的老人用两手抱着妻子放在椅子上,接着把饭菜放到桌子上,开始喂妻子早饭,万长寅说妻子不能吃硬的食物,每天熬点稀饭,溜点馍馍,就这样一口一口地喂,耐心、细致,吃完饭,蒸好的苹果端了上来给妻子吃.15年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点点滴滴汇成岁月的长河.  相似文献   

3.
陈静,一名普通的白衣天使,当她接到上抗击非典一线的紧急通知后,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他的丈夫杜胜学为妻子担心,更为妻子自豪,他抑制不住分别后对妻子的思念,给妻子写下了他们结婚18年来的第一首情诗。  相似文献   

4.
正每天早上,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养鸡大户李金维都会早早地开着面包车把成箱的新鲜鸡蛋送到哈密市中型超市和场商店、超市里。李金维的妻子张毅和3名工人在家要给2万多只鸡喂食。这些工作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今年36岁的李金维是红星二场老职工子女。2005年,李金维和妻子在哈密铁路技校承包了两栋鸡舍,开始了养殖蛋鸡。在克服了技术难题后,他们的养殖业开始红火起来,每年收益都在5万多元。有了市场,有了技术,他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小打小闹,开始想自主创业,想建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场。2009年5月,李金维回到团场后听  相似文献   

5.
正吴伯润,印江自治县罗场乡清河村支书,在妻子心中,"他是老实人",在群众眼中,"他有点拗"。"炉火已经烧好了,一会儿你记得添煤。"每天一大早,吴伯润都要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用手语与妻子沟通好后,才出门办理公务。妻子罗继华虽然是先天性聋哑人,但是热情好客。夫妻俩结婚30年来,吴伯润一直用心照顾妻子,每天回家他都耐心地比划手势与妻子沟通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妻子把家里打理  相似文献   

6.
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一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事迹和传奇经历,他与妻子张瑞华、女儿聂力的几度聚散离合就非常感人.在特殊的环境中,他们一家三口的经历,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正1955年,当毛泽东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将军的时候,一个从未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就是被人们喻为中共"特工王"的李克农。他在大半生坎坷而辉煌的革命生涯中,无处不浸透着妻子赵瑛对他默默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而了解他的人也说:李克农亦把他一生炽热的爱情全部给了妻子赵瑛,他们的爱经风历雨,历久弥坚,他们是革命队伍中最忠实的伴侣之一。  相似文献   

8.
杨丙福是一位66岁的老人 ,他坎坷曲折的经历是一部生活在太行山区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的艰苦创业史 ,是他多半生中有成功 ,有挫折 ,有血有肉 ,有笑有泪 ,生命无悔 ,奉献不止的记载……“文革”期间 ,十年的大狱生活 ,使杨丙福在肉体上、精神上经历了漫长的炼狱煎熬 ,但他始终坚定这样的信念———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由此 ,他出狱后作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选择。太行山高 ,漳河水长。在长年流淌不息的浊漳河边 ,有一个叫路堡村的地方。1967年 ,在那场空前的浩劫中 ,路堡村35岁的杨丙福伴随着妻子的啜泣和襁褓中女儿的嚎啕 ,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9.
霜凌  叮咚 《廉政瞭望》2013,(3):40-41
副县长的"幸运女神""我没有教育和管好自己的妻子,致使妻子插手我分管的工作,并与建筑老板有不正当经济往来,我也听信妻子的话,经常为老板打招呼,帮他们揽工程……"2012年10月,在重庆监狱服刑的赵应明写下了《忏悔录》,回溯他被"枕头风"刮倒的灰色经历。赵应明与吴雪梅曾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现年50岁的赵应明出生于重庆市忠县一个贫困的山区家庭,17岁那年,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10.
正1955年,当毛泽东主席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大将、上将的时候,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他就是被人们喻为中共"特工王"的李克农。在他那大半生充满坎坷而又辉煌的革命生涯中,无处不浸透着妻子赵瑛对他默默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而了解李克农的人也说:李克农亦把他一生炽热的爱情全部给了妻子赵瑛。他们的爱经风历雨,愈久弥坚,他们是革命队伍中最忠实的伴侣之一。  相似文献   

11.
赵健 《当代党员》2007,(8):57-58
大渡口区劳动局副局长罗宣涛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先给妻子邱祥敏和女儿兰一人一杯水,再回到厨房,将西红柿、黄瓜打成汁,混合酸奶给母女俩吃。最开始两人对这种怪异的早餐都很抗拒,但由于罗宣涛宣布了“强制”政策,所有抗议无效。“现在,我们已经接受了这种特殊的早餐,如果哪天吃不到还有些不习惯。”说起丈夫,妻子一脸的笑容,“也许在别人看来是‘专制’,在我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重承诺。”  相似文献   

12.
现年44岁的喻彬是农一师十二团文明村社区的一名普通的治安员,妻子徐志荣,是团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在生活上,他们并不算富裕,但喻彬与他的妻子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在家中,夫妻二人互敬互爱,儿子热情礼貌健康上进,全家人其乐融融,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妻子赵纫兰,是个有高尚道德和伟大品行的女性,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共河北省委于1936年6月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们共同生活了29年,相敬相爱,忠贞不渝,艰危与共,生死相依,公德私德有口皆碑,清正家风代代相传。他们夫妇光辉的人生经历,为后世革命者提供了楷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江泽民是幸运的。虽然经历“反右”运动和“大跃进”,却几次幸免,相对而言安然无恙。在当时遭受“大跃进”破坏的中国,上海算是一个相对繁荣的“孤岛”。江泽民和妻子每天日子虽然过得艰辛,却十分平静。历经风险的他们充满希望,等待那些破坏性的政治运动离去。可他们哪里知道,等来的却是一场声势更大、破坏力更强的“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正他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一次体检宣告他患上了甲状腺癌。高风险手术、免疫排异、定期复检、长期服药让他的村官之路走得愈加艰辛。身患绝症,他却从未卸下肩上的责任。控制病情需要每天煎制中药,他便背着药锅上班;家在县城,却因为想离村里近些,和妻子在镇上租房子住;为  相似文献   

16.
甘孜行     
秦刚 《廉政瞭望》2006,(10):55-55
著名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余世维先生,曾在讲座上谈到这样一件事:每年大年初一,他和妻子都要去寺庙烧香,但他从来不进寺庙,妻子曾问他为什么不进去,他说,我是个“奸商”,没脸去见菩萨。原来,在这之前,他曾经历了一件事情。在德国时,有一次,他在一座教堂前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7,(10)
这是发生在长春市二道区英俊乡金钱堡村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是一对平凡的夫妻,每天,丈夫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卖鱼,妻子在家等着他平安回家。他们做了26年的夫妻,她病了26年。他说,她有病,可是我爱她,她让我一辈子都心怀感激。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18):77-77
我过去吧丈 夫和妻子吵一架之后,妻子打电话给她妈妈。,“他又和我吵架了,我要过去和你一起住,”妈妈回答:“不.他必须为他的过错付出代价。我过去和你一起住。”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永恒的生命》(编剧熊建成,导演王小列、江峰)以四川万县普子乡党委书记谢茂林同志的感人事迹为题材,塑造了一位在村民关怀中成长,在艰苦贫困中无私奉献,直至因公殉职的基层领导干部形象。 电视剧首先向观众呈现的是谢茂林的“知青”经历。这个失去双亲的“知青”,经历了与广大村民漫长的心灵交融过程。当他突然发病人事不省时,是村民们在黑夜中用担架抬着他,跑了120里山路送到县卫生院,挽救了他的生命。当他出院时,又是村民们相聚在村头迎接他康复归来,为他腾出好房子,改善他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农民质朴的挚爱深情,使谢茂林的心与村民们越贴越紧。他作为“赤脚医生”,刻苦学习针灸,日夜巡诊,为村民解除疾病痛苦。村民王婶把他视为亲生儿子,带病给他做鞋穿,介绍村里最好的姑娘同他结成伴侣。在婚礼上,他领着妻子不拜天不拜地,只拜再造父母——全体村民。洞房之夜,他叮嘱妻子要跟他吃一辈子苦,为村民献出一生。10年中,村民们多次向乡政府推荐他回城工作,但他执意不肯。直到32岁,在村民们一再催促下,他才勉强填了推荐登记表。但回城的山路只走了一半,他又返回了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任弼时留下了他那深深的足迹.与他相随的,还有一个孱弱但又坚定的身影,那就是他的妻子陈琮英.他们夫妻感情深厚,甘苦共尝,携手并肩,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堪称夫妻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